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rah, D. D., Bera, M., 2004. Watershed–Scale Hydrologic and Nonpoint – Source Pollution Models: Review of Applica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ISSN 0001-2351, Vol. 47(3): 789-803.
2.Canter, L., 1996.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econd edition. McGraw Hill.
3.Duda, P. B., Hummel, P. R., Donigian, A. S. Jr., Imhoff, J. C., 2012. BASINS/HSPF: Model Us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Vol. 55(4): 1523-1547.
4.Santhi, C., Arnold, J. G., Williams, J. R., Hauck, L. M., Dugas, W. A., 2001. Application of a Watershed Model to Evaluate Management Effects on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 ISSN 0001-2351, Vol. 44(6): 1559-1570.
5.USEPA -- BASINS, 2013. Online User’s Manual,
(http://water.epa.gov/scitech/datait/models/basins/index.cfm)
6.USEPA, 2000. BASINS Technical Note 6: Estimating hydrology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for HSPF. EPA-823-R00-012. Washington, D.C.: U.S. EPA, Office of Water. (www.epa.gov/waterscience/basins/)
7.Yan, Chang-An, Wanchang Zhang, and Zhijie Zhang, 2014. 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the Jiaoyi Watershed (China) Using HSPF Model. 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Vol. 2014. Article ID 672360, 9 pages. (http://dx.doi.org/10.1155/2014/672360)
8.國立臺北大學,2014,「重大交通工程開發對集水區造成衝擊之環境影響評估,」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委託計畫總結報告。
9.王如意、易任,臺北(1979),《應用水文學》上下冊(國立編譯館主編),國立編譯館。(ISBN 957-9510-30-X) (ISBN 957-9510-31-8)
10.王佳偉,2014,「翡翠水庫集水區污染削減措施對水庫水質改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11.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3,「臺鐵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畫綜合規劃暨基本設計-技術服務及配合工作公眾溝通會議(計畫說明)」,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2.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3,「臺鐵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畫綜合規劃暨基本設計第一場公眾溝通會議簡報(二)」,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3.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4,「臺鐵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畫綜合規劃暨基本設計技術服務及配合工作」,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4.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專用道開放為一般交流道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0902993A)。
1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環境影響評估河川水質評估模式技術規範》,行政院環保署。(http://www.epa.gov.tw/lp.asp?ctNode=31309&CtUnit=855&BaseDSD=7&mp=epa)
16.余文利,2005,「翡翠水庫集水區水文分析」,國立中央大學水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吳聲暉,2005,「雪山隧道開鑿滲流量與翡翠水庫進流量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8.李育明,臺北(2013),「第二章:環境影響評估」,《環境規劃與管理》(李公哲主編),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ISBN 978-986-80766-4-8)
19.林玉婷,2011,「比較HSPF及SWMM模式於北勢溪集水區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林俐玲,2006,「應用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式探討集水區泥沙遞移率」,水土保持學報第38卷第四期。
21.林鎮洋,2005,「翡翠水庫集水區非點源污染削減措施整體規劃之研究」,經濟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委託計畫。
22.林鎮洋、翁煥廷、闕蓓德,2010,「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環境指標建構與應用(2/2)」,經濟部水利署委託報告 (MOEAWRA0990008)。
23.林鎮洋、康世芳、陳彥璋、張均成,2007,「應用MUSIC模擬BMP之除污效率」,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8(2):105-122。24.柳文成,2005,「從水質模式談污染控制」,營建知訊-水與綠永續工程。25.張乃斌、蕭代基、溫清光、楊磊、許牧彥,2000,「事業廢水管理制度研究—流域污染源削減最佳化策略與管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計畫研究報告。(EPA-89-U1G1-03-117) (EPA-89-U1G1-03-002)
26.張玉姍,2004,「翡翠水庫集水區非點源污染整治區域優先順序之評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7.張祉國,2010,「氣候變遷對集水區水量及水質之衝擊評估-以翡翠水庫集水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8.郭振泰,2006,「水庫集水區非點源污染傳輸最適用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GPN: 1009503719)
29.陳起鳳、康世芳、林鎮洋、黃郁強,2013,「集水區土地利用變遷對水質影響之關聯性分析—以翡翠水庫為例」,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25卷第三期,pp.223-229。30.黃佳慧,2005,「以HSPF營養鹽模組討論農業對水庫非點源污染負荷的貢獻」,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31.楊宜潔,2010,「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比較研究與個案探討」,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2.葉齡云,2006,「應用BASINS模式於非點源污染傳輸之模擬-以石門水庫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3.盧光輝,1997,「水里溪集水區土壤流失量之推估」,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第十期,1997年5月。
34.謝政道,2007,「水庫集水區水土資源管理決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網站資料
1.101年翡翠水庫年刊。(http://www.feitsui.gov.tw/)
2.地理資訊倉儲中心。(http://gic.wra.gov.tw/gic/HomePage/Index.aspx)
3.經濟部水利署—水庫水情。(http://www.wra.gov.tw/)
4.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http://www.wratb.gov.tw/mp.asp?mp=11)
5.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網站。(http://www.feitsui.gov.tw/)
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法規。(http://ivy5.epa.gov.tw/epalaw/search/LnameTypeList.aspx?ltype=03&lkind=02)
7.USEPA Website. (http://www.epa.gov/)
8.USEPA-Watershed & Water Quality Modeling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http://www.epa.gov/athens/wwqts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