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4.144.81.2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文文
研究生(外文):Wen-Wen Liu
論文名稱:數位隔離:網際網路行為模式的經濟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Digital Divide: The Economics Analysis of Internet Users
指導教授:魏凱立魏凱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elly Olds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數位隔離網際網路
外文關鍵詞:Digital DivideInternetMultinomial Logit ModelProbit 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9
  • 點閱點閱:7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數位隔離(digital divide)所指稱的是:在高低知識階層,以及高低所得階級間接近網路(access to the internet)的人數有著相當嚴重落差的情況。在台灣,根據許多統計數字顯示,經常上網的族群大多可歸類為:
男性、三十歲以下、高教育程度、白領階級這個範圍內。本研究以Becker 的時間分配模型為理論基礎,探討造成數位隔離的主要原因,且根據國科會委託中央研究院所進行的社會變遷調查報告之資料來加以驗證。
在使用Probit 與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MNL) 計量模型進行估計下;本研究發現:數位隔離現象確實存在,並與所得及教育程度有密切的關係。在一般大眾開始接觸網路時,每個人的秉賦即因為所得和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以至於有些人在一開始要取得通往網路世界的公民權時就處於劣勢的地位,這阻礙了他們使用網路的意願。這些造成社會上階級以及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現在則同樣地一一被複製在網際網路的使用上,而造成了數位隔離現象的形成。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1
1.1.1 網際網路的起源......................1
1.1.2 台灣的網路發展......................2
1.2 研究範圍與方法...............................3
資料出處..........................................3
1.3 本文架構...........................................4
2 文獻回顧
2.1 經濟學上有關數位隔離之研究.......5
2.2 網路經濟學.......................................8
3 模型之建立
3.1 理論模型...........................................10
3.1.1 Becker的時間分配模型...........10
3.1.2 使用網際網路的時間分配模型.........14
3.1.3 影響上網時間選擇的決定性因素.....16
3.1.4 解釋變數的設定與預期結果.............17
3.2 實證模型............................................19
3.3 計量方法............................................20
4 實證研究
4.1 資料說明............................................25
4.1.1 抽樣方法..................................25
4.1.2 樣本數額與樣本名單抽樣程序.........26
4.1.3 問卷內容.............................................26
4.2 初步結果與分析................................27
4.2.1 社會人口屬性對上網時數的影響.....27
4.2.2 社會人口屬性對上網地點的影響.....30
4.3 實證結果分析....................................33
4.3.1 社會人口屬性對上網時數的影響.....33
4.3.2 社會人口屬性對上網地點的影響.....35
5 結論
參考文獻
資訊工業策進會推廣服務處,〈台灣地區internet使用者成長統計〉,1996年10月, http://www.psd.iii.org.tw/inews/usrall.htm。
交通部統計處,〈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1999年1月,http://www.motc.gov.tw/service/。
錢伯斯(1999),我們正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前進未來空間: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天下雜誌網際 網路特刊,64-69。
石齊平(2000),網路經濟學:探解NASDAQ直飆之謎,商業週刊,http://www.bwnet.com.tw/column/shi/632.htm
石齊平(2000),網路經濟學再論,商業週刊,http://www.bwnet.com.tw/column/shi/6378.htm
傅雅秀(1999),新事物散播理論與台灣網際網路之發展,http://www.lib.ntu.edu.tw/pub/univj/uj2-3/uj2-3_6.htm
The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the New Economy Agenda (2000), http://www.whitehouse.gov/WH/New/html/20000404_1.html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for Action (1993), http://metalab.unc.edu/nii/NII-Agenda-for-Action.html
Carl Shaoiro and Hal R. Varian (1998),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l R. Varian (1998), Markets for Information Goods, http://www.sims.berkeley.edu/~hal/Papers/japan/index.html
Hal R. Varian (1996), Economic Issues Facing the Internet,
http://www.sims.berkely.edu/~hal/Papers/econ-issue-internet.html
Hal R. Varian (1995),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Scientific American, September, pp. 44-46, 1995.
Jeffrey K. MacKie-Mason and Hal R. Varian (1994), Some Economics of the Internet,
http://www.sims.berkeley.edu/~hal/people/hal/papers.html
James E Katz and Philip Aspden (1998), Internet Dropouts in the USA,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 22, No. 4/5, pp. 327-339, 1998.
Kitchin, Rob. (1996), Cyberspace--The World in the Wires, John Wiley and Sons.
Michael Spence (1974),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rberg Arthur L. and Judy E. O''Neill (1996), Transforming Computer Technology--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the Pentagon, 1962-1986,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ickover, Clifford. (1992), Visions of the Future Art, Technology, and Comput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ichard Civill (1995), The Internet and the Poor, in Brian Kahin and James Keller ed., Public Access to the Internet, 175-207, Boston: MIT Press.
Roger G. Noll (1993),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in 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Studies ed.,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 51-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6. 施明智、江文章。1992。擠壓加工條件對以玉米為基材的擠壓半成品物化特性之影響。中國農業化學會誌 30﹙3﹚:454-461。
2. 21. 黃謙勝、張為憲。1988。白米中大豆蛋白添加量及擠壓條件對產品品質的影響。食品科學 15﹙4﹚:323-335。
3. 9. 金安兒、郁凱衡。1992。冷凍乾燥胡蘿蔔之最適操作條件。食品科學。20﹙1﹚:21-32。
4. 12. 林銘棋。1991。擠壓過程中澱粉裂解之現象。食品工業23﹙4﹚:33-38。
5. 5. 邱謝聰。1990。榖類製品之擠壓成型加工條件。屏東農專學報31:126-142。
6. 3. 呂政義、張曙明、韓建國。1987。以擠壓成型法製備米食產品加工條件之探討。食品科學14﹙4﹚:342-350。
7. 26. 陳清泉。1993。最適化實驗設計在食品工業產品開發上的應用。食品工業 25(2):50-62。
8. 29. 陳輝煌。1994。不同螺軸組態及模孔形狀下米榖擠壓產品特性之變化。宜蘭農工學報第八期:20-37。
9. 30. 張康榮、李錦楓。1989。利用稻米與花生製作膨發產品之研究。食品科學16﹙1﹚:45-58。
10. 32. 彭育新。1992a。擠壓技術發展概況。食品工業24﹙8﹚:49-56。
11. 34. 曾道一。1993。澱粉之理化特性。食品工業25(3):33-42。
12. 35. 鄔文盛、陳輝煌、龔鳴盛、孫寶年。1989。米之雙軸擠壓加工-﹙Ⅰ﹚水份和油脂添加對米擠壓產品特性之影響。食品科學16﹙4﹚:3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