中文
【檔案】
-外交部北投檔案庫藏:
分類號:600.1,卷次號0012,案名《中法關於中越關係協定》,
1945/09/01-1948/08/31,冊數1。
分類號:600.12,卷次號0042,案名《中越文化專約》,1960/02/01-
1971/05/31,冊數1。
分類號:612.17,卷次號90001,案名《越南國籍法與旅越華僑國籍問
題》,1956/08/01-1956/08/1,冊數1。
-國史館藏:
檔號:--,目錄號:67,案卷號:412,案名《海防法越衝突華僑死傷
及損失情形》,移轉單位:行政院,民國--年,冊數1。
檔號:063.2,目錄號:172-1,案卷號:0513,案名《法越虐待華僑》,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6年,冊數1。
檔號:399,目錄號:172-1,案卷號:2413,案名《中法越專卷》,移轉
單位:外交部,民國35年,冊數1。
檔號:063.7,目錄號:172-1,案卷號:0500,案名《越南華僑納稅》,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3。
檔號:063.7,目錄號:172-1,案卷號:0501,案名《交涉取消越南華僑
身稅》,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2年,冊數1。
檔號:063.5,目錄號:172-1,案卷號:0502,案名《保護救濟越南華
僑》,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7年,冊數1。
檔號:063.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17,案名《越南中南圻華僑遭
受損失調查統計表》,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6年,冊數1。
檔號:063.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18,案名《越南華僑因法軍不
法行為所受損失統計》,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6年,冊數1。
檔號:063.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26,案名《越南中南圻華僑損
失》,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2。
檔號:063.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27,案名《越南北圻華僑損
失》,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2。
檔號:063.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26,案名《越南中南圻華僑損
失》,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2。
檔號:062.3,目錄號:172-1,案卷號:0551,案名《越南各館華僑登
記》,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1。
檔號:062.2,目錄號:172-1,案卷號:0552,案名《越南中華會館》,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7-38年,冊數1。
檔號:062.1,目錄號:172-1,案卷號:0554,案名《越南明鄉問題及華
僑國籍》,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38年,冊數2。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21,案名《阮玉鸞公開信及華
僑捐款救濟越南難民》,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57年2-8月,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38,案名《越南新政府對華僑
之態度》,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52-53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45,案名《越南華僑國籍案參
考資料》,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1-46年,冊數5。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46,案名《越南國籍法案資
料》,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4-47年,冊數3。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47,案名《越南華僑國籍問
題》,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4-46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48,案名《越南政府新頒國籍
法》,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50,案名《越南華僑國籍問題
與越化案之分析等》,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46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51,案名《越南國籍法》,移
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47年,冊數5。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53,案名《越南政府修改國籍
法第十六條》,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48年,冊數12。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68,案名《越南華僑幫長制
度》,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43年,冊數7。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169,案名《越南政府撤銷中華
理事會館》,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8-52年,冊數6。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27,案名《法越衝突河內華僑
損失統計》,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5年12月,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41,案名《越南歧視華僑》,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4-45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42,案名《十一種行業越化
案》,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48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43,案名《越南禁止外僑經營
行業剪報》,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6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59,案名《越南中圻各省華僑
救濟》,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4-45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73,案名《越南政府增徵華僑
身份證稅》,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2年10-12月,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97,案名《越南僑教》,移轉
單位:外交部,民國35-45年,冊數7。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98,案名《越南政府限令僑中
改制》,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5-46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299,案名《越南華僑中學
案》,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31-45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302,案名《僑教資料》,移轉
單位:外交部,民國49-59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303,案名《越華裔來台升學及
僑校越化問題》,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9-58年,冊數1。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304,案名《華僑教育(越)》,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3-53年,冊數3。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333,案名《旅越華僑特權》,
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0-46年,冊數1。(破損無法調閱)
檔號:--,目錄號:172-8,案卷號:1334,案名《華僑自願在越軍服
務》,移轉單位:外交部,民國43年,冊數1。(破損無法調閱)
【專書】
Hill, Michael,林鍾沂、柯義龍、陳志偉譯,《現代國家的政策過
程》,北市:韋伯文化公司, 2003。
Marsh, David and Stoker, Gerry,陳菁雯譯,《政治學方法論》,北
市:韋伯文化公司,1998。
McLellan, David,施忠連譯,《意識形態》,北市:桂冠文化公司,
1994。
Babbie, Earl,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北市:時英出
版社,2004。
Kiernan, Victor G.,陳正國譯,《人類的主人:歐洲帝國時期對其他文
化的態度》,北市:城邦文化公司,2001。
Tarling, Nicholas主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昆明:雲南
人民出版社,2003。
Yehezkel Dror,陳恆鈞、張世賢譯,《政策科學的設計》,北市:國立
編譯館,1998。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研究會編,《越南華僑參考資料》,北京:中華
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研究會,1954。
中華民國越南歸僑協會紀念特刊編印小組,《中華民國越南歸僑協會成立
五週年紀念特刊》,北市:海宇文化出版社,1994。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編,《越南華人經濟與投資環境》,北市:行政院僑
務委員會,2000。
中國軍事顧問團歷史編寫組編,《中國軍事顧問團援越抗法紀實》,北
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
古小松,《越南的經濟改革》,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白石昌也,吳瑞雲、田川雅子譯,《越南:革命與建設之間》,北市:月
旦出版社,1994。
方雄普、謝成佳主編,《華僑華人概況》,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3。
巴素(Victor, Purcell),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北市:正中書
局,1974。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華僑華人編 --
v.20》,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
呂士朋,《越南華僑史話》,北市:海外文庫出版社,1958。
李允傑、丘昌泰合著,《政策執行與評估》,北市:元照出版公司,
2003。
李白茵,《越南華僑與華人》,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李亦園、郭振羽主編,《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上)》,北市:正中書
局,1985。
李君哲,《海外華文文學札記》,香港:南島出版社,2000。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丘式如,《華僑國籍問題》,北市:正中書局,1966。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北市:五南書局,2003。
吳國慶,《戰後法國政治史:1945-198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1990。
吳鳳斌主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建民,《南越華僑血淚書 憤慨的控訴》,奮鬥出版社(未註明出版時
間)。
周勝皋,《越南華僑教育》,北市:華僑出版社,1961。
周平,《民族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馬戎編,《西方民族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涂亞杰、王浩等,《中國外交事例與國際法》,北京:現代出版社,
1989。
莊國土,《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越南華僑志》,北市: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1958。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北京:中國華
僑出版社,1999。(第1卷總論卷;第2卷人物卷;第3卷社團政黨卷;
第4卷經濟卷;第5卷教育科技卷;第6卷新聞出版卷;第7卷法律條例政
策卷;第8卷歷史卷;第9卷著作學術卷;第10卷社區民俗卷;第11卷文
學藝術卷;第12卷僑鄉卷)
《華僑華人問題研究文獻索引:1980-1990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
社,1994。
《胡志明市與南部華人企業》,越南胡志明市:統計出版社、越南博
覽產銷中心、胡志明市華人工作處聯合出版,2003。
胡璉,《出使越南記》,北市:中央日報社,1978。
許麗雯編,《越南深度探索》,北縣:高談文化出版社,2001。
郭明,《中越關係演變四十年》,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郭明、羅方明、李白茵編,《現代中越關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
社,1986。
郭壽華,《越南通鑑》,北市:幼獅書店,1970。
梁初鳴編,《華僑華人史研究集》,北京:海洋出版社;新華書店,
1988。
陳大哲,《越南華僑概況》,北市:正中書局,1989。
陳大哲,《越棉寮華僑與中華文化》,北市:中國僑政學會,1987。
陳伶譯,《越南法律彙編》,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
陳祖耀,《西貢往事知多少-揭櫫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的秘辛》,北
市:黎明文化公司,2000。
陳烈甫,《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北市:正中書局,1983。
陳喬之,《冷戰後東盟國家對華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1。
陳碧笙,《世界華僑華人簡史》,廈門:廈門大學,1991。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北市:鼎
文書局,2004。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北市:渤海堂出版社,
1992。
張文和,《越南華僑史話》,北市:黎明文化公司,1975。
張文和,《越南華僑貿易商概覽》,西貢:越南中華總商會,1958。
張文和,《南越中華總商會五十一週年暨中華圖書館週年紀念特刊》,西
貢:越南中華總商會,1956。
張文和,《越南高棉寮國華僑經濟》,北市:海外出版社,1956。
張文和,《越南中華總商會》,西貢:南越中華總商會,1955。
張希哲,《越南共和國憲法》,北市:司法行政部,1956。
張明貴,《政治學:政府與政治》,北市:五南書局,2002。
張俞,《越南 柬埔寨 老撾 華僑華人漫記》,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2。
黃滋生、溫北炎主編,《戰後東南亞華人經濟》,廣東:廣東人民出版
社,1999。
越南中華總商會編,《越南華僑貿易商概覽》,西貢:越南中華總商會,
1958。
《越南法研究》,昆明:雲南大學,1997。
《越南驅趕華僑回國真相》,香港:三聯書店,1978。
葉祥松,《東南亞華人問題之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葉祥松,《東南亞華人經濟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楊力、葉小敦,《東南亞的福建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葛永光,《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北市:正中書局,1991。
楊建成主編,《法屬中南半島之華僑》,北市: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1986。
楊建成主編,《八十年代 中共外交僑務與海外華人問題論文集》,北
市:文史哲出版社,1981。
楊維真,《從合作到決裂-論龍雲與中央的關係(1927-1949)》,北縣:
國史館,2000。
溫廣益主編,《“二戰”後東南亞華僑華人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
社,2000。
廖小健,《戰後各國華僑華人政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趙綺娜,《從越南國籍法案之交涉看我國對越南華僑政策 1956-1957》,
北市:中研院,2001。
潘翎主編,《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
薛居度、曹云華主編,《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遷》,北京:中國華僑出
版社,1999。
謝復生、盛杏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北市:五南書局,2000。
《關於越南驅趕華僑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新華書店發行,1978。
【短論文】
Amer, Ramses,林蘋蘋譯,〈越南華人之研究:趨勢、議題及挑戰 (The
Study of the Ethnic Chinese in Vietnam: Trends, Issues and
Challenges)〉,《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北市:翰蘆圖書公司,第3卷
第3期,2003,頁56-84。
Khanh, Tran,林文俊譯,〈越南的華人與認同〉,《華裔東南亞人》,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頁286-314。
大海,〈革新開放中的越南華人〉,《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
誌社,第1期,1995,頁10-14。
大海,〈越南華僑華人社會的變遷〉,《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
雜誌社,1994年第4期,頁20-25。
文庄口述,蓋晨、郭一峰紀錄整理,〈風雨同舟話越南—出使越南經歷訪
談錄(九)〉,《國際政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01期,頁
93-98。
于向東,〈越南華人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動現狀評價〉,《八桂僑刊》,
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4年第4期,頁34-36。
于向東,〈目前越南華人的政治狀況〉,《當代亞太》,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院亞太研究所,2003年第6期,頁32-36。
于向東,〈越南〝社會主義方向市場經濟〞理論的確立〉,《當代亞
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2002年第11期,頁14-17。
王蒼柏、黃靜,〈華人投資越南問題之淺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北京: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1994年第1期,頁52-57。
李兵,〈二戰後影響越南政治發展的重要因素及其經驗教訓〉,《東南亞
縱橫》,南寧: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1998年第1期,頁29-
33。
李蓓蓓、陳肖英,〈香港的越南難民與船民問題〉,《浙江師範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上海:浙江師範大學法政經濟學院,2003年第四
期,頁44-48。
余翔,〈越南民族宗教概況〉,《國際資料資訊》,北京:中國現代國際
關係研究所,2003年第10期,頁19-24。
向大有,〈一百萬與四百萬的反差-關於越南華僑華人人口數據的考
証〉,《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1994第2期,頁2-
11。
邱文福,〈越南:華僑華人政策的調整及其影響〉,《東南亞研究》,廣
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1995年第1期,頁49-51。
阮孟強、阮明玉,陳金雲、黃漢寶譯,〈越南堅江省迪石市的華人經
濟〉,《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2年第4期,頁46-
49。
林曉光,〈國民黨軍隊介入越南戰爭了嗎?―國府遊擊部隊的越南派遣問
題研究〉,《黨史縱橫》,瀋陽: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2000年第
4期,頁42-43。
范宏貴,〈越南的民族識別與實踐〉,《世界民族》,南寧:廣西民族學
院民族研究所,1997年第2期,頁72-77。
范宏貴,〈越南的革新進入新時期〉,《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南
寧:廣西民族學院東南亞研究所,1997年第3期,頁53-59。
莫唐,馮永孚譯,〈胡志明市華人經濟的發展〉,《八桂僑刊》,南寧:
八桂僑刊編雜誌社,1996年第1期,頁59-63。
莫唐,馮永孚譯,〈華人與胡志明市〉,《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
編雜誌社,1995年第4期,頁49-54。
莫棠,漢寶譯,〈胡志明市的華人〉,《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
雜誌社,1994年第4期,頁26-28。
莊國土,〈東南亞華人參政的特點和前景〉,《當代亞太》,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2003年第9期,頁29-34。
柴賀景,〈從胡志明市看越南“革新”以來華人的社會文化生活〉,《八
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4年第6期,頁21-23。
韋錦海,〈越南華人教學當前存在的幾個問題〉,《東南亞縱橫》,南
寧: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2004年第8卷,頁64-68。
韋錦海,〈越南高校漢語教學的現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南寧:廣西民族學院國際交流學院,2004年第5期,頁141-
145。
徐善福,〈越南華人現狀分析〉,《思與言》,第31卷第3期,北市: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社,1993,頁67-81。
馬孆,〈論越南革新的發韌〉,《學術季刊》,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1997年第3期,頁24-33。
許文堂,〈關於越南華人人口數量的歷史考察〉,《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3期,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1998年7月,頁67-
82。
許文堂,「越南華人社團及其文化活動」,朱浤源,《東南亞華人社團及
其文化活動之研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資助研究報告)》,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55-284。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
刊》,第11卷第6期,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8,頁
59-68。
許寶友,〈時代特徵與越南社會主義〉,《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北
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第1期,頁37-41。
許寶友,〈轉型時期的越南執政黨建設:特點、挑戰與應對〉,《科學社
會主義》,北京: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2001年第6期,頁67-
71。
郭春霞,〈越南革新開放的歷程及特點〉,《國際觀察》,上海:上海外
國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1999年第4期,頁29-32。
陳貽澤,〈越南北方華僑歷史演變概況〉,收錄於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
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華僑華人編 -- v.19》,北京:中國文史
出版社,1996,頁566-572。
陳慶,梁茂華譯,〈法屬時期越南華人的商業地位〉,《東南亞縱橫》,
南寧: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2003年第1期,頁54-57。
陳慶,陳金雲、黃漢寶譯,〈越南華僑社會組織及傳統社團探討〉,《八
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2年第3期,頁35-38。
陳慶,陳金雲、黃漢寶譯,〈越南華人人口學分析〉,《八桂僑刊》,南
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1年第3期,頁59-62。
陳慶,遊明謙譯,〈現代越南華人的文化要素及其與社會的融合〉,《八
桂僑刊》,南寧:八桂僑刊編雜誌社,2001年第1期,頁45-49。
陳鴻瑜,〈從南向政策論台灣與東南亞之關係〉,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1卷第2期,2001,頁25-44。
彭天,〈戰後越南的華僑、華人政策〉,《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政
策》,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廣州華僑研究會,1989,頁229-
250。
遊明謙,〈越南革新開放以來的民族政策及其得失〉,《世界民族》,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1999年第1期,頁20-24。
遊明謙,〈越南新時期的民族政策述評〉,《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第2期,頁7-12。
(前中國駐越南大使) 張青,〈“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中越關係正常化的前前後後〉,《東南亞縱橫》,南寧:廣西社會科學
院東南亞研究所,2002年第2期,頁4-7。
張訓常,〈前越共總書記阮文靈的改革思想〉,《世界經濟與政治》,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1998年第10期,頁72-
76。
楊立冰,「戰後越南華僑華人經濟沈浮及其啓示」,《福建華僑歷史論叢
(第八輯)》,廈門:福建省華僑歷史學會,1995,頁172~185。
楊盛雲,〈戰後中國軍隊入越受降始末〉,《民國春秋》,南京:江蘇古
籍出版社,1996年第3期,頁18-20。
楊然,〈越南胡志明市的華僑華人社會〉,《東南亞縱橫》,南寧:廣西
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1996年第2期,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
頁28-31。
潘其南,〈越南漢語教學概況〉,《世界漢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學
院,1998年第3期,頁110-112。
臧文摘編,〈華語在越南地位上升〉,《八桂僑史》,南寧:廣西華僑歷
史學會,1994年第3期,頁62。
滕成達,〈越南革新以來的民族政策與實踐〉,《世界民族》,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02年第1期,頁30-38。
劉笑盈、于向東,〈戰後越南華人四十年歷史之變遷〉,《華僑華人歷史
研究》,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學會,1993年第1期,頁44-50。
劉稚,〈越南發展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亞太》,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1994年第2期,頁60-65。
鄭翠英,〈試論冷戰後越南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的調整〉,《東南亞研
究》,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1年第3期,頁36-49。
趙和曼,〈越南華僑華人社會的變遷〉,林孝勝編,《東南亞華人與中國
經濟與社會》,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叢書8,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1995,頁213-235。
趙和曼,〈印支華人經濟變遷的五十年〉,《八桂僑刊》,南寧:八桂僑
刊編雜誌社,1995年第4期。
趙和曼,〈改革開放中的越南華人〉,《東南亞南亞資訊》,昆明:雲南
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1995年第13期,頁19-21。
趙家將,〈越南排華的遠因近果〉,《自由中國》,第16卷第12期,北
市:自由中國社,1957,頁495-496。
顏星,〈越南的華人經濟與中越邊貿〉,《學術探索》,昆明:雲南省社
會科學界聯合會,2002年第1期,頁50-53。
關英偉,〈越南當前的華文教育〉,《八桂僑史》,南寧:廣西華僑歷史
學會,1997年第4期(總第36期),頁12-15。
【會議論文】
陳鴻瑜,〈1975年以後越南的華人政策〉,《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
認同》,張啟雄主編,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叢書系列9,北市: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5,頁387-421。
【學位論文】
李信成,《中共少數民族政策與國家整合》,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林國雄,《中共與越共關係之研究 (一九五○─一九六○)》,北市:國
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71。
周訓雄,《1956年越南國籍法與越南華人國籍關係之研究》,北市:國立
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72。
高德義,《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北
市:國立政治大學政研所博士論文,1998。
劉維群,《越南政經改革之研究 兼論與中共改革開放之比較》,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鄭瑞明,《清代越南的華僑》,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3。
【網站】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中研院)瀚典:新校本清史稿(http://www.sinica.edu.tw/ftms-
bin/ftmsw3?ukey=-656719861&path=/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http://www.ocac-tron.com)
中國民族報(http://www.mzb.com.cn/xinwen/008/351/35102.htm)
中國日報(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
08/15/content_255090.htm)
中越翻譯網(http://www.chn-vn.com/bbs/showthread.asp?
threadid=749)
行政區劃網(http://www.xzqh.org/waiguo/asia/1016.htm)
廣西政府網(http://www.gxi.gov.cn/economy/zgydny/dnyhqhr.htm)
博達教育網(http://www.eduzy.cn/2004-5/2004521164140htm)
粵語會館網 (http://www.yueyu.net/lyb/Index.)
聯合國貿易網路北京中心(http://www.tpbjc.gov.cn/)
【報紙】
《工商時報》(台灣)
《中國時報》(台灣)
《西貢解放日報》(越南胡志明市)
二、英文
【專書】
Chang, Pao-min, Beijing, Hanoi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Berkeley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2.
Luong, Nhi Ky,The Chinese in Vietnam, a Study of Vietnamese-
Chinese Relation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eriod 1862-
1961, Ann Arbor, Michigan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63.
Marsot, Alain G.,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Vietnam under the
French, San Francisco : EmText, 1993.
Rothschild, Joseph, Ethnopolitics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Worthing, Peter M., Occupation and Revolution : China and
Vietnamese August Revolution of 1945(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54), Berkeley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
【短論文】
Amer, Ramses, “Vietnam's Policies and Ethnic Chinese since
1975, ” Singapore : Sojourn, 11(1), 1996, pp. 76-104.
Benoit, Charles, “Vietnam's Boat People,” in David W. Elliot
ed., The Third Indochina Conflict, Boulder : Westview, 1981,
pp. 139-162.
Skinner, William,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Philadelphia : A.L. Hummel for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21,1959, 136-147.
Stern, Lewis M. “The Vietnamese Expuls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Taipei : Issues and Studies, 23, 1987, pp.102-135.
Stern, Lewis M.,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Policy toward the
Overseas Chinese, 1983-1986,” Hong Kong : Asian Profile, 16
(2), 1988, pp.141-146.
Stern, Lewis M., “The Eternal Return - Changes in Vietnams
Policies toward the Overseas Chinese, 1982-1988,” Taipei :
Issues and Studies, 24, 1988, pp. 118-138.
Tran, Khanh, “Ethnic Chinese in Vietnam and Their Identity,”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Sin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7, pp.
267-292.
Tran, Khanh, “Research Notes and Comments –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in Vietnam’s Economy,” Singapore : Sojourn, 6(1),
1991, pp.128-129.
Ungar, E.S. “The Struggle over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Vietnam, 1946-1986,” Pacific Affairs, Vancouver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60(4), Winter 1987-1988, pp. 596-614.
【學位論文】
Stern, Lewis M., The Vietnamese Communist Policy toward the
Overseas Chinese 1920-1982, Ph.D. dissertation, Ann Arbor,
Mich :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1984.
【會議論文】
Wang, Hong-Zen and Hsiao, H. H. Michael, “Taiwan Investment
and Chinese Temporary Migration in Vietnam,” Symposium on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17-18 October, 2000, Taip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網路】
"Chapter 4:Flight from Indochina,"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Refugees, UNHCR's 2000 publication, pp. 79-91.
(http://www.unhcr.ch/cgi-bin/texis/vtx/publ/opendoc.pdf?
id=3ebf9bad0&tbl=PUBL)
"Last Vietnamese Boat Refugee Leaves Malaysia," UNHCR News
Stories, Aug 30 2005.(http://www.unhcr.ch/cgi-
bin/texis/vtx/news/opendoc.htm?tbl=NEWS&page=home
&id=43141e9d4)
Vietnam Economy
(http://www.vneconomy.com.vn/eng/index.php?
param=article&catid=18&id=040105165613)
Vietnam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mofa.gov.vn/tt_vietnam/nr040810154926/)
Vietnam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ourism
(http://www.vietnamtourism.com/e_pages/country/overview.asp)
Embassy of Vietnam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www.vietnamembassy-usa.org/learn/Composition%20and%
20Distribution. htm)
Word I.Q.
(http://www.wordiq.com/definition/Divide_and_conquer_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