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志仁(2009年1月)。台灣為何需要正確推動十二年國教。人本教育札記,235,60-64。王人傑(2012)。優質高中職能跨越明星光環。臺灣教育評論,1(10),12-13。
王士誠(2011年11月)。假免試真競爭-本次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入學草案的真相。人本教育札記,269,61。
王延煌、張明文(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205,47-56。王欽益(2012年10月29日)。超額比序 條件過多 就近反不便。台灣立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3277
王意蘭(2012)。12年國教-談臺北市國中適性輔導機制。教師天地,177,50-54。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王韻齡(2012年11月)。力求公平,比序項目變簡單。親子天下,40,110-113。
方德隆(2012)。優質高中職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臺灣教育評論,1(10),1-3。
台北市教師會(2011年6月23日a)。免試入學勿躁進 國中適性輔導、補救教學、高中職均優質才是重點。苦勞網。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809
台北市教師會(2012年6月28日b)。七年級學生僅有16%支持繼續推動「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入學制度」。台北市教師會網站。取自http://www.tta.tp.edu.tw/1_news/detail.asp?titleid=3837
朱敬一(2011年5月30日)。細解基礎教育的真義。親子天下專訪。取自http://chingyueh.blogspot.tw/2011/06/blog-post.html
曹姮、江世雄(譯)(2006)。工作大未來(原作者:村上龍)。臺北市:時報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呂二寶(2012)。家長與學生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超額比序辦法中校內競賽之公平疑慮及學校的因應辦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呂木琳(1999)。教學視導與學校九年一貫課程規劃。課程與教學,2(2),31-48。宋宜真(2012)。從十二年國民教育論述探討社會權力關係-《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李明穎(2010)。尋找政策改變/停滯的因素-台灣延長國教政策之歷史制度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玫芳(2012)。高中(職)職業類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提升招生效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李家同(2012)。我對十二年國教的疑慮。十二年國教.org。2012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61103277242087/doc/428520697167010/
李悅(2012年11月21日)。缺乏清楚界定 恐助長升學主義。國語日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5258
李建興、孫蓉萍、張瀞文(2012年5月)。教改要成功 有四大疑慮需破除,今周刊,802,152-159
何琦瑜(2012年4月)。教與學的改革,才是當務之急。親子天下,33,12-13。
卓民道(2010)。十二年國教經費分配模式初探─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忠泰(無日期)。私校政策迷航 十二年國教航向何方?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新聞稿。2012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nftu.org.tw/news/news_view.aspx?NewsID=20120605115711A6E6
吳家怡(無日期)。細想高中特色招生。2012年10月12日取自http://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4/word/d1-4.pdf
吳清山(2010)。關照弱勢族群教育 實現公平正義。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7(6),1-2。
吳清鏞(無日期)。就近與跨區入學高中學生學測成績分析比較研究。2012年11月03日取自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psls/news/news1c-1.pdf
周婉玲(2012年7月)。從國中教育現場看十二年國教之超額比序。諮商與輔導。
林人芳、陳祥麟(2012年10月21日)。「12年國教」免學費排擠教育經費/立委:應排富。國語日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80911
林永豐(2012)。優質高中高職的概念與爭議。臺灣教育評論,1(10),4-7。
林清江(1991)。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一),收錄於作者文化發展與教育改革(1985,127-133)。臺北:五南圖書。
林新發(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緣起與內容。國民教育,52(5),1-6。林曉雲、邱紹雯(2013年3月28日)。霸凌、成績造假 九成高中職都列入教部認證優質學校。自由時報。
夏祖焯(2012年5月)。建中學生與菁英教育。建國中學心泉專刊,179,1-5。
涂國基(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政策可行性研究-以花蓮縣高中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孫培堅(2012年10月29日)。12年國教系列專題(2):換戰場 明星高中仍屹立不搖。台灣立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3309
莊玉鈴、秦夢群(2010)。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政策之分析與建議。台灣教育,662,2-9。
陳至中(2012年11月9日)。十二年國教 免學費最獲支持。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11090178-1.aspx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姝君、賴振元(2012年8月24日)。基北特招新題型 考試教學挑戰大。公視新聞網。取自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19377
陳彥樺(2008)。國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信宏(2012)。國中學生、家長與教師對推行十二年國民教育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陳羿汎(2010)。推行十二年國民教育公立高中定位及入學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俊華(2010)。因應十二年國民教育實施 探討高中(職)保險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臺中家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陳盛賢(2008)。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益興、王先念(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畫歷程研究。教育研究,158,5-14。陳偉泓(2012年5月)。台灣人才培育政策的系統化思考。建國中學心泉專刊,179,6-8。
陳清溪(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研究文獻集萃。研習資訊,24(2),85-93。陳智華(2012年11月03日)。補救教學 明年擴及國中各年級。聯合報電子報。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22025
郭盈伶(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方案政策之認知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許恆慈、莊志成、蔣龍祥(2012年11月01日)。特色課程具排他性?師大附中否認。公視新聞網。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225007
許泰益(2010)。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與問題探討。玄奘社會科學學報,8,133-188。許麗仙(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影響國中生擇校之因素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宣導手冊/開啟孩子無限可能。教育部:作者。
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2012年9月8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
教育部(2013)。教育部100至104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經費需求表。新版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2013年3月25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82
教育部電子報小組(2012)。教部推活化教學,帶動國中課程改革。教育部電子報。2012年10月2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535&topical_sn=738&page=0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綜高、高職、五專學校實施特色招生之特色課程規劃。2012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download/B0035/1011030%E5%9C%8B%E6%95%99%E9%99%A2-%E7%89%B9%E8%89%B2%E6%8B%9B%E7%94%9F%E7%89%B9%E8%89%B2%E8%AA%B2%E7%A8%8B%E6%88%90%E6%9E%9C%E5%A0%B1%E5%91%8A(%E4%BE%9B%E5%AD%B8%E6%A0%A1%E5%8F%83%E8%80%83)1030.pdf
曹學仁(2012)。高中職學校在12年國民基本教育架構下的價值思維。臺灣教育評論,1(10),10-11。
傅振宇(2012)。臺北市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劃之認同及相關意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馮丹白、陳信正(2007)。高中職社區化教育政策實施成效與問題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0(2),123-164。郭為藩(1982)。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收錄於作者當代教育理論與實際(1983,577-589)。臺北:五南圖書。
郭添財(2012)。我國當代教育政策之歷史性分析。教育學術彙刊,4(1),29-50。郭義汶、梁滄郎、李金泉、梁碧芬(2012)。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驅方案: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推動成效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5(1),93-121。張國保、胡如萍、廖俊仁、江翊嘉(2011)。教育公平與教育資源的議題與趨勢。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7(6),5-13。
張碧娟(2012a)。免試入學的困境與活路。中等教育,61(4),12-19。
張碧娟(2012年5月b)。妥協、矛盾與拼湊-風風雨雨話十二年國教。建國中學心泉專刊,179,9-10。
張謙俊(2012年11月15日)。免費公車虧很大 部分擬減班。中國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4/112012111500252.html
張瀞文(2012年5月)。教與學的改革從教室開始。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16十二年國教完全指南最新版,92-98。
張瀞文(2012年5月)。5分鐘搞懂超額比序。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16,46-48。
曾奎輔(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1983-201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黃筱君(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以立法院公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賀陳弘(2010年6月)。與十二年國教背道而馳的免試入學方案。人本教育札記,252,58-63。
勞凱聲(2000年6月14日)。《尋覓新的表達的可能性-兼評〈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載《中國教育報》第3版。
童鳳嬌(2012)。十二年國教的因應策略。學校行政,78,157-182。
彭明輝(2012年5月)。精英教育應該教什麼?親子天下,34。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392
游文寶(2013年1月13日)。桃園免費公車繞巷弄 1年燒掉近億元。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fe1.udn.com/NEWS/DOMESTIC/DOM3/7632787.shtml#ixzz2VOC5Y31X
游婉琪(2012年11月1日)。超額比序擬納民間檢定 挨轟懲罰弱勢。聯合晚報電子報。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21462
黃怡菁(2012)。基北區特色招生之疑義─優質私校如何「更上一層樓」?臺灣教育評論,1(10),55-57。
黃麗芸(2012年10月15日)。免試超額比序 基北區刪獎懲。中央社電子報。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210150264.aspx
楊朝祥(2001)。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新主張。教育資料與研究,41,1-9。楊朝祥(2012年5月6日)。12年國教應以特色招生為主。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7911
楊景堯(2011年5月23日)。特色高中 12年國教假議題。聯合報電子報。取自http://udn.com/NEWS/OPINION/X1/6353089.shtml
經理人月刊(無日期)。向賈伯斯學創新 賈伯斯語錄。經理人MANAGER today,2012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8397
新北市家長協會(2012年5月26日)。12年國教 半數家長要兒女參加特色招生。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26/50104.htm
蔡玉卿(2012)。十二年國教:一廂情願的理想。臺灣教育評論,1(7),60-61。
蔡明學、林信志(2012年11月10日)。讓子女進理想學校,6成家長願遷戶口。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2181&f_ART_ID=423470
鄭世益(2012)。公立國中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鄭崇趁(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涵義及主要趨勢,收錄於作者教育與輔導的軌跡(83-88)。臺北:心理出版社。
劉力仁、謝文華(2008年5月14日)。是多元入學還是多錢入學。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14/today-education5.htm
劉雲杉(2000)。《學校生活社會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聖賢(2012)。馬總統宣示十二年國教可強化國家競爭力。教育資料與研究,105,223-225。
聯合報(2012)。明星高中103年特招方式。2012年11月1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21570
賴光祺(2007)。十二年國教Are you ready?師友,478,8-13。
歐用生(2012)。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學習的革命 專家導讀。臺北:天下雜誌。
謝金城(2012年10月27日)。重視獎懲記錄比序價值 不宜取消。國語日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speak/detail.asp?sn=5232
謝明津(2012)。桃園縣高中職教師對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問題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謝國清(2011年9月05日)。特色招生是什麼碗糕。台灣立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0555
簡菲莉、謝勝隆、楊世瑞(無日期)。高中職免試入學對國高中教育的影響。2012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cyhvs.cy.edu.tw/mediafile/4010036/fdownload/114/75/2011-3-31-15-29-1-75-nf1.pdf
簡麗卿(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羅媛琦(2012)。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5(4),89-106。龔鵬程(2010年12月3日)。台灣教改為什麼會失敗。香港新浪新聞網。取自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838576/1.html
二、英文部份
Bogdan, R.,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nning, J. H. (2000). Regions, globalization, an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k, K. H., & Tan, J. (2004).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n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Nicholas, C. B., & Carlos, A. T. (2000).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Routledge.
Odin, F. K. & Manicas, P. T. (2004).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Honolulu: Univerisity of Hawaii Press.
Scott, P. (1998).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ake, R. E. (1994).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36-247). C.A.: Sage.
UNESCO (2011).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1: Compar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12, from http:// www.uis.unesco.org/Education/Documents/ged-2011-en.pdf
Waters, M. (1995). Globalisation.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