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225.1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6: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俊彬
研究生(外文):Yang Chunpin
論文名稱:數位學習環境下學生特質與電腦態度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uter Attitudes in E-Learning
指導教授:林麗娟林麗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圖書資訊學系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圖書資訊檔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電腦態度數位學習
外文關鍵詞:Computer AttitudesE-Lear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6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為例,觀察學生特質、電腦態度以及學生使用數位學習系統時所產生反應等之間的關係。研究之進行透過問卷調查法搜集162份有效問卷樣本,經由統計分析中歸納:不同性別、就讀年級及不同相關學系之學生在使用電腦經驗皆未達顯著差異;不同相關學系之學生或就讀不同年級之學生在電腦態度亦無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之學生在電腦信心則具顯著差異。學生使用電腦或網路經驗長短的不同,在學生的整體電腦態度、電腦信心與電腦焦慮皆達顯著差異。在數位學習系統反應狀況上,不同年級及不同相關學系的學生在使用數位學習系統內容層面之反應上,達顯著差異。在使用數位學習系統經驗方面,學生使用電腦或網路經驗長短的不同在數位學習系統內容層面之反應亦達顯著差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puter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at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ir responses towards electronic-learning system. In the study, 162 questionnaires of Computer Attitudes Scale and E-learning System Scale were completed.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made. First, with computer experiences, the findings do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enders, years of study and majors. Second, with computer attitudes, the findings do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enders, years of study and majors either. But with computer confide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gend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length of time in using computer or interne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have acquired distinctly different computer attitude, computer confidence and computer anxiety. Finally, with E-learning system,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major and at different year of study have shown distinctly different respon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length of time in using computer or interne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陳述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分析 8
第一節 數位學習 8
第二節 電腦態度 16
第三節 學生特質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30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41
第一節 學生基本資料分析 41
第二節 數位學習系統使用狀況分析 60
第三節 不同特質學生電腦態度的比較 66
第四節 數位學習系統反應因素分析 8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9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緣起。http://elnp.ncu.edu.tw/start.php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定義。http://elnp.ncu.edu.tw/start.php
陳佳賢,「知識經濟下E-Learning 市場發展」,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頁3,民90年
施美朱,國中生電腦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民88年,引自Gange, R. M. (1977).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ston, Inc. 3rd edition.
吳明隆,溫嘉榮編著,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運用,(台北市,松崗,民88)頁12-4
林珊如、劉旨峰、袁賢銘,「高職生電腦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公立高中為例」,資訊與教育84期,頁44-53,(民90)
J. J. Hannafin,& D. D.Cole,.” An analysis of why students select introductory high school computer cours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3, 1983) :26-29.
吳明隆,溫嘉榮編著,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運用,(台北市,松崗,民88)頁12-2,
吳明隆,「電腦態度的意義及其量表內涵的探究」,資訊與教育65,頁51(民87年)
李清泉,「高職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
黃錦祥,「虛擬社群成員的倫理敏感度:考量個人特質、群體認知與網路媒體特性」,頁2(民92),計畫編號:NSC91-2416-H-130-006
陳昭儀,「文藝獎得主之個人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頁3,計畫編號:NSC 91-2413-H-003-022,民92年,引自Feist, G.J.(1999).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莊雅茹,「臺灣學生電腦焦慮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5),115-127,民82年
李建興、陳文章何著,改進我國藝術教育之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民79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大學部。http://www.tnua.edu.tw/dept/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共同科簡介。http://ge.tnua.edu.tw/2003intro.htm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本校簡介。http://www.tnua.edu.tw/intro/
Claudia Orr, David Allen, and Sandra Poindexter,”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computer attitude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End User Computing. (Apr-Jun 2001)Vol. 13, Iss. 2: 26-3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八期,115-149。
2. 莊雅茹,「臺灣學生電腦焦慮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5),115-127,民82年
3. 鄭瑞隆、許維倫(1999)。遭受婚姻暴力婦女因應方式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四期,225-272。
4. 劉平(2001)。尼采:在女權主義之彼岸—試述尼采和女權主義政治哲學的關係。哲學雜誌,第34期,178-188。
5. 蔡筱君、夏鑄九(1998)。重讀達悟家屋:達悟家屋之空間生產。城市與設計學報,第四期。
6. 詹素娟(1997)。族群關係中的女性—以平埔族為例。台大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
7. 甯應斌(2000)。介紹性倫理及其外。哲學雜誌,第33期,62-75。
8. 胡幼慧(1991)。婚姻與家庭的社會學觀角。臨床醫學,第28卷第2期,108-114。
9. 林義男(1974)。婚姻狀況與差別死亡率之研究。思與言,11(5),22-29。
10. 吳秀瑾(2000)。從自己的房間到自己的身體—論女性與哲學。哲學雜誌,第33期,4-24。
11. 石磊(1984)。排灣族的家庭結構:原始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4期,71-83。
12. 吳明隆,「電腦態度的意義及其量表內涵的探究」,資訊與教育65,頁51(民87年)
13. 林珊如、劉旨峰、袁賢銘,「高職生電腦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公立高中為例」,資訊與教育84期,頁44-53,(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