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2.91.67.2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19: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慕平
研究生(外文):Mu-Ping Pan
論文名稱:遊戲引擎課程之教學平台建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Game Engine Courses
指導教授:盧姝如盧姝如引用關係范丙林范丙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ju LuPing-Lin 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軟體發展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教學平台網路學習遊戲引擎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Web-Based LearningGame Engin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0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教學平台經由線上數位學習結合教學內容與資訊科技,具有資料粹取和知識共享之意涵,已開始普遍出現於課程應用之中,政府機關也致力於推動數位學習環境之建構與規劃,網路學習環境的行為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切合當前知識經濟及媒體產業發展,勢必將漸次成為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歸納出六大較適合應用於網路學習的學習理論-認知主義、行為主義、建構主義、情境學習理論、合作學習理論與遊戲學習理論,以彌補過往教學平台忽略學習理論所造成的網路學習障礙,將此六大學習理論和互動型態應用於相關研究的功能分析與統整,進而據此挑選本研究的平台系統,再依遊戲引擎、研究對象和平台規劃三方面之析論,建構本研究之教學平台。
  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進行質化研究,形塑一可行之數位教學模式,根據本研究的資料統整與分析,遊戲引擎課程之教學平台宜配合課程進行,並且,導入教學平台時應採用循序漸進之模式,由研究者或教師從旁協助引導,以達學習之良好成效,管理及學員模式的雙軌並進亦形重要,同時,學生參與編輯的方式能夠增進學習效益,適合運作於研究對象已具先備知識及課程內容尚在發展階段之平台設計中。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LMS) is an online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incorporates instructional content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ing the meaning of data extra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Currently, LM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urse applications. Our government has also dedic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learners-centric learning behaviors within the internet learning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a significant potion in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system when develops in parall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ics and media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s up six learning theorie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Web-Based Learning to solve internet learning disorders by Literature Review. These learning theories are Cognitivism, Behaviorism, Constructivism,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Game Learning Theory. The author applies these theories and the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investigations. The author choos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 above-mentioned and establishes it by probing into the analysis of Game Engine,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plan of the platform.
  Furthermore, the author uses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o build th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Game Engine courses. In the end, the conclusion leads a thinkable E-learning model by surveying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th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Game Engine courses should gradually follow the courses and lead by the teacher or manager to get better learning effect. Otherwise, the model of the participation in editing documents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initiative courses and an object of study who has relative knowledge.
謝誌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教學平台發展趨勢
  貳、遊戲引擎教學需求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貳、研究問題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對象
  貳、資訊內容
 第四節 研究貢獻
  壹、於教學平台方面
  貳、於軟體課程方面
  參、於遊戲引擎方面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理論
  壹、認知主義
  貳、行為主義
  參、建構主義
  肆、情境學習理論
  伍、合作學習理論
  陸、遊戲學習理論
 第二節 電腦輔助教學
  壹、電腦輔助教學
  貳、電腦輔助教學設計
  參、電腦輔助教學發展
 第三節 網路教學平台
  壹、網路教學
  貳、教學平台
  參、教學平台功能統整與理論分析
第四節 小結
  壹、學習理論
  貳、電腦輔助教學
  參、網路教學平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壹、分析規劃階段
  貳、設計發展階段
  參、評鑑修正階段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壹、EasyPHP
  貳、MediaWiki
  參、Macromedia Captivate
 第四節 質化研究
  壹、文獻探討法
  貳、深度訪談法
  參、參與觀察法

第四章 教學平台建構
 第一節 分析階段
  壹、遊戲引擎分析
  貳、研究對象分析
  參、平台規劃分析
 第二節 設計階段
  壹、程式編譯
  貳、介面設計
  參、內容架構
 第三節 建構結果
  壹、系統整合
  貳、系統測試

第五章 資料整理與分析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壹、訪談流程規劃
  貳、訪談資料蒐集
  參、資料分析編碼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
  壹、環境因素
  貳、使用情形
  參、運作模式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教學平台架構部分
  貳、教學平台內容部分
  參、整體教學模式部分
 第二節 建議
  壹、環境因素考量之建議
  貳、教學平台改進之建議
  參、日後相關研究之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份

附錄
 附錄一 訪談說明
 附錄二 訪談問項
 附錄三 研究資料授權書
 附錄四 訪談資料確認書
壹、中文部分
Oppebheim A. N.(2003)。問卷設計、訪談極態度測量(呂以榮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Macromedia港台官方網站。Macromedia 港台-產品:Captivate。2005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macromedia.com/tw/software/captivate
毛治婷(1999)。網路型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及成效分析-以國中電磁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坤德(2002)。數位學習教材機制的設計與管理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堂(2003)。網路學習平台的設計。義守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33-39。
王裕德(2000)。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環境中合作學習對技職院校學生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景濂(2000)。問題解決模式的網路社群學習系統之研發。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柏州(2002)。合作學習在網路教學上對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余幸真(2000)。學習性網站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思賢 (2003)。線上學習者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俊(2003)。台灣線上遊戲公司經營模式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俞民(1999)。網路教學技術應用分析。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原慈(2002)。以網路服務為基礎之網路教材分享架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蕙怡(2002)。利用網路教學平台之同步討論功能─探討群組特質與群組大小對合。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佳(2002)。網路學習系統評估模式之研究-模糊多屬性決策之應用。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儒(1999)。全球資訊網之電腦輔助學習系統之研究-以力的分解與合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進寶(2001)。學習產業的發展趨勢。2005年10月09日,取自:http://www.ccu.edu.tw/ELCPE2001/agenda/lee_E-Learning.files/frame.htm
李嘉雄(2002)。基於群體構念結構之群體合作學習系統。元智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系列蕃薯藤調查網(2004)。2004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5年10月09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2/result.html
周欣穎、趙貞怡、王年燦(2003)。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之研究—以Hyperbook系統為例。載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主辦「2003應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9)。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林岑(2003)。以數位學習系統施行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靖(2003)。數位化學習滿意度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松(1999)。依作品集評量方式並支援學習狀況分析與監控之網路學習系統。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淑玲(2000)。網路課程雛型系統設計與建置之探討-以ACCESS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咏欣(2005)。以遊戲式教學策略進行多元智能應用於藝術教育之課程。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7。
施吉安(2002)。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士雄(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問題解決能力、機械製圖學習成效與學後保留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春在、周倩(2000)。網路學習的趨勢與原理。載於國立交通大學主辦「第一屆大學教學方法與網路課程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張大鈞(2000)。互動式線上學習系統發展之研究-以微處理機課程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忠(200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明敏(2000)。網路教學網站之營運策略與關鍵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淑(1990)。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仁楷(1994)。「Turtle Graph:一個電腦輔助合作式學習環境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及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成(2002)。彰化地區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對建構取向教學策略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年興、石岳峻(2000)。建構式網路教學系統設計準則與評量結果。載於國立中山大學主辦「第十一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陳志傑(2004)。以資料驅動為基礎之3D遊戲引擎架構及成像最佳化模式之設計。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雄(1982)。電腦輔助與能力本位教學。工職雙月刊,4(1),13-15。
陳健文(2000)。國小三年級自然科課程軟體之設計與製作。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敏(1999)。幼兒遊戲。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鳳騰(2005)。以造形遊戲教學建構國小學童視覺藝術美感判斷力之研究-以台中市大勇國小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登標(2002)。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融入教學平台之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芊陵(2002)。以合作學習在網路上進行有意義學習之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
黃俊仁(1999)。網路合作學習系統與小組互動觀察工具。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 (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愛迪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軟體產品-Virtools系列。2005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axis3d.com.tw/software.jsp?cat=Virtools
楊錦明(2000)。網路教學系統之設計與建置-以計算機概論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進儀、張斯寧(2000)。遊戲式網路教學平台的建構與實施-以常見有毒植物傷害護理為例。載於TANET 2000指導委員會主辦「TANET 2000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董家莒(1999)。「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興國(2002)。從學習理論探討影響網路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銘傳大學學生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志禹(1998)。認識與知識:建構論 vs. 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25-38。
廖偉堯(2001)。整合知識管理系統及線上學習機制。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肇弘(2001)。建置有效的線上學習系統。管理雜誌,321,112-115。
維基百科-Wokipedia(2005)。維基百科使用手冊。2005年10月0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
劉一凡(2003)。應用於供應鏈管理課程的網路學習系統之設計與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雄(2000)。教師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決定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封成(1995)。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軟體之製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教學科技組碩士論文。
蔣龍杰(2001)。網路教學平台功能評鑑指標之發展與應用-以資策會龍門課站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旻芳(2000)。網路學習之學習歷程分析系統。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新民(2000)。以軟體元件及規則為基礎的網際網路遊戲引擎製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姝如、劉英傑(2004)。建構多媒體學習平台之規劃與研究。載於致理技術學院主辦「數位媒體學習暨資訊管理應用研討會」論文集(頁178-185)。台北:致理技術學院。
蕭文河(2003)。網路效應對廠商競爭地位影響之研究-以台灣線上遊戲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淳豐(2001)。網路教學平台下的訊息代理人實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釗(2003)。結合知識地圖之電腦輔助教學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邦友(1994)。情境式電腦輔助數學學習軟體製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大勝(2002)。以開放源碼軟體建構一個易於管理與使用的無磁碟數位學習平台。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豪章(2001)。鷹架理論在電腦輔助教學上之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2(4),20-24。
蘇芸卉(2001)。統計互動式網路學習系統之理論與架構。東海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冠銘、陳瓊美(2001)。引發學習動機的最佳方案:電腦遊戲。載於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主辦「TANET 2001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中正大學。
饒世妙(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lavi, M. (1994).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MIS Quarterly, pp. 159-174.
Andre LaMothe(1994).Tricks of the Game-Programming Gurus. Sams publishing.
Andrew Rollings and Dave Morris(1999). Gam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oriolis.
Balazs L., Gabriel W., (2001).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Games. Seminar Computer Graphocs Computer Game Technology.
Bangert-Drowns, R. L., and Kulik, J. A. and Kulik, C-L. C.(1985).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in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12, pp. 59-68.
Berger, N. S. (1999). Pioneering Experiences in distance Learning : Lessons Learned.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3, pp. 684-690.
Bettencourt, A. (1993).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 radical constructivist view, In: K. Tobin (E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al, pp.39-50, Washington, DC: AAAS Press.
Brown, J. S., Collins, A. and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 18(1), pp.32-41.
Bruner, J. S. (1971). 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Carey, J. O. and Gregory, V. L. (2002).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elected Pedagogical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n Web-Based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43(1), pp. 3-7.
Carroll, J. M. (1990). The Nurenberg Funnel: Designing Minimalist. Instruction for Practical Computer Skil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CDC (1978). CAI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 Course in the Create Curriculum. Control Data Corporation.
Clamp, S. J.(1983).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and the less able. Remedial Education, 18(1), pp. 15-17.
Clariana, R. B. et al., (199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back Strategies Using Computer-Administered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s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9(2), pp. 5-17.
Clark, R. and Lyons, C. (1999). Using Web-based training wisely.Training, 36(7), pp. 51-56.
Cohen, V. B. (1985). A reexamination of feedback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1), pp. 33-37.
Diane J. Skiba (2005). Do your Students Wiki? 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 26(2), pp. 120-121.
Dick, W. (1911).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view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 pp. 41-44.
Dillenbourg, P. (1999). Introduction : What Do You Mean b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 P. Dillen-bourg (ed.), Kidlington, Oxford : Elsevier Science, pp. 1-19.
Dorothy Leflore (2000). Theory Supporting Design Guidelines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 Instructional and Cognitive impacts of Web-based Educati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pp.102-116.
Gibson, J. 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 In R. Shaw and J. Bransord (Eds.) .Per-ceiving, acting and knowing. Hillsdale, NJ : Erblaum.
Graham, C. R. (2002). Factors for Effective Learning Groups in Face-to-Fac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3(3), pp. 307-319.
Griffin,M. M. (1995). You can’t get there from here: Situated learning, transfer, and map skill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 pp. 65~ 87.
Gunstone, R. F. (1990). Children's science: A decade of developments in constructi-vest views of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ust. Sci. Tea. J. , 36(4),pp. 9-18.
Hall, P.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nd Electronic Networ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7, pp. 75-89.
Hawkins, D. (1994). Constructivism: Some History, In: P.J. Fensham, R.F. Gunstone and R.T. White (ed.). The Content of Science, pp. 9-13, The Falmer Press.
Haythornthwaite, C. (2001). Exploring Multiplexity: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s in a Computer-Supported Distance Learning Clas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7, pp. 211-226.
Hicks, B. and Hyde, D. (1973). Teaching about CAI.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4(3), pp. 120.
Hooper,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 40(3), p.p. 21-38.
Jay, A. (1998). A Trainer’s Guide to Web-Based Instruc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STD).
Johnson, D. W. and Johnson, R. T. (1995). Creative controversy: Intellectual challenge in the classroom (3rd ed.).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and Johnson, R. T. (1987).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Johnson, D. W., and Johnson, R. T.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 S. Sharan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 Praeger, pp. 23-37.
Johnson, R. T. , and Johnson, D. W. (1994). Learning toghther in the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In : R. J. Stahl,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ocial studies :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Menlo Park CA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p. 51-77.
Lucy A. Suchman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The problem of human 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ther, A.C.(1989). Digital video in the PC environment. NY: McGraw-Hill.
Merrill, M. D. (1991).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5), pp. 45-53.
Merrill, P. F., and Hammons, K. (1996). Computer in Education (3r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Moore, M. G. (1989).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pp. 1-6.
Nunamaker, J. F., Dennis, A. R., Vslscich, J. S., Vogel, D. R. and Georage, J. F. (1991). Electronic Meeting Systems to Support Group Work.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4(7) , pp. 40-61.
Parker, R. E. (1984).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 Buletin, 69(479), pp. 18-57.
Phillips, D. C. (1995).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4(7), pp. 5-12.
Piaget, J. (1954).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NY: New York Basic Books.
Resnick, M. (1991). Beyond the Centralized Mindse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Learning Sciences.
Rogoff, B.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mon, G. (2000). Computer Mediated conferencing for Management Learning at the Open University. Management Learning, 31, pp. 491-502.
Sharan, S. S. (1980).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Recent methods and eff-ects on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ethnic rel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50(2), pp. 241-271.
Sipple, C. J., and Sipple, R. J. (1980). Computer dictionary (3rd ed). Indianapolis, Ind. :H. W. Sams.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m and Bacon.
Slavin, R. E. (199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llyn and Bacon.
Udvari-Solner, A. (1994). A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Curricular Adaptations in Cooperative Groups. in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J. S. Thousand, Villa, R. A. and Nevin, A. I. (ed.), Baltimore, Marylan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pp. 59-77.
Voygotsky, L. S. (1926).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the Crisis in Psychology. Published in 1982.
Webb, N. M. (1991). Task-related verbal interaction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Journal f 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5), pp. 366-38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如萍(2000)。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中華家政學刊,29,32-58。
2. 吳麗玉、林旭龍、呂昌明(1999)。護理學院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康寧學報,3,83-106。
3.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4.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5. 王麗容(1995)。企(職)業福利的雙元性格和其組織性功能。勞工行政,82,3-13。
6. 徐清俊、王國強(2005),「期貨市場價格波動與交易量、到期日之關聯性分析」,長榮大學學報,第九卷,第一期,第59-78頁。
7. 林柏宇(2005),「金融控股公司風險報酬績效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六卷,第一期,第38-53頁。
8. 羅豪章(2001)。鷹架理論在電腦輔助教學上之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2(4),20-24。
9. 廖肇弘(2001)。建置有效的線上學習系統。管理雜誌,321,112-115。
10. 詹志禹(1998)。認識與知識:建構論 vs. 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25-38。
11.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33-39。
12. 林勝義(1993)。退休後休閒和社會參與的規劃。成人教育,16,24-27。
13. 林寶山(1995)。國小退休教師心理需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35-53。
14. 張靜琪、葉莉莉、張玉鈴、許蕙美(1999)。台南市北區獨居老人之經濟狀況、居住安全及其對福利資源使用與需求初探。社區發展季刊,88,305-315。
15. 陳珍德、程小蘋(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