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著
A、關於謎語:(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1. 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國語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10月)。
2. 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民俗文學篇第32輯》(臺北:中國民俗學會,1970年3月)。
3. 【宋】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月)。
4. 袁定華:《謎史》,(臺北:集思謎社,1972年7月)。
5. 顧震福:《跬園謎稿詳釋》(臺北:集思謎社,1972年6月)。
6. 陳定國:《臺灣民間文謎》(臺南:現代教育出版社,1975年1月)。
7. 陳定國:《臺灣民間字謎》(臺南:現代教育出版社,1975年1月)。
8. 《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三編(臺北:新興書局出版公司,1976年8月)
9. 周中一:《增選燈謎集》(臺北:華正書局,1978年12月)。
10. 湯廷池:《語言學與語文教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4月)。
11. 楊家駱:《詩經集傳:朱子小學及四書五經讀本》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11月)。
12. 孫岱麟:《中國謎語大全》(臺南:西北出版社,1982年1月)。
13.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2年9月)。
14. 【明】郎瑛:《七修續稿˙卷五》(選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三編內),(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7月)。
15. 李炳傑:《四書成語謎語聯語及趣聞》(臺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1月)。
16. 楊家駱主編:《俞樾劄記五種》下冊(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2月)。
17.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
18.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三四三.史部.地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8月)。
19. 何文滙:《雜體詩釋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年)。
20. 王雲五主編、屈萬里註釋:《尚書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
21. 房國雄:《中國謎語典》(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11月)。
22.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3月)。
23. 王雲五主編、李宗侗注釋:《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4月)。
24. 《辭源》(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5月)。
25. 【清】顧祿:《清嘉錄》(收錄至《叢書集成續編》卷二二四,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8月)。
26. 李國祁編著:《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印行,1990年3月)。
27.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4月)。
28. 【清】范冕:《范氏隱書》(臺北:文景出版社,1990年7月)。
29.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9月)。
30. 蕭笛:《猜謎入門》(臺北:先見出版公司,1992年4月)。
31.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9月)。
32. 陳香:《謎語古今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5月)。
33. 楊家駱:《新校史記三家注》第五冊(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12月)。
34. 馬耳齒:《謎語故事》,(臺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7月)。
35. 【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6月)。
36. 王仿:《中國謎語、諺語、歇後語》(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3月)。
37. 劉正浩:《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
38. 《叢書集成三編》第五十三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1月)。
39. 沈志謙等人:《美的燈謎》(高雄:倉億出版社,1997年2月)。
40. 《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41.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1月)。
42. 黃芳照:《燈謎入門及欣賞》第十八輯(彰化:國立彰化社教館編印,2001年8月)。
43. 洪伍雄:《謎語的理論與應用》(臺北:天工書局,2001年10月)。
44. 【清】張玉書:《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6月)。
45. 廖吉郎:《新編荀子》(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7月)。
46. 《三字經》(臺中:文化出版社,2002年9月)。
47. 《續修四庫全書.七二九.史部.地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48. 【明】羅貫中:《足本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臺北:世界書局,2003年)。
49. 何石松:《客家謎語(令子)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7月)。
50. 【南朝宋】鮑照著、錢仲聯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51. 韓廷一、宋裕:《大家來猜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2月)。
52.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3月)。
53. 李湧、李喬:《中華事物別稱溯源趣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54. 王丹:《新世紀謎語動腦篇》(臺北:創意年代文化有限公司,2006年9月)。
55. 【清】李汝珍著、尤信雄校注:《鏡花緣》(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7月)。
56. 《全宋筆記》第三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
57. 《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9月)。
58. 錢南揚:《戲文概論˙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59. 黃芳照:《生活美學與燈謎──詩畫美學》(彰化: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2009年12月)。
60. 【明】劉伯溫著、霧滿攔江評釋《燒餅歌˙燒餅歌中的歷史》(臺北:文經出版公司,2010年1月)。
61. 李敬信:《中國的謎語》(北京: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年1月)。
62. 朱瑞墉:《新世紀謎語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2月)。
63. 施福珍:《臺灣的猜謎語》(臺中: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2011年6月)。
64. 洪邦棣:《語文深淺談(從比喻到燈謎)》(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7月)。
B、關於教學:(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甲、教學類專著
1. 許義宗:《兒童文學名著賞析》(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10月。
2. 李園會:《班級經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8月)。
3. 盧美貴、莊貞銀合著:《幼兒常識教材教法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3月)。
4. 李丹主編:《兒童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10月)。
5. 吳清山主編:《班級經營》(臺北:心理出版社,1993年11月)。
6. 布魯納Terome S. Bruner:《教育的歷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7. 陳正治:《國小語文教學論集》,(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6年6月)。
8. 林文寶:《兒童文學》(臺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9月)。
9. 方柄林:《普通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8月)。
10. 江惜美:《國語教學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8月)。
11. 吳淸基等:《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與學》(臺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000年10月)。
12. 何三本:《九年一貫語文統整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文領域統整及連貫策略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2001年5月)。
13. 何三本:《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7月)。
14. 黃光雄、蔡清田:《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9月)。
15.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04年3月)。
16. 柯華葳:《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2006年11月)。
17. Philip Carter,Ken Russell作,賴欣瑩譯:《天才是玩出來的》,(臺北:尖端出版社,2007年3月)。
18. 萬榮輝等著:《品格怎麼教3?古典文學創意寫作》(臺北:心理出版社,2010年1月)。
19.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印製,2010年3月)。
20.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閱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11月)。
21.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11月。
22. 林文寶:《兒童文學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11月)。
23. 張春興:《怎樣突破讀書的困境》(臺北:東華書局,2011年11月)。
24. 洪蘭譯:《大腦與閱讀》(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2012年2月)。
乙、國小教科書(依照筆畫排列)
1. 南一版社會課本第十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
2. 南一版社會課本第十一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3. 南一版社會課本第十二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
4. 南一版健康與體育課本第五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5. 南一版數學課本第七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6. 南一版國語課本第一冊,(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
7. 真平版閩南語課本第一冊,(臺南:真平企業公司,2010年9月)。
8. 真平版閩南語課本第二冊,(臺南:真平企業公司,2013年2月)。
9. 真平版閩南語課本第八冊,(臺南:真平企業公司,2013年2月)。
10. 真平版閩南語課本第十冊,(臺南:真平企業公司,2013年2月)。
11. 部編版國小客家語教材學生用書第六冊,(教育部出版,2011年7月)。
12. 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第三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2年9月)。
13. 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第七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8年9月)。
14. 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第八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9年2月)。
15. 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第十二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9年2月)。
16. 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九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8年9月)。
17. 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十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9年2月)。
18. 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十一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8年9月)。
19. 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十二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09年2月)。
20. 康軒版社會課本第八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3年2月)。
21. 康軒版藝術與人文課本第六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3年2月)。
22. 康軒版藝術與人文課本第八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3年2月)。
23. 康軒版閩南語課本第六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2年2月)。
24. 康軒版社會課本第七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2年9月)。
25. 康軒版數學課本第一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公司,2011年9月)。
26. 翰林版國語課本第十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
27. 翰林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28. 翰林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七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29. 翰林版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第八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30. 翰林版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九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
31. 翰林版國語課本第十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
32. 翰林版閩南語課本第四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33. 翰林版客家語課本第三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34. 翰林版客家語課本第五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35. 翰林版客家語課本第七冊,(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二)學位論文(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A、碩士論文
1. 蘇淑芬:《鏡花緣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5月)。2. 呂覲芬:《鏡花緣的主題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3. 李金燕:《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第一階段教科書識字教材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4. 張有政:《鏡花緣修辭藝術探微》(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5. 陳進德:《明清啟蒙教材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年1月)。6. 陳豐味:《鏡花緣與兒童文學》(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7. 張利瑩《字謎中的漢字修辭》(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3月)。
8. 曾竹賓:《臺灣客家「謎語歌謠」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9. 莊晏淳:《鏡花緣醫藥書寫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8月)。10. 李芷慧:《鏡花緣兒童文學改寫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1月)。11. 駱亭妘:《三字經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研士論文,2008年1月)。12. 朱家慧:《字謎運用於國小二年級識字教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系語學教學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6月)。(三)期刊論文(依照出版年代排列)
1. 謝麗雪:〈猜謎活動的執行與改進之道〉,《國教之友》第57卷第1期(2006年1月),頁3-12。2. 何石松:〈令子(謎語)的會通比較〉,《北市師院語文學刊》第5期(2001年6月),頁213-252。3. 王派仁:〈從兒歌到謎語--教小朋友編寫謎語〉,《研習資訊》第13卷第5期(1996年10月),頁68-71。4. 楊茹美:〈讀兒歌猜謎語〉,《中國語文》第466期(1996年4月),頁97-98。5. 王熙元:〈令人著迷的隱語--說謎語的趣味及其教學應用〉,《國文天地》第9卷第3期(1993年8月),頁6-10。6. 周紹賢:〈謎語之考證及其價值〉,《大陸雜誌》第十二卷第一期(1956年1月),頁24-29。7. 黃忠天:〈謎語在國文教學上的應用〉,《國文天地》第八卷第五期(1992年12月),頁92-100。8. 林文寶:〈謎語研究〉,《臺東師院學報》第四期(1992年6月),頁1-34。9. 林良:〈談兒歌、繞口令、謎語、小故事〉,《中國語文》第236期(1978年2月),頁43-49。10. 曾妙容:〈兒童詩的指導──謎語提供寫詩的材料〉,《國教天地》第17期(1976年6月),頁47-48。11. 洪心:〈謎語,為語文教學增添情趣〉,《廣西基礎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2007年9月),頁19-20。
(四)網際網路資源:
1. 浙江學前教育網:兒童猜謎──小動物謎語:http://www.06abc.com/
2. 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教育報告書──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
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asp?i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