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文獻
丁錫庸(2004),《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台北:嵐德出版社。
王俊豪、康景翔(2006),〈觀光節慶組織營運模式之比較−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1輯,頁135-150
王漢國,(2009),《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台北:韋伯文化。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丘昌泰(20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3),〈地方政府策略性夥伴關係建立之研究〉,《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33輯》,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 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台北:政大書城。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
江明修、鄭勝分(2002),《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理論辯證與策略析探》,政大政治經濟研究室論文發表會,台北:政治大學。
吳英明(1994),〈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都市發展-「高雄21」美國考察報告〉,《空間》56期,頁61-67。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密察(2003),〈文化創意產業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第236期,頁56-65。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第208期,頁1-15。
吳瓊恩(2002)〈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探究: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公共行政學報》,第7期,頁173-220。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勳(2005),《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呂育誠(2002),《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分析》,台北:元照。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劃與經驗,一版》,台北:智勝。
李宗勳(2003),〈新公共服務視野下行政法人化的未來走向〉,《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12-42。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劃與經驗》,台北:智勝。
李宗勳(2008),〈協力式公共治理與社區安全〉,《公共治理:協力式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中: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頁190-219。
李長晏(2002),〈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重構與運作〉,《中國地方自治》,第55卷第12期,頁35-41。李長晏(2005),〈組建地方策略性夥伴關係之合作機制〉,《中國地方自治》,第58卷第4期,頁11-15。
李長晏(2007),《邁向府際合作治理:理論與時踐》,台北,元照。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姿怡(2007),《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網絡治理分析—以苗栗縣旅客服務印象園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阮亞純(2004),《以節慶活動振興地方產業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官有桓、陸宛蘋,(2004),〈政府暨準政府機構創設的非政府組織之治理分析:以臺灣的農業法人為例〉,《第三部門學刊》,第一期,頁127-168。
杭延頓編著(Samuel P. Huntington),李振昌、林慈淑譯,(2003) ,《為什麼文化很重要》(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台北,聯經。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
林佩姍(2007),《公私協力下的夥伴關係-以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宜蓉(2003),《以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奎佑(200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經營之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淑馨(2007),〈民營化與第三部門:日本鐵路改革經驗的革新〉,《公共行政學報》,第十一期,頁73-114。
屏東縣政府(2001),《2001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2),《2002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3),《2003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4),《2004屏東縣(春遊)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5),《2005屏東縣(春遊)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5),《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民間參與共同行銷計畫》。
屏東縣政府(2006),《2006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屏東縣政府(2008),《2008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企劃書》。
洪萬隆(2003),《文化焗長-文化佳餚的大廚》,高雄:高竿傳播。
紀俊臣(2004),〈府際合作治理體制之組織設計〉,《中國地方自治》,第58卷第12期,頁18-26。
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元照。
紀俊臣(2007),《都市與區域治理》,台北:五南。
紀俊臣、李長晏(2004),《中央與地方府際策略性夥伴關係之構造-地方治理途徑之分析》,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孫本初(2007),〈政府跨域管理新課題:建構與非營利組織的良性互動〉。《T&D飛訊》,63期,頁1-26。
孫本初(2007),《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
徐宗鴻(2002),《政府與第三部門建立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相關計劃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康景翔(2005),《觀光節慶中地方政府與GONGO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倩瑋(2008),《文化結合觀光 黑鮪魚季掀錢潮》,台北: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36期。
張潤書(2000),《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銘文(2007),《地方文化產業總體營造之路》,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昇勳(2000),《公私合夥理論與應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伊帆(2007),《從政策網絡觀點探討澎湖花火節之執行成效》,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佩君(1999),《公私部門協力理論與應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陳姿瑾(2006),《公私協力關係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陽明山竹子湖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巿政暨環境規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周文化。
陳恆鈞(2008),〈參與治理是趨勢?或是迷思?〉,《公共治理:協力式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中: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頁55-78。
陳恆鈞、張國偉(2005),〈協力模型初探〉,《法政學報》,第19期,頁50-65。
陳柏洲、簡如邠(2004),《台灣地方新節慶》,台北:遠足文化。
陳敦源、張世杰(2008),〈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公共治理:協力式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中: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頁79-126。
陳陽德、紀俊臣(2007),《地方民主與治理-陳陽德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時英。
陳賡堯(1999),《文化‧宜蘭‧游錫堃》,台北:遠流文化。
游育祺(1994),《公私協力參與都市開發事務之探討—以高雄市鹽埕區再發展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瑞哲(2006),《地方政府與農會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鄉鎮市產業文化活動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塗嘉欣(2008),《桃園縣觀音鄉蓮花季休閒觀光事業之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仙妃(2006),《第一鮪的誕生:東港黑鮪魚品味圖像之再顯影》,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信洲(2006),《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珮瑤(2005),《朝向公私協力關係的傳統聚落保存:以金門國家公園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敏芝、辛晚教(1998),《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下台灣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1998論文研討會,台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葉志杰(2004),《聽看東港》,台北:野人文化。
葉傑生(2004),〈文化產業化的實踐─公私協力的文化節慶行銷探討〉,《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詹中原(1994),《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台北:五南。
詹中原(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照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廖炯志(2007),《公部門辦理節慶活動之組織與網絡整合研究─以台北燈節為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阿榮(2007),《都市治理與地方永續發展》,台北:揚智。
歐斯本、蓋伯肋合著(Osborne D.and T.Gaebler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台北:天下文化。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7期,頁241-252。盧葦洋(2004),《社區大學組織能力及其成效之研究-以宜蘭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駱桂珍(2004),《觀光活動節慶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駱焜祺(2002),《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薄慶玖(2002),《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
簡莉莎(2004),《以公私合作模式推動工業區再生可行方式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薩瓦斯著(E.S. Savas)(1999),黃煜文譯,(2005),《民營化的歷程》,台北:五觀藝術。
羅孝吉(2004),《居民對舉辦地方節慶之認知、反應類型及支持承諾之研究-以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盛國(2006),《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募旋(2008),《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研究-以白河鎮蓮花季為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蘇佳鈴(2003),《觀光節慶活動遊居現象、滿意度、忠誠度關聯之研究-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騰人傑(2004),〈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初探-以新興之音樂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工藝產業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臺北市,臺灣經濟研究院。
二﹒英文文獻
Allen, J. et al,(2002 ),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Australia: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Bogdan, R. C., & S. K. Biklen,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4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Bradford, C. (1983), Private Sector Initiatives and Public Sector Accountability─A Case Study of Contracting with City Venture Corpor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49(3):326-335.
Brinkerhof, J. M. (2002), “Public-Nonprofit Partnership:A Defining Framework.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2:19-30.
Derrett, R. (2002), Festial and events management. Elsevier Ltd,41-42.
Frederickson, H. G.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Kadushin, A. (1990), The Social Work Interview: 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ooiman, J. (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uwenhoven V. (1993), “The Rise of th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A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In J. Kooiman(ED), Modern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119-130.
Langton S., (1983),“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 72:256-261.
Leach, S. & D. Wilson, (2002),“Rethinking Local Political leadership”, Public Administration, 80(4):665-689.
Lowndes, V. & C. Skelcher, (1998), “The Dynamics of Multi-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An Analysis of Changing Modes of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76:313-333.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ECD, (2001), Local Partnerships for Better Governance, Paris:OECD Publication
Osborne, S. P. (2000),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9-35.
Pollock, R. W. (1994) “Partners in Productivity : CEOs Must Be Champions of Change.” ,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3(2):14-23.
Reijniers, J. J. A. M.,(1994), “Organizational of Public-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2:132-142.
Rhodes, R.A.W., (2000), “Gover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on Pierre (ed.) Debating Governance: Authority, Steering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54-90.
Rosenbloom, D. H.(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McGraw-Hill.
Salamon, L. 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s: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son, M. O. Jr., (1991) “Whither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 A Critical Overview”,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27(1):109-127.
Stoker, G., (2004). Transforming Local Governance: From Thatcherism to Now Labour. Houndmills: Palgrave Macmillan.
Wolman, H. & L. Larry, (1980), “Concepts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n Cheryl A. Farr (ed.) Shaping the Local Economic, DC :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5-32.
三﹒網路資料
山海呼喚 傳奇屏東,【網路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文化局http://test.kosyn.net/pthgct/dogan.htm。
行政院環保署地方環境資料庫,【網路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網頁
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Pingtung/Donggang/rightFrame.asp?item=industry。
東港區漁會,【網路資料】,來源:東港區漁會http://www.tkfisher.org.tw/front/bin/home.phtml。
屏東觀光旅遊資訊網,【網路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
http://travel.pthg.gov.tw/。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 ,【網路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http://civ.pthg.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bmdform&class=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