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貓頭鷹出版社),雙子星塔(Petronas Towers),發布日期2005年3月, 2010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skyscrapers.cn/diagram/asia/malaysia/kuala_lumpur/file_Petronas_Towers.htm。
[2]全球華人摩天,發布日期2004年6月,2010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skyscrapers.cn/index.html。
[3]金文森,王丞達,『以鋼結構實例驗證SAP2000側推分析之研究』,結構工程,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第十九卷,第四期,117-125頁,(2004)。[4]李柏彥,『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極限載重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6)
[5]何象鏞,『RC樑柱構件塑性鉸性質之設定法』,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2007)。
[6]李俊宏,『鋼骨鋼筋混凝土與鋼結構之極限承載力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2)。
[7]林士群,『鋼筋混凝土抗彎構架之容量反應譜法分析』,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1999)。[8]林彥碩,『鋼構架附連接橋之彈塑性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9)。[9]張雅芳,『有瑕疵構件的彈塑性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9)。[10]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校舍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手冊』,台北(2008)。
[11]Leung, A. Y. T., and Wong, S. C.,“Local-Global Distribution Factors Method for Tall Building Frames ” , Computer and Structures, Vol. 29, No. 3, 1988, pp. 497~502.
[12]Tae-Wan Kima,*, James Wilcoskib,l, Douglas A. FoutchC,2, Moon Sung Leed,3 “Shaketable tests of a cold-formed steel shear pane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US(2006)
[13]FEMA-273,(1997),“NEHRP Guidelines for Se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 ”, Building Seismic Safety Council (BSSC) , Second Ballot Version , developed for 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Washington, D.C.,USA.
[14]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 (ATC) ,(1996), “Seismic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Concrete Buildings ”,Report No.ATC-40,Redwood City,California.
[15]呂宜修,『輸電高壓鐵塔之極限載重與挫屈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6)。
[16]李森枏,『SAP2000 入門與工程上之應用』,科技圖書,(2002)。
[17]內政部營建署編輯委員會,『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台北,1990。
[18]內政部營建署編輯委員會,『最新建築技術規則』,詹氏書局,台北,2009。
[19]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法及推廣』,台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