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東台(2001)。我國中等學校軍訓教育之定位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Robert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學富文化出版社。
王淑珍(2005)。高中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何啟豪(2008)。全民國防教育於大學實施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國防大學,未出版,桃園縣。
李育成(2005)。我國高職農業機械科轉型為生物產業機電科之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李泰宏(2009)。「全民國防教育」與新制度主義分析途徑之研究-以台中縣高中(職)生為對象。國立國防大學,未出版,桃園縣。
李英明(2007)。國防通識。台中市:育達出版社。
李章隆(2007)。高職九五課程實施後機械科學生實習科目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未出版,屏東縣。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林宜靜(2008)。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國防通識教育實施之研究-以基隆高中、基隆女中兩所高中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未出版,新北市。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林家雄(2008)。全民國防教育執行績效評估指標之建構。國立國防大學,未出版,桃園縣。
林薏慈(2010)。大專院校通識教育轉型中的課程模式分析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未出版,新北市。
吳安倉(2009)。從國防通識課程探討高中職學生學習行為-以嘉義市地區為例。論文發表於教育部98年度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卓越及學術研究研討會,台北市。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婉如(1992)。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吳銘輝(2001)。台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利(2009)。從關懷倫理論高中軍訓教官的學校功能。私立華梵大學,未出版,新北市。
林姿利(2006)。技職院校教師印象管理策略對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南台科技大學英文課程為例。私立南台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南縣。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林塗生(1996)。提高國小教育品質。教師天地,84,頁58-59。周以欣(2007)。高職電影電視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未出版,台中市。周春美、沈健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教育部。
周圓妮(2007)。臺北地區公立高職汽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周建裕(2005)。高(中)職機械群學生參加專案技能檢定學習過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邱秀雲(2007)。高職進修學校餐飲管理科學生對實習科目學習滿意度及整體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私立世新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金壽梅(2006)。「全民國防教育」之推展:社會資源整合的觀點。私立元智大學,未出版,桃園縣。
施正鋒(2007)。全民國防教育的突破與挑戰。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國防部。
施台珠(2006)。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苗培榮(2008)。北部大學院校學生國防通識教育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調查。第二屆國防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私立元智大學。
胡建男(2008)。高中職校學生青年服勤動員支持參與度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胡龍騰、潘中道(譯)(2010)。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出版社。
柯淑屏(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私立世新大學,未出版,台北市。郇中明(2010)。全民國防教育實施成效之探討-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為例。私立高苑科技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高以緯(2007)。台北縣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參與全民國防教育通識課程動機與滿足感之研究。全民國防教育:全國大專院校論文甄選績優論文。台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涂國祥(2003)。臺灣北區綜合高中學生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徐南號(1985)。教學原理。台北市:宏大出版社。
張 介(2003)。分析臺灣區高中舞蹈班學生對專業課程之學習滿意度。私立文化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張永真(2008)。全民國防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執行人員觀點。私立世新大學,未出版,新北市。
張芙美(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軍訓教育之研究。台北:幼獅出版社。
張毓凌(2005)。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張瑞豐(2000)。從高中生價值觀談國防通識課程設計。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國防部。頁6-8。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許民盛(2008)。南投縣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學員學習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未出版,南投縣。
洪銘信(2005)。高級中等學校汽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人格傾向、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徑路模式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陳正明(2009)。「學校國防教育」執行成效之評估-以苗栗縣高中(職)學校為例。私立玄奘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陳明仁(2004)。高職汽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陳秋萍(2005)。綜合高中機械學程與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陳慶霖(2007)。無我-走在軍訓改革的道路上。台南市:立玲出版社。
郭寸桃(2009)。台南市高中職生國防通識課程滿意度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於教育部98年度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卓越及學術研究研討會,台北市。
教育部(2005)。教育部後期中等教育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草案)。台北市:教育部軍訓處。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軍訓處。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全民國防教育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台北市:教育部軍訓處。頁20-1、7、8。
教育部軍訓處(1978)。學生軍訓五十年。台北:幼獅出版社。
教育部軍訓處(2002)。「精進國防通識教育 推動全民精神動員」。軍訓通訊,615。
國防部(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2008)。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2011)。中華民國一百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
曾玉惠(2007)。我國高級中等學校現階段軍訓教育制度變革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未出版,新北市。頁12-13、19。
曾章瑞(2007)。因應新安全威脅下的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新安全威脅下的國土安全與全民防衛動員學術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未出版,嘉義縣。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坤山(2003)。社會變遷中的軍訓教官-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為例。國立中正
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黃明玉(2004)。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黃盛忠(2009)。學生對國防通識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東縣高中、職校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未出版,台東縣。
黃識融(2004)。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台灣南部地區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湯文淵(2008)。學校教育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法」之困境與精進—以軍訓教育為例。陸軍雙月刊,44(498),頁112-121。湯東堯(2008)。國防通識課程對高中生全民國防認知、態度及行為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盛啟東(2006)。高中職汽車修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楊士昌(2005)。台灣北部地區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楊敬禹(2009)。新竹地區大學生軍訓選修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溫紫雲(2004)。中投區綜合高中商業管理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屏東師範大學,未出版,屏東縣。廖建春(2007)。高職輪調式建教班機械群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英(2008)。我國高級中學軍訓教官工作狀況與未來轉型定位之研究-以臺
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昇(2006)。軍訓教官功能與角色變遷之研究─台北市高中、職校實施「國防通識教育」之影響。私立銘傳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長青學
院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蔡國安(2007)。國中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中投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蔡國堂(2008)。他國與我國實施全民國防教育之研究。《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之剖析》,國立國防大學。頁89-90。
蔡孟娟(2007)。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國防通識課程之認知與態度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未出版,新北市。
蔡貽品(2008)。我國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意義與功能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謝寶琳(2002)。高職幼兒保育科學生專業科目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蔣碧貞(2008)。國防通識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苗栗市高中職校為例。私立中華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劉安倫(2000)。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劉育倩(2006)。台中地區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私立中華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劉淑華、黃立夫、陳先隆、林煒舒(2006)。高中國防通識第一冊。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劉傳秀(2005)。軍訓教學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縣高中職為例。私立義守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賴錦堂(2004)。臺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薛贈福(2006)。政府再造與軍訓教育制度變革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韓邦福(2009)。桃園縣高中生國防通識課程之態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韓美齡(2006)。建教合作學生就讀因素、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就之關係—以一所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花蓮縣。
顏章豪(2006)。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政經分析,1949-2005。國立台灣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嚴明智(2005)。軍訓制度改進後軍訓教官角色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嚴國誌(2003)。我國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機械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蘇局玄(2007)。全民國防與學生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蘇恆斌(2009)。中部某高職機械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龔雙慶(2007)。高中職實施國防通識教育對軍訓教官組織承諾與士氣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貳、西文部分
Betz,E& Klingensmith,J(1970).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n3,110-118.(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023306)
Behuniak,P.& Gable,R.(1982). Sex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with College and Attitude about Future Employment for Five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v23,n1,11-17.(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257581)
Binner, P. M., Dean, R. S., & Millinger, A. E. (1994). 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learner satisfa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1), 60-71
Domer, D. E.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2600).
Fujita-Stank, P.J. & Thompson, J.A. (1994).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0646 ).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Association.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ill, W.C.(1981).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dvanced Studies: A Research to Date Summa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2505)
Lewin,K.(1936).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McGraw-Hill.
Martin,C.L.(1988).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45(4),196-209.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Row.
Mc Vetta, R. (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3963).
Tough, A. (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033251).
Walberg, H. J. & Anderson, G. J. (1968). Classroom climat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59, 414 - 419.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92, 54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