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人力資源部(2017)。〈Foreign workforce numbers〉。上網日期:2017年06月17日,取自新加坡統計網頁http://www.mom.gov.sg/documents-and-publications/foreign-workforce-numbers
王明聖(2016)。〈全球照顧鏈下灰姑娘的美麗與哀愁:兼論臺灣外籍照顧工作者的社會公民權〉,「華人社會福利政策論壇」,臺北。
王明聖(2017)。〈漂洋過海來看您,誰來關心孤苦無依的我:從新北市勞政及社福單位的可能合作來談外籍照顧工作者的虐待處遇與預防〉,「臺灣老人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
王增勇(2006)。〈外籍看護工政策省思與芻議〉。《就業安全》,5(1),頁96-102。臺灣人權報告(2017) 。〈2016人權報告(臺灣部分)〉。上網日期:2016年05月12日,取自美國在台協會網頁https://www.ait.org.tw/zh/2016-human-rights-report-taiwan-part.html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2017a)。〈移工大遊行〉。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0日,取自臺灣國際勞工協會http://www.tiwa.org.tw/tiwa%E5%B7%A5%E4%BD%9C/%E7%A7%BB%E5%B7%A5%E5%A4%A7%E9%81%8A%E8%A1%8C/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2017b)。〈安置中心〉。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2日,取自臺灣國際勞工協會http://www.tiwa.org.tw/tiwa%E5%B7%A5%E4%BD%9C/%E5%AE%89%E7%BD%AE%E4%B8%AD%E5%BF%83/
外籍勞工通訊社(2017a)。〈仲介收費標準修正預告 1/16截止〉。上網日期:2017年05月24日,取自東南亞集團網頁http://www.sea.com.tw/news_detail.php?sn=4428#.WSWnA1SGPIW
外籍勞工通訊社(2017b)。〈提升看護技能 新北市提供免費指導〉。上網日期:2017年05月26日,取自東南亞集團網頁http://www.sea.com.tw/news_detail.php?sn=4722#.WSe-fFSGPIU)
外籍勞工通訊社(2017c)。〈外籍家庭看護工休假擬有喘息服務〉。上網日期:2017年05月28日,取自東南亞集團網頁http://www.sea.com.tw/news_detail.php?sn=4565#.WS0_zFSGPIW
白智芳(2016)。《臺灣人口販運被害人安置保護服務研究:增權觀點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習碩士論文。朱國鳳(2017)。〈已經聘僱外籍看護,還可以獲得「長照2.0」的照...〉。上網日期:2017年06月06日,取自勞動部網頁http://m.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860?utm_source=line&utm_medium=message&utm_campaign=Line0606-1150
行政院公報(2017)。〈訂定「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補充訓練辦法」〉。上網日期:2017年06月06日,取自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91424&log=detailLog
余佳蔚(2014)。《臺灣外籍看護工政策之探討─ 以日本、德國、加拿大、美國為借鏡》。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佳臻(2008) 。《天生愛組織?菲律賓移工自主團體在臺灣的組織經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吳靜如(2014年11月)。〈人力發展-外籍勞工觀點〉,「醫療長照整合人力發展論壇」,臺北。
東網港澳新聞(2017)。〈超收中介費擬增罰則 外傭工會冀帶阻嚇作用〉。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2日,取自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Facebook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0628/bkn-20170628151356249-0628_00822_001.html
林昭儀(2012)。〈從社會網絡概念和時空移動探討外籍家務勞工〉,《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11期,259-280。林盈君、王冠瑾 (2012)。〈人口販運被害者保護服務現況及困境:以移民署庇護所收容者為例〉,「人口移動與執法」,桃園。
林國榮、蕭晴惠、成之約(2016a)。《韓國外籍勞工政策及直接聘僱制度之研究》。勞動 部勞動力發展署105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林國榮、蕭晴惠、成之約(2016b)。《印尼外勞輸出政策演變及我國因應對策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05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2017)。〈四國開放業別〉。上網日期:2017年07月01日,取自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https://dhsc.wda.gov.tw/
邱彥瑜、林玲瑩、李映昕(2013)。〈應然與實然:長照外勞的見與不見〉。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0日,取自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網頁http://www.familycare.org.tw/news/9971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2015)。〈臺中市違反就業服務法僱用外籍勞工案件統計〉。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3日,取自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網頁http://data.gov.tw/node/29695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2017a)。〈直聘案件統計資訊〉。上網日期:2017年04月13日,取自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網頁http://data.gov.tw/node/20522
政府資料開放平台(2017b)。〈桃園市政府勞動局裁處違反就業服務法統計表〉。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3日,取自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網頁http://data.gov.tw/node/45568
香港統計年刊(2016)。〈外籍家庭傭工數目〉。上網日期:2017年06月17日,取自香港政府統計處網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40_tc.jsp?productCode=B1010003
香港職工會聯盟(2017)。〈爭取見成效 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促使政府修例監管黑中介〉。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2日,取自香港職工會聯盟http://www.hkctu.org.hk/cms/article.jsp?article_id=1690&cat_id=14
孫友聯(2013)。〈移動中的剝削:臺灣外勞人權問題剖析〉,《臺灣人權學刊》,第二卷第2期,113-128。晏子萍(2016)。〈老萊子葉裕益 打造「輪椅幼稚園」〉,《熟年誌》,第47期,86-90。
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勞資關係科(2017)。〈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上網日期:2017年07月07日,取自桃園市政府勞動局http://lhrb.tycg.gov.tw/home.jsp?id=37&parentpath=0%2C13%2C35&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1403070021&aplistdn=ou=data,ou=lhrb3,ou=chlhr,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2017)。〈法律扶助基金會成立「持志集團受害人法律扶助專案」〉。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5日,取自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http://www.laf.org.tw/index.php?action=news_detail&id=4935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4)。《新北市外籍勞工庇護中心安置管理成果報告書》。新北市政府勞工局103年度委託成果報告書。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5)。《新北市外籍勞工庇護中心安置管理成果報告書》。新北市政府勞工局104年度委託成果報告書。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6)。《新北市外籍勞工庇護中心安置管理成果報告書》。新北市政府勞工局105年度委託成果報告書。
馬財專、余珮瑩(2009)。〈外籍看護工現況之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第1期。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 首航初探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康月綾、李麗日(2010)。〈印尼籍家庭看護工在臺灣之工作適應與人際適應〉,《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期刊》,第1期,31-63。張美玲(2009 7月)。〈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電子報月刊》。上網日期:2017年4月15日,取自就業好夥伴網頁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month_display.asp?menu_id=2&submenu_id=478&ap_id=827
曹毓珊(2002)。《老人家庭照顧者僱用外籍家庭監護工對照顧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家雋(2014)。《印尼移工團體IPIT的組織與發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郭正芬(2012)。《回家,原來是條漫長的道路移工庇護所的生涯偶遇經驗》。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芬(2011a)。〈管理或剝削?家庭外籍看護工雇主的生存之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5期,89 - 155。陳正芬(2011b)。〈雙軌分立的長期照顧體系-照顧服務員國籍與品質的抉擇叉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86.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秀蓮(2011)。《「公」「私」雙綁外籍家務勞動者的勞動處境》。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陳瑞榆(2017)。〈破除審檢性別盲 看見移工處境 拒絕性侵迷思〉。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1日,取自財團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https://www.jrf.org.tw/articles/1364
勞動力發展署(2014)。〈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裁量基準〉。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0日,取自勞動力發展署網頁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310280119&acttype=view&dataserno=201404280016
勞動部(2014)。〈103年外籍勞工工作及生活關懷調查〉。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8日,取自勞動部網頁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19111/
勞動部(2015)。〈民眾檢舉違反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獎勵金支給要點〉。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3日,取自勞動部網頁https://laws.mol.gov.tw/FLAW/FLAWDAT0202.aspx?lsid=FL059486
勞動部(2016)。〈105年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統計結果〉。上網日期:2017年03月06日,取自勞動部網頁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0635/
勞動部(2017)。〈106年7月勞動部統計月報〉。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7日,取自勞動部網頁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2453/%E5%8B%9E%E5%8B%95%E7%B5%B1%E8%A8%88%E6%9C%88%E5%A0%B1/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7)。〈105年度業務報告〉。上網日期:2017年07月09日,取自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頁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111160024
曾佳俊(2017)。〈新北一通電話到宅指導外勞照護技巧〉。上網日期:2017年06月03日,取自愛長照網頁http://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126
曾僑慧、邱乃唐(2015)。〈性侵害女性移工個案實務工作的經驗與反思:從移工庇護所社工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第12卷,第1期,24-29。黃怡菱(2011)。《外籍勞工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執行效果分析─新北市外勞查察員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紀華、林金定(2013)。〈家庭外籍看護工照護失能老人面臨之困境與問題初探臺灣老人保健學刊〉。《臺灣老人保健學刊》,9(1),頁62-70。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2016)。〈勞工局開辦外勞免費學中文 132位聽說讀寫樣樣行〉。上網日期:2017年06月23日,取自新北市政府網頁http://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parentpath=0,6,27&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611300009&mserno=201309100001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2017a)。〈移工服務介紹〉。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4日,取自新事社會服務中心http://www.new-thing.org/immigrate/info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2017b)。〈移工庇護〉。上網日期:2017年07月14日,取自新事社會服務中心http://www.new-thing.org/immigrate/shelter
楊慧敏(2015)。〈我國社福外勞引進及管理制度之探討〉,《國會月刊》,第 43 卷 第 4 期,65-86。葉施惠(2016)。《印尼籍女性家事移工生命歷程及被害經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毓蘭、黃文志(2016)。〈也論轉型正義:建立以人為本的外籍勞工管理〉。《就業安全》,15(2),頁108-114。葛嬋娟(2010)。《臺灣東南亞籍家庭看護工政策及其問題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跨國勞動力事務中心(2016)。〈接續聘僱家庭外籍看護工前 被看護者應先具備法定資格〉。上網日期:2017年07月25日,取自勞動力發展署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111160008&acttype=view&dataserno=201604140001
跨國勞動力管理組(2014)。〈勞動部表揚績優外勞仲介公司,明年度將擴大選拔優良從業人員〉。上網日期:2017年07月27日,取自勞動力發展署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111160008&acttype=view&dataserno=201411180001
跨國勞動力管理組(2016)。〈發布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從事跨國人力仲介服務品質評鑑要點修正條文〉。上網日期:2017年07月28日,取自勞動力發展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310280128&acttype=view&dataserno=201601060004
維基百科(2017)。〈日本の看護師〉。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4日,取自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7%9C%8B%E8%AD%B7%E5%B8%AB
歐忠明、梁銘華(2013)。〈東南亞籍看護工在臺灣境內之生活品質現況與展望〉,「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宜蘭。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令恬(2010) 。《我國外籍家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之研究》。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蔡令恬(2010)。《我國外籍家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衛福部(2016)。〈105年8月3日長照十年計畫2.0溝通說明會會議資料〉。上網日期:2017年08月05日,取自衛生福利部長照政策專區http://www.mohw.gov.tw/cht/LTC/DM1_P.aspx?f_list_no=976&fod_list_no=0&doc_no=55616
蕭家雯(2015)。《臺灣外籍移工「直接聘僱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品潔(2015)。〈四方報/桃園群眾庇護中心 安置就業雙服務〉。上網日期:2017年07月08日,取自ETNEWS新聞雲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627/524515.htm
賴瓊美(2012)。〈藍領外籍勞工管理與諮詢服務執行: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臺灣勞動評論》,第4卷,第11期,89-135。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2004年修訂版)》。臺北:巨流。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羅國榮(2016)。《我國勞力剝削刑事規範研究-以人口販運防制法第32條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一般生組碩士論文。西文部分:
Chiu Yee Koh & Brenda S.A. Yeoh(2016)。Bridging the citizen/foreigner divide? Migrant worker activism and the day-off campaign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e-Policy and Practice for Foreign Domestic Caring Workers in Asia,NTU。
Green, O., & Ayalon, L. (2016). Whom do migrant home care workers contact in the case of work-related abus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help-seek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1(19), 3236-3256.
Liang, L. F. (2011). The making of an ‘ideal’live-in migrant care worker: recruiting, training, matching and disciplining.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34(11), 1815-1834.
Ogawa, R. (2010). Globalization of reproductive work in Japan. In R. Ogawa, E. Kim, F.T. Wang and H.C. Liu (eds),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from Southeast Asia to East As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productive Labour, Kitakyushu: Kitakyushu Forum on Asian Women, 15-37
Pan,S.M.,&Yang,J.T.(2009).Unveiling the Mask of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buse. The Conference of “Gendering East/West”, University of York.
Pan,S.M.,&Yang,J.T.(2012a). Outsiders in the Family: Abuse of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18(1),87-117
Pan,S.M.,&Yang,J.T.(2012b). Sexual Abuse of Live-In Care Workers in Taiwan. Sexual Abuse: Breaking Silence (CH 15).Publisher: InTech
Schneider,R.L.,& Lester,L.(2001). Social work advocacy: A new framework for a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pson. Learnimg.
Song, J. (2015). Labour markets, care regimes and foreign care worker policies in East Asia.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49(3), 376-393.
Wang,M.S.& Hong,J.S.(2017)。A Systematic Review of Abuse on Migrant Care Worker in Taiwan: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Asian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Foreign Caregiver Workshop,NT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