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牛克誠,《兩岸重彩畫學術研究會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9
石楠著,《畫魂潘玉良》,台北:旭昇圖書,2003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東華師範大學,2005
何懷碩主編,《文學與象徵中的女性》,臺北市:百科文化,1981
李小江,《解讀女人》,南京:江蘇人民,1999
李元貞著,《女性詩學》,台北:女書文化,2000
初民安、陳永國主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2003
林珮淳著,《女藝論》,台北,女書,1998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洪文慶編,《中國美術巨匠週刊-潘玉良》,台北:錦繡文化,1995
高玉珍編,《潘玉良畫集》,台北:歷史博物館,1995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陳宓娟譯,《穿越花朵:一個女性藝術家的奮鬥》,台北:遠流,1997
陳玉玲著,《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
管理學院,1998
陳明珠,《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台北:五南出版,2006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2002
陶詠白、李湜,《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畫家史》,長沙:湖南美術,2000
傅抱石,《傅抱石畫論》,台北:藝術家,1991
楊身源編著,《西方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
莊子秀,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2000
簡瑛瑛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
台北縣:立緒文化,1997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村出版,1999
蔣采蘋,《重彩畫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
羅婷等著,《女性主義文學批判在西方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4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
安徽省博物館,《潘玉良美術作品選》,安徽:安徽省博物館,1998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畫魂 潘玉良》,台北:民生報,2006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潘玉良畫集》,台北:歷史博物館,1995
Audre Lorde 著,顧燕玲、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
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出版,1999
Alice Schwarzer 著,婦女新知編譯組譯,《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台北:
女書文化,2001
Alice Schwarzer 著,劉燕芬譯,《大性別》,台北:臺灣商務,2001
Betty Friedan著,成令方導讀,《女性迷思》,台北:月旦出版,1995
Cindy Nemser 著,徐洵蔚譯,《藝術對話:與十五位女性藝術家的訪談》,
台北:遠流出版,1998
Ernst Cassirer著,羅興漢譯,《符號、神話、文化》,台北:結構群,1990
Foucault 著,尚衡譯,《性意識史》,台北:桂冠,1998
Gayle Greene &Coppelia Kahn 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
駱駝出版,1995
Griselda Pollock,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
歷史》,台北:遠流,2000
Hélène Cixous,顧燕翎、鄭至慧所編,《美杜莎的笑聲》,《女性主義經典》,
台北:女書文化,1999
Issak , Jo Anna 著,陳淑珍譯,《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女性主義與當
代藝術》,台北:遠流,2000
Jean-Luc Chalumeau著,王玉齡、黃海鳴譯,《藝術解讀》,台北:遠流,1996
Jean—Claude Kaufmann 著,謝強、馬月譯,《女人的身體男人的目光》,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Janet Sayers 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台北:心靈工坊,2001
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2005
Kate Millett 著,宋文傳譯,《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Kathryn Woodward 等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台北:韋伯文化,2004
Linda Nochlin 著,游惠真譯,《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出版,1995
Lynda Nead 著,侯宜人譯,《女性裸體》,台北:遠流,1995
Lott, Bernice著,危正芬譯:《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1996
Luce Irigaray 著,李金梅譯,《此性非一》,台北:桂冠,2005
Marc Le Bot,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台北:遠流,1996
Marilyn Yalom 著,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台北:先覺,2000
Nigel Wentworth 著,董宏宇、王春辰譯,《繪畫現象學》,南京:江蘇美術出
版社,2006
Nigel Wentworth 著,董宏宇、王春辰譯,《繪畫現象學》,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6
Pam Meechan、Julie.Sheidon,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評》,台北: 韋柏
文化,2002
Rudolf Arnheim 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985
Rosemarie Tong 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
Susanne K.Langer,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出版,1991
Stefan Zweig,袁克秀譯,《自畫像》,台北:米娜貝爾製作,1999
Simone de Beauvoir 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1999
Toril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
出版社,1995
Virginia Woolf,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
WassilyKandinsky 著,《論藝術的精神》,中國社會科學,1987
Whitney Chadwick 著,李美蓉譯,《女性,藝術與社會》,台北:遠流出版,
1995
期刊
王玉立,〈潘玉良--頑強堅持的為藝術獻身探索中西藝術融合道路〉,《藝術
家》第245期,1995
李秀娟,<「無名女人」後裔:亞美中的文學陰性系譜>,《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2004
朱世立,〈魂繫故里‧千古留芳--紀念畫家潘玉良女士〉,《典藏雜誌》,第8
期,1993
李家圻,<從潛意識這一幕到歷史的那一景>,《中外文學》24卷,第11期,
1996
李桂芳,〈從潘玉良自畫像談女性與身體的鄉愁〉,《歷史月刊》, 第218期,2006汪清澄,〈藝壇奇女子潘玉良〉,《中外雜誌》第56期,1994林松燕,<身體與流體經濟-依蕊格萊的女性形構學> ,《中外文學》,第31卷,第2期,2002
吳作人,〈我所知道的潘(張)玉良〉,《新觀察》,第 9期,1983年
陳玉玲,<台灣女性文學與文化專輯:二>,《中外文學》,第27卷,第1期,
1998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第 11 期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