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使得都市裡的空間結構顯得愈為緊湊,人們彼此間的接觸也愈見頻繁與需要, 而這些現象外顯最為明顯的便是人們活動匯集的各個活動節點地區;這些活動節點分 佈在都市地區裡構成都市的主要架構。由於科技及社經的進步與需要,大規模群集的 公用建築因運而興,吸引匯集大量的人口與活動,形成都市節點,使得建築設計的範 疇日愈擴大,而與都市環境的關係就愈密不可分。 人們創造環境,而環境又反而影響人的活動與行為,都市中一切實質的與非實質的景 像可說是人們為滿足生活需求而進行種種活動的表徵;因此要了解都市環境、研討都 市環境,由都市活動及其結他區著手,實為一條最基本的探究途徑。 本文先對有關學理的概念進行探討,以建立思考研究的基礎;復以台北市中央地區及 其中的六項主要活動為實證研討的對象,以社會及行為學常用的觀察與訪問等科學的 研究方法,配合基本概念的整理作實證性的研究,期以從都市活動的了解進而對活動 需求的空間及空間的組合與分佈,建立大尺度環境設計規劃的概念。 本文共分四部份,五章節,所述主旨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