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江莉莉(2003),「家戶組成與家庭儲蓄的共同決策」,台灣大學經濟論文叢刊。2.何南宏(1992),「台灣省家計單位消費與儲蓄行為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3.林祖嘉、陳建良(1998),「貸款支出與強迫儲蓄-台灣地區家計單位儲蓄行為之分析」,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173-210。
4.周鉦凱(2004),「家庭內人口結構對儲蓄率的影響-分量迴歸法」,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5.莊承翰(2003),「台灣人口結構對股價、儲蓄率及投資率之影響」,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6.楊文靚(2000),「家戶組成與儲蓄行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7.游淑妃(2001),「台灣家計單位儲蓄行為之世代分析」,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所碩士論文。8.蔡易如、朱敬一(1997),「台灣的人口轉型與家庭的儲蓄行為」,當前我國儲蓄問題學術研討會。
9.賴逸芳(2002),「人口結構、住宅價格與強迫儲蓄-台灣儲蓄現象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10.鍾俊文(2004),探討的「少子化、人口老化及人口減少的成因、衝擊與對策」,貨幣觀測信用評等,45期pp.85-111。
11.鍾俊文(2005),探討的「人口結構轉變對國民儲蓄與退休制度的影響」,貨幣觀測信用評等,51期pp.1-10。
12.陳靜瑤(1998),「消費者預防性儲蓄行為之探討」,彰化師大學商業教育所碩士論文。13.陳芝嘉(2003),「全民健康保險對家庭儲蓄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1.Dynan K. E., Skinne J., and Zeldes S. P., (2004) “Do the Rich Save More? ,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vol. 112, no. 2
2.Ranald L., Mason A., and Miller T., (2000) “Life Cycle Saving an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 Case of Taiwa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26 , Supplement: 194-219.
3.Rob Alessie;(2005)”Saving and Cohabation: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Living With One’s Parents in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 NBER Working Paper 11079.
網站部份:
1.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2.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3.聯合新聞網 http://www.udn.com
4.中央銀行統計資料http://www.cbc.gov.tw
5.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http://psfdsinica.edu.tw
6.30雜誌 http://forum.30.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