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書籍
(一)古籍
1、﹝宋〕胡仔著,楊家駱主編:《苕溪漁隱叢話》,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二版。
2、﹝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9月再版。
3、﹝宋﹞嚴羽:《滄浪詩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宋﹞阮閱:《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5、﹝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收錄於《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9月。
6、﹝宋﹞歐陽脩:《六一詩話‧溫公續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3月。
7、﹝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4月第1版。
8、﹝清﹞紀昀、永瑢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二)今人著作
【中文】
1、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
2、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出版社,1981年12月。
3、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5月。
4、蔡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5月。
5、趙永紀:《古典詩話精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
6、蔡鎮楚:《詩話學》,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年。
7、張高評:《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出版社,1993年10月。
8、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12月。
9、陳昭珍:《古籍超文件全文資料庫模式之探討》,臺北:漢美圖書,1997年。
10、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1998年12月。
11、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12、嚴明:《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13、王先霈、王又平主編:《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匯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4、崔成宗:《宋代詩話論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6月。
15、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16、王立清:《中文古籍數字化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5月。
17、項潔編,王泰升、陳詩沛、杜協昌等著:《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11月。
【英文】
18、James Surowiecki著:《The Wisdom of Crowds》,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2005年。
(三)工具書
1、 Elliotte Rusty Harold、W、 Scott Means著,陳牧群、連春雨譯,黃莉雯校編:《XML精要總覽》,臺北市:美商歐萊禮出版,2001年11月。
2、 Chuck Musciano、Bill Kennedy著,陳冠毅譯,莊惠淳編:《HTML & XHTML大全》,臺北市:美商歐萊禮出版,2004年12月。
3、 魯‧伯納(Lou Burnard)、麥克‧蘇寶麥昆(C、 M、 Sperberg-McQueen)、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著,謝筱琳、黃韋寧譯:《TEI使用指南─運用TEI處理中文文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發行,2009年。
二、學位論文
1、高銘章:《利用XML技術建立支援合作及註解功能之文件工作平台》,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2、孫正宜:《新聞專卷的數位化與加值應用─以臺灣棒球報紙新聞數位典藏為例》,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3、殷海衛:《《苕溪漁隱叢話》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4月。
4、張尚斌:《詞夾子演算法在專有名詞辨識上的應用─以歷史文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楊良玉:《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6月。6、龐涵穎:《《詩人玉屑》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7、陳品諺:《《清實錄》之文本標記與時間分析初探》,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2011年。8、黃俊彥:《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書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古典文獻組碩士論文,2015年7月。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中文】
1、曹濟平:〈胡仔生卒年及其他〉,《文學遺產》1981年第一期,頁102-103。
2、張雙英:〈論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的編纂方法及其寓義〉,《中華學苑》第45期,1995年3月,頁367-410。3、張雙英:〈胡仔詩歌批評析論〉,《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1996年9月,頁247-259。
4、John A Lehman、周師亞民、邱台鳳、謝清俊:〈文字學標籤集之標準的制定與國際標準化數位檔案的轉換〉,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2000年6月。
5、釋惠敏:〈電子佛典數位化的運用與展望〉,《佛教圖書館館訊》第24期,2000年12月,頁6-11。6、周邦信:〈標記語言的應用〉,《佛教圖書館館訊》第24期,2000年12月,頁41-53。7、杜正民:〈簡介metadata於佛教電子文獻的運用─以TEI與DC實務作業為
主〉,《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2期,2002年12月,頁31-39。
8、黃啟方:〈文學與資訊:在資訊環境建構宋人筆記資料對宋代文學研究的意義-以釋惠洪《冷齋夜話》與胡仔《漁隱叢話》中蘇軾之相關述論為例〉,《語言,文學與資訊》(第一屆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會議論文集論文),2004年6月,頁49-83。
9、聶巧平:〈論《苕溪漁隱叢話》的宋詩史觀〉,《文學遺產》,2004年第3期,頁83-94。
10、谷曙光:〈論歐陽脩對韓愈詩歌的接受與宋詩的奠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
11、吳河清:〈從唐詩之變到宋詩風貌的形成─韓愈詩歌對宋詩影響之背景分析〉,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11-14。
12、葉當前:〈論三大宋代詩話總集的詩學思想─《詩話總龜》、《苕溪漁隱叢話》《詩人玉屑》的詩學思想比較研究〉,《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5年9月。
13、羅鳳珠、蔡宛純:〈以資源共享的觀點建構數位文史工具書的方法:以詩詞典故辭典網站為例〉,《漢學研究通訊》,24卷第2期,2005年5月,頁17-29。14、羅鳳珠:〈詩詞語言詞彙切分與語意分類標記之系統設計與應用〉,第四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主辦,2005年9月1-2日。
15、徐愛華、邱美瓊:〈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的用事論〉,《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頁118-123。
16、楊雅筑:〈《四庫全書總目》詩話界義與作品分類析論〉,第二屆環中國海國際漢學研討會,2006年12月。
17、卞東坡、許曉穎:〈《苕溪漁隱叢話》杜詩論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其內涵〉,《中國典範與文化論叢》,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頁195-221。
18、杜正民、李家名、周海文、鄭寶蓮、林心雁:〈藏經與佛教工具書的數位化編纂─以CBETA電子佛典與數位經錄計畫為例〉,《佛教圖書館館刊》第47期,2008年6月,頁22-34。19、葉當前、曹旭:〈論宋代詩話匯編的三種編排體例〉,江淮論壇,2009年5月。
20、司仲敖:〈資訊科技於中國文學史教學之應用〉,第五屆文學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10月,頁3-18。
21、谷曙光:〈論王安石詩學韓愈語送詩的自成面目〉,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1月。
22、洪振洲、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許智偉:〈漢文佛典的語意標記與應用:《高僧傳》文獻的時空資訊視覺化和語意搜尋〉,《圖書與資訊學刊》第74期,2010年8月,頁1-24。23、謝育平:〈同位詞夾子:主題式分類詞庫萃取演算法〉,《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 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133-162。
24、金觀濤、姚育松、劉昭麟:〈社會行動的數位人文研究:以清末預備立憲為例〉,《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1年。
25、金觀濤〈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頁45-61。
26、殷海衛:〈論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的詩學批評特徵〉,殷都學刊,2011年2月,頁66-72。
27、殷海衛:〈論《苕溪漁隱叢話》的宋詩史價值〉,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6期,2011年11月。
28、殷海衛:〈《苕溪漁隱叢話》編纂的詩話史價值〉,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1月。
29、殷海衛:〈胡仔的「詩道」及其詩學意義〉,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0、張高評:〈苕溪漁隱叢話論宋詩宋調之形成─以歐、王、蘇、黃詩風為例〉,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春季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1年3月,頁29-58。31、張高評:〈「苕溪漁隱曰」論蘇軾、黃庭堅詩〉,《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2期,2011年9月,頁33-66。
32、張高評:〈胡仔詩學與宋詩宋調─《苕溪漁隱叢話》杜甫詩述評〉,《文與哲》第19期,2011年12月。33、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收於項潔編,王泰升等著,《 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頁9-28。
34、項潔、翁稷安:〈導論—關於數位人文的思考: 理論與方法〉,《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35、杜正民:〈佛教數位資源的建置與開展〉,《法鼓佛學學報》第10期,2012年,頁147-210。36、金觀濤、邱偉雲、劉昭麟:〈「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規跡》(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頁141-170。
37、張高評:〈《苕溪漁隱叢話》東坡卷之意義─兼論胡仔之典範觀〉,《東方詩話學第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臺中市: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4月,頁581-609。
38、許師清雲,〈《宋詩話全編‧陶穀詩話》訂補〉,東吳中文學報 第24期,2012年11月,頁91-110。
39、劉昭麟、金觀濤、劉清峰、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應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規跡》(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頁61-82。
40、陳淑君:〈數位典藏創意加值之使用者標籤研究〉,《博物館與文化》第4 期(2012 年12 月),頁113-138。41、劉寧慧:〈「中國古籍叢書目錄資料庫」的建置與效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卷1期,2012年12月,頁109-117。
42、楊果霖:〈臺北大學「古籍資料檢索系統」的建置及其應用〉,《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12年,頁75-92。43、程紫丹:〈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研究述評〉,《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4月,頁24-27。
44、程紫丹:〈胡仔的詩學功用觀〉,《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8月,頁30-33。
45、羅鳳珠:〈唐宋詩詞分詞規則及命名實體特徵〉,第十四屆漢語詞彙語義學國際研討會(CLSW2013),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主辦,2013年5月11-12日。
46、羅鳳珠、邱筱榆、林宜嫺:〈韻文:唐宋詩詞語言知識庫的建構動機與方法〉,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21屆年會專題工作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年6月。
47、羅鳳珠,〈詩詞語言知識庫建構:意象標記與分類〉,第十五屆漢語詞彙語義學國際研討會(CLSW2014),澳門大學主辦,2014年6月9~12日。
48、胡庭皓、周師亞民:〈文學批評標籤集的設計〉,第七屆文學與資訊研討會,2014年10月。
49、楊師果霖:〈臺北大學「古典目錄學研究主題資料庫」的籌建及其展望〉,《書目季刊》第49卷第1期,2015年6月,頁1-19。
【英文】
50、David Seaman、Carolyn Fay、Lisa Spiro:〈Guidelines for SGML Text Mark-up at the Electronic Text Center〉,Electronic Text Center,University of Virginia。
51、Roy Rosenzweig:〈Scarcity or Abundance? Preserving the Past in a Digital Er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8(3),2003年,頁735-762。
52、Todd Presner:〈Digital humanities 2、0:A report on knowledge〉,2010年。
檢索網址:http://cnx、org/contents/J0K7N3xH@6/Digital-Humanities-20-A-Report
最後檢索時間:2016年7月5日。
四、網路資料庫
1、CBETA文獻資料—簡介學術版XML標記
檢自:http://www.cbeta.org/data/cbeta/xmlsample.html
檢索時間:2016年5月20日
2、CBETA電子佛典集成-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Collection
檢自:http://www.cbeta.org/
檢索時間:2016年5月20日
3、網路展書讀
資料庫位址:http://cls.hs.yzu.edu.tw/new_home/main.htm
檢索時間:2016年5月22日
4、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權威資料
資料庫位址:http://sinocal.sinica.edu.tw/
檢索時間:2016年5月22日
5、W3C XML應用程序
檢自:http://www.w3school.com.cn/xml/xml_applications.asp
檢索時間:2016年6月8日
6、TEI Lite: An Introduction to Text Encoding for Interchange
檢自:http://metadata.teldap.tw/standard/TEILite/index_c.htm
檢索時間:2016年6月15日
7、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資料庫位址:http://1062895.kmg.idv.tw/
檢索時間:2016年6月20日
8、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全文資料庫
資料庫位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18^1695024457^90^^^../hanjimg/hanji.htm
檢索時間:2016年6月28日
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查詢
資料庫位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檢索時間:2016年6月30日
10、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資料庫位址: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663075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1、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
資料庫位址:http://thdl.ntu.edu.tw/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2、MARKUS中文古籍文本半自動標記平臺
平臺首頁:http://dh.chinese-empires.eu/beta/index.html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3、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
資料庫位址: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5201&pageid=icb.page145374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4、法鼓山地名規範資料庫
資料庫首頁: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place/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5、W3C XML Path Language (XPath) Version 1.0:
檢自:https://www.w3.org/TR/xpath/#section-Text-Nodes
檢索時間:2016年7月10日
16、臺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
資料庫首頁:http://memory.ncl.edu.tw/tm_sd/index.jsp
最後檢索時間:2016年7月12日
17、古籍資料檢索系統
檢索網址:http://www.cbtc2.ntpu.edu.tw/list.php
最後檢索時間:2016年7月12日
18、古典目錄學研究主題資料庫
檢索網址:http://www.cbtc2.ntpu.edu.tw:81/GDMLS/search.aspx
最後檢索時間:2016年7月12日
19、古籍資訊研究網
檢索網址:http://www.cbtc2.ntpu.edu.tw:81/RBOOK/index.aspx
最後檢索時間:201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