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維新,1998,《警察勤務新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王兆鵬,2001,「路檢、盤查與人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Deborah K. Padgett原著,台北市:紅葉文化。
古奠基,1975,《戶口查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朱金池,2003,警察人員教考用配合制度之研究,人事行政局92年人力資源論文集。
李重生,1985,從社會控制理論談警察工作警民關係與社會治安,中央警察大學。
李湧清,1998,《警察勤務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李湧清,2001,警察組織-理論與實際(收錄於警察行政專題),中央警察大學。
李湧清,2004,警察勤務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文全,2002年碩士論文,我國警察機關戶口查察政策之執行評估---以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為例,台北大學。李建良、簡資修, 2000,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李震山、李錫棟,2005,論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五條評釋,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十期。李宗勳,2005,「行政院研考會蒞臨查證『全民拼治安後續策略作為」會議中發言,www.tcpa.gov.tw/web/dept/so1/DATA/094Y0D047124-01.DOC。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台北市:時英。
李瑞圓(2006),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保存活化旅遊之公共價值與策略規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允傑(2007),公部門績效評估技術與指標,研考雙月刊,第31卷第2期,頁26-39。李華美等譯Earl Babbie著,李華美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1998
呂德育(2002),由公部門之管理觀點探討高雄市公有傳統市場導入VCS策略管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呂苔瑋(2005),知識經濟時代政府部門的策略管理—平衡計分卡在公部門的應用,考銓季刊,第43期,頁211-223。林文全,2002年碩士論文,我國警察機關戶口查察政策之執行評估---以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為例,台北大學。
林文全,警光雜誌第612期 2007年6月,第564期2003年7月 戶口查察變革第一步—廢除家戶訪問簽章表 警光雜誌社。
林天佑(2002),校務發展策略與SWOT分析,課程與教學通訊,第11期,頁4-11。吳榮源(2004),屏東縣基層農會服務供應鏈與公共價值建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燦璋(1994),警政與治安:迷思、省思與指標,警政學報,第25卷,頁91-109。林燦璋,1995,問題導向警察與社區導向警察之比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論文。
林信睿(2006)我國警察機關實施戶口查察之政策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昕、許主冠 2006.08警光雜誌第601期 社區治安的新伙伴社區治安專業輔導團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6,《行政學(二)》,國立空中大學。
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七版),三民書局。
吳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修訂版),三民書局。
沈慶華(2005),從公共價值觀點論如何提升司法警察在犯罪偵查之功能,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吳國樑 2007 ,2006.08警光雜誌第601期 變革中的戶口查察
梁明俊 2009年碩士論文 我國勤區查察勤務法制之研究 中山大學章光明,2000,<警察與政治>,《警學叢刊》,第30卷6期, 頁177-202。章光明,2001,「實施社區警政—宣導民眾與要求警察同等重要」,我愛家園社區警政特刊,頁6-7。
章光明,2005,行政院研考會蒞臨查證「全民拼治安後續策略作為」會議中發言,刊登於www.tcpa.gov.tw/web/dept/so1/DATA/094Y0D047124-01.DOC。
章光明(2007),警察政策評估方法之演進,警政論叢,第7期,頁15-38。黃乃蓮(2004),對台灣稅務機關推動IS0-9002政策之實證研究一VC.S策略管理架構、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與判斷分析架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靜怡,2003,社區犯罪防治網路之個案分析,中正大學碩士論文。陳明傳,1992,<論社區警政的發展>,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陳明傳,2001,警政的新取向,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專題。
陳明傳,1997,社區警政之意義與發展,警學叢刊11期,頁21-31。
陳明傳,中國時報 2007.05 當警察不再查戶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明哲(2003),平衡計分卡應用於警務機關之績效評估,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湯明哲(2010),策略與佈局,天下雜誌,第459期,頁184。
曾建儒(2001),中程施政計畫之執行評估-公共策略規劃觀點,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黃富源、蔡俊章、陳明志、林蒼崧、賴敏慧,2004,犯罪防治官建立犯罪防治網路及推動預防策略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6),犯罪學概論,中央警察大學。
黃富源,1984b,日本警察的防犯示範道路,中警半月刊424期。
黃富源、蔡俊章、陳明志、林蒼崧、賴敏慧,2004,犯防治官建立犯罪防治網路及推動預防策略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黃朝盟(2000),公共策略管理之適當模式—哈佛企業政策、策略聯盟、競爭力分析…還是其他?中國行政評論,第9卷第4期,頁1-34。黃朝盟(2005),公共組織策略規劃之研究:理論、執行與評估,台北縣:韋伯文化。
張國振,2002,從犯罪預防理論的角度來看我國警勤制度的改革,東海大學。
張嘉銘,2005,機車竊盜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葉毓蘭,1996,「警政新取向-談社區警政的理論與實際」,警學叢刊,第27卷第3期,頁1-17。葉毓蘭,2000,「新世紀的社區警政」座談會-社區警政防護新世紀任務,刊載於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jan/10/r-police.htm。
葉毓蘭(2007),警政績效管理之探討,研考雙月刊,第31卷第2期,頁66-75。蔡德輝、楊士隆(2012),犯罪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市:雙葉。
榮泰生(2006),策略管理學,台北市:三民。
鄭善印,1995,中日警勤區制度之比較研究,警學叢刊第28卷第2期。鄭善印、謝儒泰,2005,警察機關績效制度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
鄭善印等,2002,各國社區警政比較,台北,五南圖書。
鄺爾彥,1983,《戶籍警察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蕭玉文,2002,<從依法行政原則探究戶口查察之存廢 (上)>,《警光雜誌》第536期,頁28-30。蕭玉文,2002,<從依法行政原則探究戶口查察之存廢 (下)>,《警光雜誌》第537期,頁36-37。警政廳行政科,1997,<美、日推行社區警政之研析>,《警光雜誌》第497期,頁33-35。
內政部警政署,1998a,「內政部警政署考察日本警政工作報告」。
內政部警政署,1998B,「內政部警政署考察德國警政工作報告」。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行政檢查之研究,頁13。
聯合國主要國家2025年人口預測及都市化人口比率,http://www.moi.gov.tw/stat/national/j005.xls 。
2012.09.27新北市政府主計處辦理100年度第二次「新北市政府施政措施暨成果調查報告」
二、英文部分
Bryson, J. M. (1995) 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A Guide to Strengthening and Organizational Achiev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Bryson, J. M. (2004). 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Guide to Strengthening and Sustaining Organizational Achievement. 3r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oore, M. H.(1995)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ssach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Ackoff, R. L. (1970) A Concept of Corporate Planning. New York: Wiley.
Nutt, P. C. & Backoff, R, W.(1992)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ublic and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Sna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