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屬於歷史地理與新區域地理學的研究範疇,透過不同時間歷程的一、二手資料來 論述加蚋這個地方的歷史與空間利用的演替,探討臺北市加蚋仔庄 (雙園地區) 在不同時 間的軸度裡,被附予了何種的地方 (聚落、都市地區) 性格,以及區位功能。 這個地區的空間意像之變遷,已經從以往的「原住民聚落」、「血緣聚落」、「地緣聚落 」,發展成為具相當規模的「自給自足農村聚落」、「艋柙農產品供應地」、「大稻程包 種茶葉的香花作物生產地」、「臺北市茉莉花生產專業區」、「最近台北市中心的旱作生 產地」……等,甚至過渡到今日為人所知「台北建設最遲緩落後的地區」、「北市最大的 軍眷住宅區」、「北市最大的貧民住宅區」、「北市最大的整建住宅及國民住宅區」、「 政府施政樣板區」、「勞動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到今天這個地域空間仍然擁有全臺北市 最大的「蔬果、家禽、魚類批發市場」、「印刷製造業」、「都市公園綠地」,到筆者所 宣稱的「核心都市的邊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