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地的交互作用,不斷的在空間上產生變化,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經濟發展迅速 ,致使雲林縣台西鄉人口不斷移向大都會區,使台商鄉人口成長率皆維持在負成長情 況下,對當地產業結構、士地利用、生活方式產生變化,本篇論文主要的目地是希望 以地理學的觀點來探討台西鄉人口移動對居民影響之情氣,透過官方資料、實地訪查 和分析,所得資料,進而提出對策與建議,今將所得研究之結果歸納下: (一)、就雲林縣台西鄉而言。人口外移以台北地區人數最多,佔8.891%、台中地區 2.35% 、嘉義、桃園為1.66% 、高雄地區0.83% ,顯示人口在移動時選擇性的改變, 不再是兩極化的情形,附近的次都會區嘉義,及往北、中部發展為目前趨勢。 (二)、台西鄉產業結構,自民國65年∼80年間,第一級產業衰減9.46% ,二級產業 增加5.69% ,三級產業增加3.87% ,十五年間,台西鄉的社會經濟結構仍是以極緩慢 的速度在改變。 (三)、台西鄉因高等學校及二、三級產業缺抸,致使當地人口外流圈重,調查結果 ,以出外就業及就學共占98.4% 最多。 (四)、留在當地的居民以老年及婦幼人口為主,因應人口減少,家中士地利用由集 約式農作,紛紛改為勞力較少的養殖業,或是廢耕。 (五)、人口外移產生交互作用,因而通婚圈擴大到外縣來。 (六)、外移者所賺得金錢寄回母家庭,改善當地經濟結構,房屋紛紛改建,傳統三 合院房屋改成平頂式。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外移對一地區是呈正、負面的影響,要改善當地經濟結構唯 有再一次產生重大衝擊。政府於民國79年選定”雲林離島工業區”,面積達5000公煩 以上的工業用地,其所引進的是以二級產業為主的製造業,雲估從業人員可達15000 人,幾乎是目前全鄉人口的1/2 強,其未來人口大量的移入再產生的衝擊,指日可待 。除了引進工業外,未來台西鄉可依其區域特色,配合地方資源,改善農業環境,加 強農、魚產品加工業,增加觀光遊憩資源,如此必能充份發揮區域的獨特性,做為一 個成功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