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59.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7: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馨文
研究生(外文):Hu,Hsin-Wen
論文名稱:泰雅狩獵文化中原住民生態智慧、信仰與自然之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Ecological Wisdom, Gaga Faith,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Nature of Aboriginal Peoples–A Case Study of Atayal’s Hunting Culture
指導教授:方偉達方偉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ng,Wei-T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泰雅族傳統規範傳統智慧傳承環境教育
外文關鍵詞:aborigineAtayalGaga (Gaya) and Utux (Rutux) taboo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wisdom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41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臺灣島在世代往來族群的交會下,早已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各族群在這幾千年來的互動下,發展出多樣的知識與文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智慧讓他們與自然和諧共存了數千年,足以讓處於現代環境問題漸增的世代,作為參考學習的方向。長久以來,原住民獨特的風俗文化吸引許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留下許多研究紀錄。近年來臺灣社會對於多元文化發展與保存的意識漸增,原住民有志之士與知識份子的積極爭取,讓原住民傳統智慧與文化獲得更多社會上的了解與重視。
有鑑於原住民傳統智慧與文化研究之重要,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參與觀察等研究方式,對現有的文件資料與研究進行歸納與分析,研究前半段以地方活動觀察並蒐羅泰雅族Gaga (泰雅族的規範) 與Utux(泰雅族的信仰)的相關文獻,了解原住民對自然的理解以及自然資源的利用知識,型塑泰雅傳統智慧、信仰及規範與環境關連的脈絡;再透過個案研究以及深度訪談,以傳統生態知識分析層級系統,釐清宜蘭縣大同鄉崙埤部落的泰雅獵人其自然理念的學習背景脈絡與內涵,並了解現代獵人文化所面臨之傳統傳承的現況與困境,以及狩獵文化對其意義的展現。最後進行實務分析,探討原住民的獵人文化在面對現代化的挑戰,遇到哪些經濟、教育與社會組織變革影響之挑戰。
本論文於結果討論如何採用環境教育及環境政策的發展策略,將過去自生活中傳承傳統狩獵文化「從做中學」之方式,落實在現代原住民的生活中。環境教育的教學裡,欲使學習者認知到原住民的傳統智慧在自然生活體現的樣貌,結合可能的政策建議,以兼顧環境教育知識、態度與技能等三種學習向度,期望可成為往後落實環境教育在多元文化面向實踐之參考,並使原住民文化主體性與自明性能有所提升。強調各部落內聚力的提升與凝聚,建議參考各地曾擬定的部落公約,使原住民自治法實施之前,地區已有建立共識及地方自治的經驗與概念。

Taiwan’s aboriginal history was not well developed in written forms, but occurred in an “oral form” from collective memories. It is necessary to trace the cultural roo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environmental concepts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wisdom. In this thesi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indigenous Atayal aborigine’s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cepts - Gaga (Gaya; moral rules) and Utux (Rutux; faith), which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eir environmental concepts. Figuring ou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s concept and theory from those traditional taboo, moral rules, or concepts, a final detec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ose thinking would be formed.
This study performs by the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wisdom and culture. Using the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o figure out how th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have been built up in Atayal people life, and how these indigenous Atayal hunters could devote their skills in culture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find their root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aborigi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tribal wisdoms could be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lanning, and policies. A final discussion about aboriginal future has been narrated their identities with the possibilities to carry them out in some better ways from knowledge, attitude,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behaviors. To inherit aboriginal hunting culture, the first step is to develop local people’s consensus, recommend to empower local people of setting their “Local Convention” toward self-governence,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 aboriginal people’s identities from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policy’s reform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四節 名詞界定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 12
一、 歷程背景 13
二、 定位與演繹 15
三、 特性與架構 18
四、 文化間知識內涵建構的比較 22
第二節 原住民與環境關係 27
一、 知識運用 28
二、 情感層面 31
三、 信仰規範 32
四、 小結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場域 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3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 44
第四章 泰雅狩獵文化與自然之關係 47
第一節 泰雅族的源流 47
一、 泰雅族群的歷史背景 50
二、 泰雅族傳統信仰規範 55
三、 泰雅族傳統狩獵文化 57

第二節 狩獵知識與習俗之環境倫理 59
一、 狩獵制度 60
二、 狩獵習俗 65
三、 動植物與獵人 90
第五章 狩獵文化傳承與社經變遷的衝擊 101
第一節 狩獵文化的學習與傳承 101
一、 學習過程 101
二、 文化認同與傳承現的困境與契機 111
三、 自我意義與情感連結 116
第二節 部落社會變遷現實狀況 118
一、 經濟變革 119
二、 教育變革 124
三、 社會組織變革 131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37
一、 泰雅狩獵文化應回歸自然 137
二、 狩獵文化傳承的挑戰 140
三、 社會變遷的衝擊與契機 142
四、 地方參與經驗 14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結論 147
一、 泰雅族狩獵文化與生態智慧的密切連結 147
二、 社會變遷的衝擊與挑戰 148
三、 重建人與環境的關係 149
第二節 建議 150
一、 原住民族文化於環境教育之應用 150
二、 共管機制的體系建立 152
三、 政府政經制度的變革 154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 155
參考文獻 157
附錄 167
附錄一、參與觀察紀錄表 167
附錄二、受訪者代號與背景 169
附錄三、訪談大綱 170
附錄四、訪談摘要 172



中文文獻
小島由道(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梅霞(1990)。規範、信仰與實踐:一個泰雅聚落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系。
王穎(2004)。丹大地區野生動物與原住民「互利共生」之可行性探討。臺灣林業期刊,30,1,19-25。
王梅霞(2006)。泰雅族。臺北市: 三民出版社。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文化圖書公司。
比令‧亞布(2009)。Yaba的話。苗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尤巴斯.瓦旦(2005)。泰雅族的祖靈祭及其變遷。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瓦歷斯‧諾幹(1992)。荒野的呼喚。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瓦歷斯‧諾幹(1994)。想念族人。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瓦歷斯‧諾幹(1994)。山是一座學校。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瓦歷斯‧諾幹(1995)。永遠的部落。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台邦‧撒沙勒(2002)。狩獵文化的迷思和真實:一個生態政治的反思。看守臺灣(2002):春季號,15-22。
台邦‧撒沙勒(民91年2月20日)。尋找失落的箭矢-- 對原住民狩獵的思辯。中國時報,論壇。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900)。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北總督府,3-10。
安力.給怒(1998)。泰雅族的Gaga 與超自然信仰。新使者,44,40-44。
何廷瑞(1956)。泰雅族獵頭習俗之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7,164。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生、吳燕和(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來旺、林芳榮(1991)。泰雅族原有生活形態研究。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李亦園(1993)。民族智學與人類學:臺灣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23(4),341-360。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臺北縣,立緒文化出版。
李月華(2013)。部落學校 文化之傳承與永續。原住民族季刊,4,14-17。
宋四君(2007)。全球供應鏈實踐過程中柔性能力之研究―以利豐集團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臺北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杜詩韻(2012)。原住民生態知識與土地利用關係之研究~以兩個排灣族部落農業與狩獵活動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邱韻芳(2004)。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吳奐儀(2004)。臺灣原住民各族聚落及建築基本資料委託案-泰雅族篇。臺東縣: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吳雯菁(2004)。傳統生態知識、文化資本、與自然資源管理:從魯凱族L部落的狩獵文化變遷談起。疆界╱將屆:2004 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吳雯菁(2005)。再見/再現獵人:一個魯凱族部落的獵人意涵探索。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所。
吳俊賢(2009)。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之應用。林業研究專訊,16,4,10-18。
拓拔斯‧塔瑪匹瑪(1987)。最後的獵人。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亞榮隆.撒可努(2002)。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臺北市:思向生活屋。
亞榮隆.撒可努(2003)。拉勞蘭部落青年會--獵人會所。原住民教育季刊,31,93-120。
林益仁(2001)。部落地圖概念發展的社會脈絡與意義。收入李秋芳主編,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85-100。
林益仁、馬薩‧道輝(2003)。泰雅族生態智慧之探討─以雪見為例。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苗栗縣: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益仁、褚縈瑩(2004)。有關「傳統生態智慧」 (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 的二、三事。生態臺灣,4,63-67。
林益仁(2005)。泰雅族生態知識與社會變遷-以大同鄉南山部落為例。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 ,2,122-136。
林文蘭(2013)。教育的政治:原住民教育體制的差異與爭議,發表於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2013年臺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灣社會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國科會共同主辦。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拉互依.倚岕(2007)。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Smangus 部落主體性建構與地方知識實踐。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官大偉、林益仁 (2008)。甚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

官大偉(2010)。加拿大的原住民研究。載於施正鋒(主編)。原住民研究(121-152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 群之人河關係為例。 地理學報,70,69-105。
洪田浚(1994)。臺灣原住民籲天錄。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洪廣冀(2007)。部落地圖的歷史想像 以蘭陽溪中上游地域為例子(1890s-1930s)。南島民族論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63-65。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遠流圖書公司。
紀駿傑(1996)。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紀駿傑(1997)。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原住民狩獵傳統與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研習會:再造山林守護神。臺東縣:魯凱族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
紀駿傑(1998)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從全球原住民談起。動物園雜誌,18 (3) ,18-24。
紀駿傑(2001)。林耀松主編。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原住民文化延續:邁向合作模式。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研討會論文集。161-173。
范盛保(2010)。澳洲原住民族-爭論中的議題與研究取向。載於施正鋒(主編)。原住民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153-176。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翁佳音(2008)。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馬騰嶽(1998)。泰雅族文面圖譜。臺北市:攝影天地雜誌社。
陳心怡(2001)。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建甫(2001)。社區總體營造的回顧與展望。北投社雜誌,20:14-15。
陳豐祥編著(2007)。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臺北縣︰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華(2008)。從泰雅族傳統文化的Gaga、Utux探討其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的反省。玉山神學院學報,15,101-130。
陳貞志、溫佳芸、裴家騏(2009)。彙整大範圍原住民對野生動物經驗知識的價值。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13,4,8-13。
陳生元(2011)。內文社群安朔村排灣族人文化生態知識之變遷與日常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陳枝烈(2012)。臺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討論。2012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陳亭潔(2013)。「原住民科學」之探索與學習:以蘭嶼達悟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向明(201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高文斌(2003)。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孫大川(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43-245。
孫家琦(1998)。說保育太沉重?--臺灣原住民的「新」課題。東吳政治學報,9,225-245。
郭華仁,陳昭華,陳士章,周欣宜(2005)。傳統知識之保護初探。清華科技法律與政策論叢,2,1,49-99。
梁秀芸(1996)。太魯閣的狩獵文化與現況─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許通益、黃長興,(2001)。傳統的土地管理與生態保育。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講座內容彙編。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張耀宗(2006)。學習、文化與原住民知識。彰化師大教育學報,9,171-188。
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 25-53。
莊啟文(2009)。原住民觀光與文化展演-部落現象、外國理論與在地研究,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營造在地文化觀光產業論文集。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99-112。
莊志強(2011)。泰雅族獵人養成之文化底蘊及其教育價值。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森丑之助(1915)。臺灣蕃族志(1996年印)。臺北市:南天書局。
游霸士‧撓給赫(漢名:田敏忠)(1999)。赤裸山脈。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傅君(1997)。臺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與野生動物保育。山海文化雙月刊,17,42-51。
黃應貴(1999)。戰後臺灣人類學對於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徐正光、黃應貴(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59-90。
黃靖淑(2002)。「我的宇宙‧妳的世界」與都市阿美族婦女相識的旅途對話。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傅麗玉(2003)。誰的生活經驗?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原住民生活經驗教材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31,5-26。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1)。臺灣的原住民 : 泰雅族。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黑帶‧巴彥(曾作振)(2002)。泰雅人的生活形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曹天瑞(2010)。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自然保育。2010 年原住民學生數理科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楊國樞主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
楊冠政(1999)。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哲學雜誌,第30期:秋季號,4。臺北市:葉強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程(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138-156。
裴家騏(1996)。原住民傳統獵區之聯合管理制度初探。生態教育與原住民狩獵文化研討會會議資料,臺北市。
裴家騏、羅方明(1996)。魯凱族永續狩獵制度。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4,4,5-10。
裴家騏(2001)。善用傳統知識共管資源。收入李秋芳主編,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201-205。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萬煜瑤(2008)。排灣族藝術圖像中「人」的形體與意象分析:從神話與雕刻談起。民俗曲藝, 161,135-183。
鄭先祐(1992)。國土規劃的拓荒心態和生態發展原則之初探-- 以蘭嶼為例。國土規劃研討會--永續發展的綠色臺灣論文集。臺灣教授協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市: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98)。泰雅族社會組織。花蓮縣: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鄭光博(2005)。從祖源觀念爭議論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
鄭廷斌(2006)。LNT 臺灣推動經驗之分享~從土地倫理談起。國家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劉炯錫(2003)。臺灣原住民文化在環境教育之應用。原住民教育季刊 ,31,71 - 92。
劉炯錫(2006)。世代思考,重建部落主義的傳統生態知識與發展。南島民族論   壇海洋文化的傳統與當代發展活動實錄(頁57)。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歐陽泰(Tonio Andrade) 原著(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鄭維中譯。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盧道杰(2005)。財產參與及財產共有制在野生動物資源經營管理之運用(III)屏東縣魯凱族大武與佳暮部落狩獵文化與空間關係 (3/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辦研究計畫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盧道杰(2006)。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識。載於吳珮瑛(主編),生物多樣性:社經法規篇,213-23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聯合國(1993)。里約熱內盧宣言-第一卷: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之決議,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報告1992 年6 月3 至14 日,里約熱內盧,紐約市:聯合國。
戴永禔(1999)。原住民生態智慧與自然保育。原住民教育季刊,16 ,37-42。
鍾頤時(2002)。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以馬告運動中的新光、鎮西堡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鍾麗華(民100年3月11日)。獎勵造林謬誤 種樹20年還可砍了賣錢。自由時報,生活版。
謝世忠(2008)。界定狩獵--泰雅與太魯閣族的山林行走。臺灣風物,3,69-94。
魏國彥,許晃雄 (1997 )。全球環境變遷導論。臺北市:教育部。
羅永清(2014)。臺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鐘龍治、廖學誠(2006)。羅東處社區林業案例介紹-崙埤部落。臺灣林業期刊,32,2,19-29。
蘇宇薇(2012)。泛泰雅族群口傳文學中的Gaga思想。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Brown, T. Jr. (1993/2007)。Grandfather.謝維玲(譯)。追蹤師3:草原狼導師。臺北縣:野人文化出版社。
Fanon, F. (1952 /2005¬)。Black Skin, White Masks.陳瑞華(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Pena, D. G. (2001) 演講。自然資源共管的根。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李秋芳(主編),李秋芳、張靜文、陳孟江整理。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8-14。
Wright, R.(2009/2013)。The Evolution of God.梁永安(譯)。神的演化。臺北市:大家出版社。
Yin, R. K. (1994/2001)。 Case study rease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尚榮安(譯)。個案研究。臺北市:弘智出版社。







英文文獻
Alcorn, J. B. (2000). Preface. in R. Weber, J. Butler, and L. Patty, eds. Inigenous People and Conservation Organisations: Experiences in Collaboration.Washington, D.C.: World Wildlife Fund. P. v.
Antweiler, C. (1998). Local knowledge and local knowing: 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contested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Anthroposi, 93: 469-494.
Berlin, B. (1992). Ethnobiological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rkes, F., C. Folke, and M. Gadgil. (1995).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biodiversity,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roblemsand Policies. in C. A. Perrings, K.-G. Mäler, C. Folke, C. S. Holling, and B.-O. Jansson (eds.).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281-299.
Berkes, F., and C. Folke. (1998).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for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Managing Practices and Social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F. Berkes and C. Folke (eds). Lond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5
Berkes, F. (1999). Sacred Ecology –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PA: Taylor &; Francis.
Berkes, F., J. Colding, and C. Folke. (2000). 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0(2):1251-1262.
Berneshawi, S. (1997).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Mi'kmaq N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Native Studies, XVII(1):115-148.
Bombay, H., ed. (1996). Aboriginal Forest-Based Ecolological Knowledge in Canada. Ottawa: National Aboriginal Forestry Association.
Buege, D. (1996). The ecological noble savage revisited. Environmental Ethics, 18(1):71-88.
Castetter, E. F. (1944). The domain of ethnobiology. American Naturalist,78:158-170.
Charnley, S. (2007).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and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to fores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46(1): 14-28
Daes, E.-I. A. (2001).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and, E/CN.4/Sub.2/2001/21. New York, NY: UNESC, United Nations.
Dove, M. R. (2000). The life-cycle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the case of natural rubber production.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Critical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R. Ellan, P. Parkes, and A. Bicker,(eds). Newark, NJ: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pp. 231-254.
Durning, A. T. (1992). Guardians of the land: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Worldwatch Paper 112. Washington, D.C.: Worldwatch Institute.
Ellen, R., P. Parkes, and A. Bicker. (2000).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Knowled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HAP.
Evertt, J. (1997). Aboriginal education and colonialism: Our earthlinks under threat. Au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3:11-16.
Fitzgibbon C.D., H. Mogaka, J.H. Fanshawe. (2000). Threatened mammals, subsistence harvesting, and high human population densities: a recipe for disaster? Hunt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Tropical Forests. in J. G. Robinson, and E. L. Bennett (ed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154-167.
Glesne, C., and A. Peshkin.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Longman.
Grenier, L. (1998). Working with Indigenous Knowledge: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Ottawa, Canad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Kramsch, C.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nzies, C. R., and C. Butler. (2002). Methodological review and approaches for local/traditional knowledge research. Web page. http://archive.ilmb.gov.bc.ca/slrp/lrmp/nanaimo/ncoast/docs/other/TEKv2.pdf.(cited on 2014/03/09)
Merchant, C. (1992). Radical Ecology – The Search for a livable world. New York, NY: Routledge.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æss, A. (1986). The deep ecological movement: Some philosophical aspects . Philosophial Inquiry, 8(1-2):10-31.
Nazarea, V. D. (ed). (1999). Ethnoecology: Situated Knowledge/Local Lives. Tucson, AZ: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Smith, E. A. (2001). On the coevolution of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On Biocultural Diversity. in L. Maffi (ed.).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pp. 95-117.
Spence, M. D. (1999). Dispossessing the Wilderness: Indian Removal and the Making of the National Park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s, S. (2000). Handbook for Culturally-Responsive Science Curriculum. Fairbanks, AK: Alaska Fire Science Consortium &; Alaska Rural Systemic Initiative. pp.40
Stevenson, M. G. (1996).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rctic, 49 (3):278-291.
Stevenson, M. G. (2005).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Edmonton, AB: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Network. pp.18.
Viergever, M. (1999). Indigenous knowledge: An interpretation of views from knowledge? Voices from the Academy. New York, NY: Routledge Falmer Press. pp. 333-359.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 J., C. Bechard, P. Cizek, and D. Cole. (1992). Indigenous and Western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Ontario, Canada: University of Guelph.
網路資料
Cemdas(曾桂英),梁祥龍(2009)。泰雅族-醃肉【原住民科學教育節目】。科學小原子,第五十集(播出日期2009.9.28)。臺北市,原住民族電視臺。2014年5月14日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MHeDK0DV54
大同鄉戶政事務所(2014)。宜蘭縣各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資料查詢。2014年5月4日取自: http://hrs.e-land.gov.tw/Source/H01/H0102Q02.asp?System_work=4&;Img_flag=1&;Change=2
李育琴、陳胤安 (2007)(民96年4月25日)。原住民用風倒木遭判刑 「新夥伴關係」無誠意。環境資訊中心。取自:http://e-info.org.tw/node/21886
阿布斯、陳天賜(2012)。臺耆老手工編黃藤,延續泰雅傳統智慧。臺北市,原住民族電視。2014年5月30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W3dOTRNj4
徐詠絮 (2014)(民103年2月14日)。還我課綱制定權,原民團體赴教育部陳情。原住民教育廣播電臺。2013年6月2日取自:http://news.ner.gov.tw/?act=culnews&;code=view&;ids=160366
泰雅獵人工作室(2008)。關於阿雄【部落格文字資料】。2013年5月17日取自:http://tayanashong.blogspot.tw/
國家公園電子期刊(2007)。原住民智慧與自然共生。2007年六月號。2014年3月16日取自:http://np.cpami.gov.tw/english/index.php?option=com_mgz&;view=detail&;catid=10&;id=48&;Itemid=3&;tmpl=print&;print=1
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泰雅族gaga。2014年4月4日取自: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39
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阿美族的樹皮衣。2013年6月23日取自: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90

臺灣原住民族資源資料網(2012)。部落介紹◎崙埤部落【Kalan dalah】。2014年4月24日取自: 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20&;TA_No=&;T_ID=441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2009)。泰雅族 (Atayal) 遷徙過程。2014年4月11日取自: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ct.asp?xItem=189087&;CtNode=7053&;mp=cb01
廖鎮洲(2008)。從種苦花魚和播種小米看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環境資訊中心。2014年5月23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27076
蔡培慧(2014)。貨幣的使用。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14年6月3日取自: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502&;keyword=%C1%C9%AEL%B1%DA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穎(2004)。丹大地區野生動物與原住民「互利共生」之可行性探討。臺灣林業期刊,30,1,19-25。
2. 王穎(2004)。丹大地區野生動物與原住民「互利共生」之可行性探討。臺灣林業期刊,30,1,19-25。
3. 李亦園(1993)。民族智學與人類學:臺灣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23(4),341-360。
4. 李亦園(1993)。民族智學與人類學:臺灣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23(4),341-360。
5. 吳俊賢(2009)。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之應用。林業研究專訊,16,4,10-18。
6. 吳俊賢(2009)。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之應用。林業研究專訊,16,4,10-18。
7. 官大偉、林益仁 (2008)。甚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
8. 官大偉、林益仁 (2008)。甚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
9.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 群之人河關係為例。 地理學報,70,69-105。
10.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 群之人河關係為例。 地理學報,70,69-105。
11. 紀駿傑(1998)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從全球原住民談起。動物園雜誌,18 (3) ,18-24。
12. 紀駿傑(1998)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從全球原住民談起。動物園雜誌,18 (3) ,18-24。
13. 陳文華(2008)。從泰雅族傳統文化的Gaga、Utux探討其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的反省。玉山神學院學報,15,101-130。
14. 陳文華(2008)。從泰雅族傳統文化的Gaga、Utux探討其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的反省。玉山神學院學報,15,101-130。
15. 孫家琦(1998)。說保育太沉重?--臺灣原住民的「新」課題。東吳政治學報,9,22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