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4.144.95.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彩鴦
研究生(外文):Chuang, Tsai-Yang
論文名稱:性別、價值觀、生命週期與夫妻親密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Gender, Value, Family Life Cycle and Marital Intimacy
指導教授:沈幼蓀沈幼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en, Yow-Suen
口試委員:郭盛哲郭文般
口試委員(外文):Kuo, Sheng-CheKuo, Wen-ban
口試日期:2012-01-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4
中文關鍵詞:親密關係性別價值觀家庭生命週期
外文關鍵詞:IntimacyGenderValueFamily Life Cyc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14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臺灣歷經社會變遷,親密關係是否已轉變成為夫妻互動的模式?影響台灣夫妻親密關係的因素又是為何?本文根據相關文獻探討親密關係,並利用2006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二次家庭組問卷資料,擷取已婚樣本1269名進行研究,以家庭價值、性別、性別角色態度、家庭生命週期、年齡、教育年數、省籍、居住地都市化程度、宗教信仰、工作以及家庭收入等變項來分析這些因素是否影響臺灣夫妻親密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臺灣夫妻親密關係尚未普遍形成,「揭露式親密關係」尚未成為臺灣夫妻的主要互動模式。家庭優先與個人取向之家庭價值觀、年齡、教育年數影響親密關係。家族主義之家庭價值、性別、性別角色態度、家庭生命週期、省籍、居住地都市化程度、宗教信仰、工作以及家庭收入則對親密關係未有顯著影響。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arital intimacy in Taiwan?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ject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TSCS) in 2006”, retrieve sample of 1269 married couple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the marital intimacy in Taiwan are not so common. Disclosing intimacy between wife and husband has not yet become the major mode in Taiwan. The priority in the family values, individualism, ages and years of education will affect the marital intimacy. Clannism, genders, gender role attitudes, family life cycle, ethnic groups, level of residence urbanization, religion, work, and family incom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marital intimac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親密關係 4
第二節 家庭價值與親密關係 7
第三節 性別、性別角色態度與親密關係 12
第四節 家庭生命週期與親密關係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資料來源說明 19
第二節 變項定義與測量 20
第三節 樣本描述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0
第一節 親密關係之描述 30
第二節 親密關係之相關分析 33
第三節 親密關係之二元邏輯迴歸分析 35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41
第一節 結論 41
第二節 討論 43
參考文獻 45
附錄 49
內政部統計處,2011,內政統計年報─婚姻狀況。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取用日期2011年9月1日。
王純娟,2001,《婚姻與親密關係》。台北:教育部。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田安里、黃財尉、楊素圓,2006,〈雙薪家庭夫妻間有一樣的婚姻滿意度嗎?從夫妻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的觀點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255-280。
伊慶春,1991,〈臺灣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伊慶春,2007,〈台灣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台灣社會變遷全記錄》。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取用日期:2011年9月1日。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1-27。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利翠珊,2000,〈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29-51。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1) 〉。《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李良哲,1999,〈維繫婚姻關係重要因素的成人期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22:145-160。
李良哲,2000,〈維繫婚姻關係重要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明燁、伊慶春,199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姚蘊慧,2005,〈「第二現代」社會觀點下的親密關係〉。《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通識研究集刊》8:149~170。
胡正文,2010,〈從多樣的家庭現況看擺盪中的社會價值〉。《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論叢》10:81-111。
胡正文,2011,〈性別的社會建構—婚姻的「內在」與「外在」〉。《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1):1-43。
洪緹芸,2004,《臺灣地區民眾的個人主義、家族主義與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及其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瀞文,2007,《親密關係轉變與福利改革新焦點:Anthony Giddens的觀點》。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
陳靜宜,2006,〈個人背景特性、婚前關係發展與婚姻調適狀況的關係:以家庭建立期之夫妻為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8:45-68。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馮耀廣,2003,《都市住民家庭倫理與社區價值—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傅仰止、張晉芬主編,2007,《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二次調查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楊文山,2009,〈臺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與家人關係〉。《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2):20-27。
楊國樞,1996,《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齊力,2003,〈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市師社教學報》2:115-147。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趙淑珠& Walters, L. H.,1996,《婚姻品質對兩性的不同影響:一個跨文化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六」宣讀之論文。
蔡文輝,198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明璋,2004,〈台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台灣社會學》,8:99-131。
鄭錦霞,2005,〈家庭生命週期之探討〉。《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45。
劉雪如,2011,《為愛找尋「出口」-談夫妻溝通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鍾宜吟,2008,《台灣地區民眾婚前同居、婚姻態度之相關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46。
蕭英玲、利翠珊,2009,〈夫妻間的恩情與親密:簡效量表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2:3-40。
Belsky, J., Spanier, G., & Rovine, M. 1983,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Marria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567-577.
Belsky, J., & Rovine, M. 1990,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Pregnancy to Three Tears Postpartum.”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5-19.
Bernard, 1972, The Future of Marriage. New York:Bantam Books.
Clark , M. S. & Reis, H. T., 1988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9:609-672.
Giddens, Anthony著,周素鳳譯,1992/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欲》。台北:巨流。
Jamieson, Lynn 著,蔡明璋譯,1998/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Rollins, B. C. & Feldman, H., 1970 “ Marrital Satisfaction Over the Family Life Cyc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2:20-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46。
2. 蔡明璋,2004,〈台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台灣社會學》,8:99-131。
3.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4.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5. 齊力,2003,〈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市師社教學報》2:115-147。
6. 楊文山,2009,〈臺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與家人關係〉。《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2):20-27。
7. 陳靜宜,2006,〈個人背景特性、婚前關係發展與婚姻調適狀況的關係:以家庭建立期之夫妻為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8:45-68。
8. 姚蘊慧,2005,〈「第二現代」社會觀點下的親密關係〉。《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通識研究集刊》8:149~170。
9. 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10. 吳明燁、伊慶春,199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11. 李良哲,2000,〈維繫婚姻關係重要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12. 李良哲,1999,〈維繫婚姻關係重要因素的成人期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22:145-160。
13.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1) 〉。《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14. 利翠珊,2000,〈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29-51。
15.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