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1.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2.王業立,2001a,〈總統直選對憲政運作之影響〉,收錄於陳健民、周育仁主編,《九七修憲與憲政改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3.王業立、羅偉元,2006,〈台灣的憲政發展與展望〉,收錄於顧長永總策劃、翁嘉禧主編,《台灣的發展:全球化、區域化與法治化》,台北:巨流
4.司法院,2007,《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二十七)釋字608-622》,台北: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
5.民進黨國大黨團憲改小組,1997,《修憲條文初稿》,台北:自刊。
6.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7.吳玉山,2000,《俄羅斯轉型:1992~1999: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8.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
9.吳信華,2011,《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10.呂亞力,2009,《政治學─修訂六版》,台北:三民書局。
11.呂炳寬、項程華、楊智傑,2008,《中華民國憲法精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2.李念祖,2002,〈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收錄於李國雄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13.周志宏、黃昭元、劉靜怡、陳耀祥,2006,《我國獨立行政委員會組織建置與相關憲政問題之研究》,行政院法規委員會委託研究。
14.周育仁,2001,〈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之定位〉,收錄於陳健民、周育仁主編,《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15.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3,《憲法:權力分立》,台北:學林文化。
16.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8,《憲法─權力分立》台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17.林水波,2002,《憲法政治學》。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18.林紀東,1971,《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台北:三民書局。
19.林紀東,1992,《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二)》,台北:三民書局。
20.林騰鷂,2013,《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台北:三民書局。
21.法治斌、董保城,2012,《憲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22.邱松發,1997,《我國總統與行政院長權限關係之分析》,台南:洋洋出版社。
23.胡佛等,1998,《改革憲政》,台北:業強出版社。
24.胡祖慶,2001,〈多黨架構下的選舉合作:以法國為例〉,收錄於蘇永欽主編,《 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25.徐正戎,2002,《法國總統權限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6.翁岳生,2000,〈憲法解釋與人民權利的保障〉,收錄於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27.高永光,2001,《民主與憲政論文彙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
28.張君勵,1972,《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9.張治安,1994,《中國憲法及政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0.陳志華,2012,《中華民國憲法概要》,台北:三民書局。
31.陳愛娥譯,1996,《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譯自Karl Larenz.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Berlin. Springer. 1991.
32.陳新民,2005,《憲法學釋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33.陳義彥主編,2008,《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4.湯德宗,2000,《權力分立新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35.黃茂榮,2009,《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36.黃德福,2001,〈少數政府與民意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收錄於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37.楊仁壽,1968,《法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38.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9,《Heywood’s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譯自Heywood, A. Politics. England: Macmillan. 1997.
39.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40.董翔飛,2005,《大法官解釋文與我的不同意見書》,台北:三民書局。
41.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社。
42.管歐,2011,《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43.劉軍寧譯,2008,《第三波 : 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譯自Huntington, S. P.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44.劉慶端,1987,《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書局。
45.劉慶端,1996,《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自刊。
46.盧瑞鍾,1995,《內閣制優越論》,台北:自刊。
47.薛理貴主編,1994,《比較圖書館學導論》,台北:台灣學生。
48.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出版社。
49.薩孟武,2007,《中華民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50.顏厥安,2002,〈憲政主義的法治向度─由法實證主義檢討憲政法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收錄於蔡英文、江宜樺編,《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51.蘇永欽,2002,《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臺北:元照。
二、期刊
1.王業立,2001b,〈總統直選與憲政運作〉,《理論與政策》,15卷3期,頁1-17。2.石之瑜1997,〈權威人格與雙首長制〉,《美歐季刊》,第12卷第4期,頁25-60。
3.吳東野,1996,〈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37-494.吳重禮,2006,〈憲政設計、政黨政治與權力分立:美國分立政府的運作經驗及其啟示〉,《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3期,頁133-66。5.李仁淼,2015,〈臺灣中央政府體制中總統的職權與角色〉,《月旦法學雜誌》,第224期,頁32-43。6.李念祖,2008,〈逆水行舟的憲政:臺灣解嚴二十年回顧憲法來時路〉,《思與言》,第46卷第3期,頁1- 92。7.李念祖,2008,〈逆水行舟的憲政-台灣解嚴二十年回顧憲法來時路〉,《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6卷3期,頁1-92。
8.李惠宗,1997,〈國家組織法的憲法解釋--兼評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三八七與四一九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6卷第4期,頁13-75。9.沈有忠,2012,〈半總統制「權力總統化」之比較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9卷第4期,頁1-36。
10.周育仁,1996,〈總統直選對我國憲政體制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5第8期,頁133-147。11.周育仁,2012,〈憲政主義與台灣民主化〉,《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12.周陽山,1995,〈半總統制概念及其實施經驗之反思〉,《美歐月刊》,第10卷第5期,頁67-78。
13.林子儀,1992,〈憲政改革座談會論文:選舉委員會之中立性與獨立性—兼論競選活動之自由化與民主化〉,《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3卷,頁527-543。
14.林繼文,2005,〈憲政設計的選制基礎〉,《從制度變遷看憲政改革:背景、程序與影響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15.林繼文,2009,〈共治可能成為半總統制的憲政慣例嗎?法國與臺灣的比較〉,《東吳政治學報》,第27 卷第1 期,頁1-51。16.徐正戎,2007,〈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評釋:一個未竟全功的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48期,頁116-127。17.郝培芝,2010,〈法國半總統制的演化:法國2008年修憲的憲政影響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2期,頁65-98。18.高朗,1997,〈評析威權轉型的總統權力〉,《美歐季刊》,12卷4期,頁1-24。19.郭正亮,1996,〈尋求總統與國會的平衡:雙首長制對台灣憲改的時代意義〉,《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頁56-72。20.陳愛娥,2001,〈我國現行憲法下總統角色的定位-單純國家統一的象徵或真正的政府首長〉,《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6期,頁7-18。21.彭錦鵬,2001,〈總統制是可取的制度嗎?〉,《政治科學論叢》,第14卷,頁75-106。22.湯德宗,1998,〈論九七修憲後的權力分立-憲改工程的另類選擇〉,《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頁135-178。
23.隋杜卿,2002,〈我國現行中央政府體制的定位、爭議與前瞻〉,《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二期,頁39-4824.黃秀端,2006,〈總統、內閣總理大臣,還是超級君主?―從7次憲改的經驗談中央政府體制的選擇〉,《司改雜誌》,第61期,頁1-3。
25.黃昭元,1998,〈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台大法學論叢》,第27期第2卷,頁183-215。
26.黃昭元,1999,〈總統改選後行政院院長應否辭職?〉,《月旦法學雜誌》,第50期,頁2-3。27.黃昭元,2003,〈司法違憲審查的制度選擇與司法院定位〉,《台大法學論叢》,32卷5期,頁55-118。
28.黃維幸,2007,〈總統刑事豁免權的比較研究--兼評大法官會議第六二七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47期,頁41-78。29.楊日青,2006年,〈憲改之困境與出路〉,《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4期,頁103-124。
30.楊曉雯,1995,〈論比較圖書館學〉,《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一卷第三期,頁24。
31.葉俊榮,2002,〈憲政的上升或沈淪:六度修憲後的定位與走向〉,《政大法學評論》,第69期,頁29-80。32.葛永光,2000,〈菁英抉擇與制度選擇〉,《政策月刊》,第59卷,頁13-16。
33.蔡榮祥、陳宏銘,2013,〈總統國會制的一致政府與憲政運作:以馬英九總統第一任任期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30卷第4期,頁121-176。34.蕭文生,2005,〈國家組織:第六講─總統〉,《月旦法學教室》,第29期,頁48-57。35.蘇子喬,2010,〈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的配套思考〉,《政治科學論叢》,第44期,頁35-74。36.蘇子喬,2011,〈哪一種半總統制—概念界定爭議之釐清〉,《東吳政治學報》,第29卷第4期,頁1-72。37.蘇永欽,1994,〈合憲法律解釋原則--從功能法上考量其運用界限與效力問題〉,《憲政時代》,第19卷第3期,頁50-54。三、論文
1.吳玉山,2000,〈合作還是對立?半總統制府會分立下的憲政運作〉,發表於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新走向研討會(12月23日),台北,台大政治系。
2.吳育任,2009,《立法院對行政院課責機制之研究:以少數政府時期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3.林怡君,2003,《少數政府的理論與實際-以挪威和法國第四共和為例》,
4.胡佛,1991,〈論回歸憲法與強人體制〉,收錄於《戡亂終止後法治重整與法治展望論文集》,中國比較法學會。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5.許志雄,2002,〈政黨輪替在我國憲政發展上的意義─從統治機構論的角度分析〉,收錄於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憲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6.許桓禎,2006,《我國總統、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關係之研究(1997-2005)》,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7.湯德宗,2002,〈論直接民主的制度設計〉,收錄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上)》,台北:元照。
8.黃錦堂,2000,〈台灣雙首長制之研究—向總統制或向內閣制傾斜?〉,發表於「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新走向研討會」,台北,台大法律學院暨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9.黃錦堂,2001,〈機關爭議問題釋憲方法之應用〉,發表於「司法院大法官學術研討會」(10月13日),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暨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10.羅大昌,2009,《我國憲政體制下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權力消長》,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四、報紙
1.工商日報,2001,〈核四建而不用﹖民進黨內看法分歧 吳乃仁認為核四續建起碼還得再花1200億元 民眾恐難接受建而不用〉,2015/3/27,第04版。
2.中國時報,1998,〈蕭萬長無奈讓步 精省決策急轉彎〉,1998/09/07,第2版。
3.中國時報,1999,〈李總統說重話 政策急轉直下〉,1999/02/23,第A3版。
4.中國時報,2000,〈主導財經政策 阿扁操盤〉,2000/10/12,第2版。
5.自由時報,2005,〈扁:內閣改組 建立清廉執政〉,2005/12/16,第A3版。
6.經濟日報,1999,〈證交稅挺不住 乾脆辭職算了 在野黨立委拜會蕭萬長 有人當面建議〉,1999/02/24,第02版。
7.經濟日報,2002,〈國民黨支持唐飛組閣非入閣〉,2002/04/01,第A3版。
8.經濟日報,2012,〈證所稅 推動到底〉,2012/05/10,第A3版。
9.聯合晚報,2002,〈社論:大溪會議 能出新意?〉,2002/08/25,第2版。
10.聯合晚報,2010,〈國光石化 擬只做第一期〉,2002/09/16,第A12版。
11.聯合報,1998,〈李登輝強調精省絕對要做 平頂形經營方式 總統、副總統和五院關係將調整〉,1998/09/19,第04版。
12.聯合報,2000,〈內閣局部改組 張俊雄出任閣揆 副院長可望賴英照出任 游錫堃接總統府秘書長〉,2000/10/05,第1版。
13.聯合報,2000,〈唐飛:組閣是配合陳總統〉,2000/04/15,第3版。
14.聯合報,2000,〈誰是唐飛邀入閣 鍾琴一人舉手〉,2000/04/15,第3版。
15.聯合報,2001,〈張俊雄:組閣是總統職權〉,2001/08/25,第4版。
16.聯合報,2001,〈陳總統:選後籌組跨黨派國家安定聯盟〉,2001/11/22,第1版。
17.聯合報,2001,〈經發會 八月底召開並完成議程〉,2001/06/18,第2版。
18.聯合報,2005,〈謝揆:目前沒人要我離開 強調不會以政局安定 做為賴著不走的理由〉,2005/11/30,第A2版。
19.聯合報,2006,〈下台臨時通知 謝揆:此風不可長〉,2006/01/18,第A3版。
20.聯合報,2006,〈扁總統傾向 覆議只提三軍購〉,2006/01/15,第A4版。
21.聯合報,2009,〈48歲副閣揆破紀錄 博士少2位〉,2009/09/10,第A6版。
22.聯合報,2009,〈改組主張不同 馬決定讓劉揆辭〉,2006/09/09,第A3版。
23.聯合報,2011,〈馬表態不支持 國光石化急煞車〉,2014/04/23,第A1版。
24.聯合報,2011,〈黑白集:結果,是國光轉彎〉,2014/04/23,第A2版。
25.聯合報,2012,〈府深夜新聞稿 肯定劉表現〉,2012/05/11,第A3版。
26.聯合報,2012,〈馬:三項前提下 復徵證所稅〉,2012/05/23,第a01版。
27.聯合報,2014,〈馬拍板:一號機安檢封存 二號機停工〉,2014/04/28,第A1版。
28.聯合報,2015,〈修憲起跑下月起 連辦十場公聽會趕在六月中通過、明年一月總統大選合併複決修憲案 藍版傾向恢復閣揆同意權、立委增至150席…〉,2015/3/27,第A16版。
五、網路資料
1.聯合新聞網,2009,〈莫拉克颱風救災不力下台負責?.... 記者會上馬總統:會繼續完成任務〉,2009/08/18,http://blog.udn.com/giveman/3236323
2.美麗島電子報,2012,〈唐飛內閣的意義〉,2012/02/17,
http://www.my-formosa.com/DOC_20717.htm
3.TVBS新聞,2008,〈新閣人事/劉兆玄主導組閣 仍有馬英九影子〉,2008/04/21,http://news.tvbs.com.tw/oldnews.html?nid=166910
4.今日新聞,2012,〈觀察/證所稅魔咒威力強 郭婉容、劉憶如母女留下遺憾〉,2012/05/29,http://www.nownews.com/n/2012/05/29/102335
5.新新聞,2012,〈封面故事 證所稅大轉彎〉,2012/05/31,
http://www.new7.com.tw/coverStory/CoverView.aspx?NUM=1317&i=TXT20120530162652ICU
6.財訊,2014,〈那一夜,陳冲沒有贊成證所稅…前閣揆憶政策始末:當初應同步調降證交稅〉,2014/11/19,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3364
7.東森新聞雲,2014,〈林義雄落實民主、停建核四進食行動大事記〉,2014/12/29,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01/352359.htm
8.中央社,2014,〈林義雄敬致馬英九先生的信全文〉,2014/04/25,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4255001-1.aspx
9.蘋果日報,2014,〈5萬人怒躺忠孝西 馬宣布核四全面停工〉,2014/04/28,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428/35795386/
10.詹火生,2000,〈見樹不見林的工時修正案〉,2000/11/23,
http://www.npf.org.tw/1/179
11.許慶復,2000,〈聯合內閣為少數民意總統穩定政局之可行政治選擇〉,2000/11/29,http://www.npf.org.tw/2/284
12.今日新聞,2010,〈國光石化開發案衝擊生存空間?吳敦義:白海豚會轉彎〉,2010/07/07,http://www.nownews.com/n/2010/07/07/676958
13.彭錦鵬,2007,〈雙首長制挫敗的檢討〉,2007/01/30,
http://www.npf.org.tw/1/606
14.楊日青,2004,〈大選制度與閣揆同意權的探討〉,2004/08/30,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3/CL-C-093-112.htm
15.周育仁,2007,〈憲政體制何去何從?-建構總統制與內閣換軌機制〉,2007/01/23,http://www.npf.org.tw/2/397
16.大紀元,2007,〈放空自己 蘇貞昌閃電請辭〉,2007/05/12,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1 2/n1 70801 5.htm
17.施正鋒,1997,〈台灣憲政改革的政治分析〉,1997/07/18,
http://www.wufi.org.tw/%E5%8F%B0%E7%81%A3%E6%86%B2%E6%94%BF%E6%94%B9%E9%9D%A9%E7%9A%84%E6%94%BF%E6%B2%BB%E5%88%86%E6%9E%90/
18.許有為,2015,〈憲政想想:台灣對半總統制與內閣制的1 0大誤解〉,2015/03/11,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808
貳、西文部分
一、專書
1.Armour, Leslie. 1988. “John Locke and American Constitutionalism.” In Constitutionalism:The Philosophic Dimension, edited by Alan Rosenbaum.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2.Duverger, M. 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1 8.
3.Heywood, A. 1997. Politics. England: Macmillan.
4.Huntington, S.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5.Karl Larenz. 1991.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Berlin. Berlin Springer.
6.Louis Henkin. 1990. Constitutionalism, Democracy, and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Louis Henkin. 1994.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alism. Columb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uman Rights, Columbia University,
8.Richard Lowenthal. 1987. “Development vs. Utopia in Communist Policy. ” In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 edited by Chalmers Johnson. Stanford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Sartori, G. 1994.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London. Macmillan.
10.Shugart and Carey. 1992.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Stevens, Anne. 1996.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France. N.Y.: St. Martin's Press, Inc.
二、期刊
1.Elgie, Robert . 2008. “The Perils of Semi-presidentialism. Are They Exaggerated?” Democratization , 15(1) : 49-66.
2.Linz, Juan J. 1994. “Presidential or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Does it male a difference?”.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1:3-87.
3.Stepan Alfred and Cindy Skach. 1993.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Parliamentalism versus Presidentialism.” World Politics, 4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