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7/25 01:0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美月
論文名稱:
徐正平兒童文學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Hsu Cheng-Ping’s Children’s Literature
指導教授:
陳正治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徐正平
、
兒童文學
、
兒童讀物寫作班
、
童話
、
科學童話
、
桃園縣兒童文學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1764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徐正平於臺灣兒童文學尚未發達的時代,即以一介教師之身分實際參與創作並且積極推動兒童文學。是故,本論文以徐正平在兒童文學領域之創作與貢獻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文學成就及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徐正平因母親及學校的教育,奠定了文學素養。及後來成家立業後,為了帶給孩子和學生有益的童話故事及補充教材,他開始配合兒童心理與需求,創作適合兒童的童話。他創作時,秉持能夠陶冶兒童身心、增進智慧為目的。
研究者以三大領域:自我、群體、自然三者分析其童話內容,發現其群體領域佔多數,乃因其職業是教師除了知識傳授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導學生如何在群體中和諧相處,並且為未來出社會作準備。因此,在這個部分表達了許多團體中和諧的品德表現。在技巧上,結構多為單線的水平型和下降上升型,符合兒童心理。直接或間接刻畫處理人物並且在用詞方面注重語言的淺顯與口語化。
徐正平兒童故事取材著重在校園生活,內容主旨在表達群體生活的美好品德;技巧上以全知觀點敘說故事,結構亦以上升為主;兒童詩歌的寫作是以教育兒童為目的,其形式上有反覆、對偶、類疊的方式;兒童書信則是以兒童的口吻寫信,內容表現謙恭有禮的感恩態度;而其散文多為叮嚀、訓勉學生的篇章。
徐正平催生「兒童讀物寫作班」,與縣內兒童文學愛好者共同編輯《桃縣兒童》、《桃園縣教師兒童文學創作選集》,辦理「桃園縣教師兒童文學寫作研習會」使臺灣兒童文學史邁入新里程,也讓桃園縣兒童文學欣欣向榮。
總結,徐正平為民國五六十年代的兒童文學創作者。在年輕時已是創作量豐富的作家。由於他致力於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推展,使得兒童文學領域開創新的境界。身為教師,他努力創作,希望帶給學生更多更好的作品。其又參與「兒童讀物寫作班」,帶動更多國小教師參與創作兒童文學作品,使得更多人重視兒童文學。
Befor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Taiwan, Hsu Cheng-Ping involved in person in the cre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re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Hsu Cheng-Ping to discuss his literature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as well a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Hsu Cheng-Pinig has his literature cultivation built by teaching of his mother and the education of schools. After having his own family, in order to bring his children and his students with useful Fairy Tales and supplement teaching materials, he started to create Fairy Tales suitable to children basis their mental states and needs. When he was creating, he always purported to cultivate children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as well as bringing up intelligence of children.
The researcher explores in 3 main domains, ego, community and nature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his Fairy Tales. It is found that community is the domain that he placed his emphasis. This is because that his job is a teacher that other than offering knowledge to children,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tell student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in a group harmonically, as he believed and to be prepared for joining bigger society in the future. Hence, in this part, he expressed his hope for harmonic and ethic performance. In skills, the structures are mostly of single line horizontal and down rising type, which conforms to general children mentality. He used to depict and treat charact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d in employing words and sentences, he stressed on plain and verbal language.
Hsu Cheng-Ping Fairy Tales have the material in campus life and expressing the community life and beauty of ethics. In skills, he tells stories in omniscient viewpoint and the structures are mainly in ascent manner. The writing of children poem is basically for educating children and there are repetition, antithesis and stacking. In children letter writing, he used to express in the way of children tones and the contents are mostly humble, polite and grateful. His proses are articles of teaching and exhort.
Hsu Cheng-Ping helped in creating Children’s Readings Writing Class, he joined with lover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s in Taoyuan County in editing “Taoyuan Children” “Sele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Creation of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and he organized “Taoyuan County Teachers Children’s Literature Writing Workshop”. His efforts moved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Taiwan into new milestone and help the blossoming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of Taoyuan County.
In conclusion, Hsu Cheng-Ping is a Children’s Literature creator in 1960/70. He was a writer rich in production when he was young. His devotion to the cre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pushed the domai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a creative new frontier. As a teacher, he endeavors in literature creature and brings more and better works for students. He also joins in Children’s Readings Writing Class to attract more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to the cre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more people to place attention to the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方向、方法與步驟………………………..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4
第貳章 徐正平與兒童文學作品……………………………………18
第一節 時代背景…………………………………………18
第二節 走入兒童文學因緣………………………………26
第三節 兒童文學創作觀…………………………………29
第四節 徐正平兒童文學作品…………………….....37
第叁章 徐正平童話………………………………………….....46
第一節 童話的內容………………………………………47
第二節 童話的形式………………………………………86
第三節 小結………….…………………………………107
第肆章 徐正平兒童故事與其他作品………………………………110
第一節 兒童故事…………………………………………112
第二節 兒童詩歌…………………………………………130
第三節 兒童書信及散文………………………………144
第四節 小結………………………..............155
第伍章 徐正平與兒童文學的推廣…………………………………157
第一節 催生兒童讀物寫作班……………………………157
第二節 推廣桃園縣兒童文學……………………………167
第三節 推展校內兒童文學………………………………174
第四節 小結………………………………………………181
第陸章 結論…………………………………………….........183
參考書目………………………………………………………………189
附錄……………………………………………………………………195
附錄一:徐正平兒童文學寫作年表…………………………195
附錄二:徐正平自述…………………………………………218
附錄三:徐正平簡歷…………………………………………220
附錄四:《徐正平文存》之兒童文學著作…………………222
附錄五:徐正平童話內容分析表………………….………229
附錄六:徐正平童話形式結構分析表………………………232
附錄七:徐正平童話形式人物刻畫、敘述觀點分析表……235
附錄八:徐正平有關科學童話之論述………………………238
附錄九:徐正平注音符號光碟用兒歌及童詩………………244
附錄十:徐正平童話內容簡介………………………………247
一、徐正平著作
徐正平:《千字童話》(臺北:東方文藝出版社,1962年9月)
徐正平:《鱷魚潭》(臺北:永安出版社,1966年7月)
徐正平:《泡泡兒飄了》(臺北:青文出版社,1972年10月)
徐正平:《大熊和桃花泉》(臺北:國語日報,1975年12月)
徐正平編撰:《兒童書信》(臺北:青文出版社,1973年7月)
徐正平:《小白沙遊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2月)
徐正平:《我的年表》(桃園:徐正平自印,1999年7月)
徐正平:《徐正平文存》(桃園:新街國小,2002年2月)
二、兒童文學理論著作
吳鼎:《兒童文學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李麗霞:《科學童話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院,1993年)
李麗霞:《科學童話寫作與教學研究》(新竹:先登出版社,1998年)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9月)
林文寶、陳正治、林德姮、王宇清、陳晞如、孫藝玨編著:《幼兒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月)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臺北: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2007年12月)
林文寶主編:《台灣兒童文學100研討會論文集》(臺東: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0年3月)
林守為:《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7月)
林良:《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論文集》(臺北:國語日報出版部,1976年7月)
洪文瓊:《兒童文學見思集》(臺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6月)
洪志明:《兒童文學評論集》(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
祝士媛編定:《兒童文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10月)
張清榮:《兒童文學創作論》(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9月)
許義宗:《兒童詩的理論與發展》(臺北:中山學術研究文化基金會,1979年7月)
陳正治:《兒童詩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陳正治:《兒歌理論與賞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陳正治:《童話理論與作品賞析》(臺北:臺北市立師院,1988年6月)
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6月)
陳宗顯譯,寺村輝夫著:《怎樣寫兒童故事》(臺北:國語日報附設出版部,1985年10月)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
傅林統:《豐收的期待──少年小說、童話評論集》(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4月)
傅林統譯,LiLian H.Smith著:《歡欣歲月》(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11月)
傅林統譯,Paul Hazard著:《書、兒童、成人》(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4月)
曾信雄:《兒童文學創作選評》(臺北:國語日報社,1973年7月)
廖卓成:《童話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2年5月)
劉鳳芯譯,Perry Nodelman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臺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8月)
蔡尚志:《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0月)
蔡尚志:《兒童故事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三、其他專書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編:《兒童文學大事紀要》(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編印,1991年6月)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著:《小學生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
王夢鷗:《文藝美學》(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8月)
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6月)
林文寶策劃:《彩繪兒童又十年──臺灣1945─1998兒童文學書目》(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
林良等著:《築夢踏實兒文路──創會二十周年紀念文集1984-2004》(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04年11月)
邱各容:《兒童文學史料初稿1945-1989》(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 1990年8月)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年表1895-2004》(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邱各容:《播種希望的人們-臺灣兒童文學工作者群像》(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 2002年8月)
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傳文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6月)
國立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編:《臺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國立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1998年3月)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2月)
郭為藩:《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6年12月)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傅佩榮:《從自我出發》(臺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附設書評書目出版社,1992年4月)
黃慶萱:《與君細論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謝鴻文:《凝視台灣兒童文學的重鎮—桃園縣兒童文學史》(臺北:富春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12月)
四、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吳長青:《「兒童讀物寫作班」研究(1971-1989)》(臺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家嘉:《蔡季男兒童詩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高麗敏:《桃園縣文學史料之分析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郭孟鵑:《圖畫書的「自我領域」主題探究─以「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為例》(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黃芷筠:《圖畫書的「群體領域」主題探究─以「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為例》(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2年)
劉隸陵:《桂文亞兒童散文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藍涵馨:《宜蘭縣兒童文學研習營之研究》(臺東: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二)期刊論文
吳英長:〈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臺東師專學報》14期,1986年4月,頁195-21
李麗霞:〈正視童話裡的科學成分〉《社教資料雜誌》207期,1995年10月,頁5-9
李麗霞:〈科學童話的理論基礎〉《新竹師院語文學報》5期,1998年12月,頁149-191
李麗霞:〈談科學童話〉《國教世紀》28卷2期,1992年10月,頁38-41
林良:〈「散文」和「兒童散文」〉《小作家月刊》93期,2002年1月,頁64-66
林良:〈我與「爸爸的十六封信」〉《國文天地》6期,1985年11月,頁56-59
林良:〈兒童文學要讓孩子喜歡〉《大墩文化》40期,2007年3月,頁49-51
林茵:〈兒童文學在桃園(一)〉《文化桃園》第28期,2003年7月,頁4
林茵:〈兒童文學在桃園(一)〉《文化桃園》第29期,2003年8月,頁4
林茵:〈兒童文學在桃園(一)〉《文化桃園》第30期,2003年9月,頁4
林茵:〈兒童文學在桃園(一)〉《文化桃園》第31期,2003年10月,頁4
林茵:〈兒童文學在桃園(一)〉《文化桃園》第32期,2003年11月,頁4
林茵:〈科學童話第一人─徐正平〉《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8卷2期,2002年3月,頁4-7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省思〉《出版界》91期,2010年9月,頁60-77
洪文瓊:〈兒童文學範疇論〉《東師語文學刊》9期,1995年6月,頁129~146
洪文瓊:〈當前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狀況〉《文訊》239期,2005年9月,頁61-65
唐秀玲:〈兒童觀與兒童詩〉《兒童文學學刊》20期,2009年11月,頁105-160
傅林統:〈兒童文學研習班〉《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卷4期,1985年8月
馮輝岳:〈論兒童散文--從兒童散文的敘事性談起〉《兒童文學家》33期,2004年12月,頁53-54
黃文杰:〈徐正平科學童話創作第一人〉《中國時報》第18版,2002年6月25日,18版
黃承聰:〈專訪桃園縣校長協會理事長徐正平先生〉《桃園縣新屋國民小學百年校慶通訊》第二期,2003年4月,頁3
黃基博:〈兒童故事寫作分析〉《國教天地》18期,1976年9月,頁26-27
黃登漢:〈桃園縣兒童文學概況〉《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6卷5期,2000年9月,頁6-7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現代童話研究
2.
林良的兒童文學作品研究
3.
鄭清文童話研究
4.
國語日報牧笛獎及其童話作品研究
5.
王爾德童話中譯本隱含之翻譯觀與兒童文學觀
6.
嚴友梅童話研究
7.
臺灣兒童期刊中的創作童話研究―以《兒童的》雜誌為例
8.
「三」在中國民間童話中的運用蠡探
9.
黃基博童話研究
10.
黃春明兒童文學中的教育主題與功能研究
11.
潘人木兒童文學作品研究—以《中華兒童叢書-文學類》作品為例
12.
童話與戲劇相遇的研究~以童話說演為例
13.
奈知未佐子漫畫作品研究
14.
《11個小紅帽》的遊戲性研究
15.
從《燕心果》到《採桃記》——鄭清文童話研究
1.
洪文瓊:〈兒童文學範疇論〉《東師語文學刊》9期,1995年6月,頁129~146
2.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省思〉《出版界》91期,2010年9月,頁60-77
3.
林茵:〈科學童話第一人─徐正平〉《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8卷2期,2002年3月,頁4-7
4.
林良:〈兒童文學要讓孩子喜歡〉《大墩文化》40期,2007年3月,頁49-51
5.
林良:〈我與「爸爸的十六封信」〉《國文天地》6期,1985年11月,頁56-59
6.
林良:〈「散文」和「兒童散文」〉《小作家月刊》93期,2002年1月,頁64-66
7.
李麗霞:〈談科學童話〉《國教世紀》28卷2期,1992年10月,頁38-41
8.
李麗霞:〈科學童話的理論基礎〉《新竹師院語文學報》5期,1998年12月,頁149-191
9.
李麗霞:〈正視童話裡的科學成分〉《社教資料雜誌》207期,1995年10月,頁5-9
10.
吳英長:〈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臺東師專學報》14期,1986年4月,頁195-21
11.
洪文瓊:〈當前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狀況〉《文訊》239期,2005年9月,頁61-65
12.
唐秀玲:〈兒童觀與兒童詩〉《兒童文學學刊》20期,2009年11月,頁105-160
13.
馮輝岳:〈論兒童散文--從兒童散文的敘事性談起〉《兒童文學家》33期,2004年12月,頁53-54
14.
黃基博:〈兒童故事寫作分析〉《國教天地》18期,1976年9月,頁26-27
15.
黃登漢:〈桃園縣兒童文學概況〉《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6卷5期,2000年9月,頁6-7
1.
林海音及其兒童文學研究
2.
哲也兒童文學研究
3.
林良的兒童文學作品研究
4.
邵僴兒童文學研究
5.
兒童文學與暴力的三個側面檢視
6.
多人線上遊戲式打字練習與競賽系統之發展-以國小學生為對象
7.
簡媜城市書寫研究
8.
王家祥兒童文學研究
9.
黃春明兒童文學研究
10.
黃春明兒童文學中的教育主題與功能研究
11.
不只是兒童文學:伊索寓言功能流變
12.
天雷鼓動撼人心~樂音國小雷鼓隊之個案研究
13.
國小女性教師的服裝興趣與著裝選擇 ―以新北市公立國小為例
14.
"酉陽雜俎"變化故事之研究
15.
謎語在國小教學中的應用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