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文獻叢刊(按照臺灣文獻叢刊順序排列)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蔣師轍,《臺遊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撰,《東槎紀略》。臺北市:臺銀經硏室,1957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劉家謀,《臺灣雜詠合刻-海音詩》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王凱泰,《臺灣雜詠合刻-臺灣雜詠、續詠》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三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不著撰人,《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王松,《臺陽詩話》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夏獻綸,《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姚瑩,《東溟奏稿》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連橫,《臺灣詩乘》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林焜熿,《金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八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八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八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衍,《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之春,《清朝柔遠記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林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淡水廳築城案卷》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附)、林豪〈淡水廳志訂謬〉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案彙錄戊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九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陳衍,《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九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附)〈嘉慶及道光前期有關臺灣外交史料〉臺灣文獻叢刊第二0三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案彙錄辛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0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連橫,《雅堂文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0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續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四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諸家著,《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五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東華續錄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史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0年。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九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三0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二)專書(按編者、作者姓名筆數排列)
不著編人,《李文清公年譜》一卷,(手抄本)。(河南新鄉圖書館影印稿)。
不著編人,《大清宣宗成(道光)皇帝實錄》,臺北市:台灣華文,1970年。
牛昶煦等纂修,《豐潤縣志》(據清光緒十七年修民國十年鉛字重印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50號》,臺北市:成文,196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市 : 廣西師範大學,2000年。
王鉁,《修悟日誌、責善日錄》,美國:王潤璞,1997年。
王鉁,《覺照軒藏書》(手抄本)。(河南新鄉圖書館影印稿)。
王家相等撰,《清秘述聞續》,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 雜家類1178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年。
王國璠,《板橋林氏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75年。
王鎮華著,《書院教育與建築- 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市:故鄉,1986年。古清美,《宋明理學槪述》,臺北市:臺灣書店,1996年。
朱士彥,《朱文定公集》,線裝(清道光刻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影印稿)
朱熹編輯,《二程語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伊能嘉矩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文化誌》(中譯本)上卷,臺中市 : 編譯者, 1985-1991年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臺北市:遠流,2002年。
台灣省高雄水利委員會編,《曹謹公在台史蹟》,高雄市:編者, 1953年
村上玉吉,《南部台灣誌》,臺南州共榮會,臺南:1934年 。
佚名編,《丁卯齒錄》,清嘉慶十二年刻本。(據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古籍善本書籍轉製影像)
佚名編,《道光乙酉科各省鄉試齒錄》。(Google 電子書)
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
李棠階,《李文清公日記十六卷》,天津:徐世昌, 1915年。線裝。
李棠階,《李文清公日記十六卷》, 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四十六,北京市:線裝書局,2003年。
李棠階,《李文清公遺書》 (據清光緖八年分寧陳寶箴河北分守道署刻本影印),《清代詩文集彙編》5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棠階,《李文清公詩集》,(手抄本)。(河南新鄉圖書館影印稿)。
李象鵾撰,《隸懷堂隨筆》六卷,清道光16年(1836)華亭張祥河校刊本。(Google 電子書)
李桓輯錄,《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市:文友,民55年。
吳守禮、林宗毅同編,《台灣林本源家文物及資料》,東京:定靜堂印行影印本,1975年。
吳汝綸纂修,《深州風土記》(據清光緒26年文瑞書院刊本影印)二十二卷, 表五卷,臺北市 : 臺灣學生,1968年。
林樹梅,《歗雲文鈔》,線裝。道光二十四年版。(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影印稿)
林樹梅,《歗雲詩鈔》,線裝。道光二十四年版。(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影印稿)
林樹梅,《歗雲山人文鈔》,線裝(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影印稿)
林樹梅,《歗雲山人文鈔》、《靜遠齋文鈔》(抄本),臺灣文獻匯刊. 第四輯,第一冊。北京市 : 九州出版社, 2004年。
林樹梅著,黃哲永,吳福助主編 ,《歗雲山人文鈔》,《全臺文》八,臺中市:文听閣圖書, 2007。
林樹梅著、林策勳輯,《歗雲詩鈔》,菲律賓,宿務市:大眾,1958年。
林豪撰、 林策勳輯,《誦清堂詩集》,菲律賓,宿務市:大眾,1958年。
林策勳輯,《浯江林氏家錄》,菲律賓,宿務市:大眾,1955年
林焜熿《說劍幹餘事》,〈鐵笛生小傳〉台灣文獻匯刊,第四輯,第二冊。北京市: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林壽圖撰,《黃鵠山人詩初鈔》,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 別集類 1548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
金關丈夫編輯,《民俗臺灣》(復刻版),台北市 : 武陵,1988年。
周秉彝等修;劉瑞璘等纂,《鄭縣志》,臺北市:成文,1968年。
易元善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册-道光朝》。臺北市: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景印:聯經發行,1985年。
施景舜等纂修,《項城縣志》,臺北市:成文,1968年。
施添福總編纂,黃瓊慧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施添福總編纂,吳進喜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施添福總編纂;陳國川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施添福總編纂;葉爾建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施添福總編纂;施崇武,劉湘櫻,唐菁萍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
施鴻保撰,《閩雜記》,《八閩文獻叢刊福州》:福建人民,1985年
高雄縣文獻委員會編,《曹謹紀念集》,高雄縣:高雄縣文獻委員會,1971年。
姚薇元撰,《鴉片戰爭史實考》,《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95輯943,臺北縣永和市:文海,1983年。
徐世昌等編;沈芝盈,梁運華點校,《清儒學案》,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郭立誠編註,《小兒語》,臺北市:號角出版,1985年。
郭程先纂、王滌心修,《平山縣志》(清咸豐四年刊本),上海市:上海書店, 2006年。
袁通纂修,方履籛編輯,《河內縣志-三十六卷》(據清道光五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475》,臺北市:成文,1976年。
祝嘉庸修,吳潯源纂,《寧津縣志》(據清光緒廿六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499號》,臺北市:成文,1976年。
翁時穉,《金粟如來詩龕集》,福州林紓,1917年。
梁章钜,《浪蹟叢談》十一卷,《浪蹟續談》八卷,《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七編 ,臺北市:新興,1979年。
梁恭辰,〈曹循吏〉,《池上草堂筆記》,臺北市 : 廣文,1970年。
梁恭辰,〈曹循吏〉,《勸戒錄類編評註》,臺南市 和裕,2001年。
梁紹壬編,《兩般秋雨盦隨筆》,《中國近代小說史料續編》54,臺北市:廣文, 1986年。
崔正春修,《威縣志》中國方志叢書 517,臺北市: 成文 2003年。
連橫編,《臺灣詩薈》,《連雅堂先生全集》11,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年。
陳正祥著《臺灣地誌》,臺北市:南天,1993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合校足本),南投市:省文獻委員會, 1999年。
陳雲林總主編,《明清宮藏台灣檔案匯編》,北京市:九州,2009年。
陳濬撰,《論語話解》,《無求備齋論語集成》,嚴靈峰輯。第11卷函102-105(據光緖二十九年湖南洋務局刊本影印),臺北市:成文,1966年。
陳壽祺,《絳跗堂詩集六卷》,左海全集十種2,清嘉慶至同治間刊本,1796。線裝。
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據清同治十年重刊本影印),《中國省志彙編之9》臺北市 : 華文,1968年。
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2003年海峽兩岸曹謹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津,2003年。
華文書局編,《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臺北市 : 華文, 1969年。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篡,《清史稿校註》,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89年。
清國史館原編;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市:中華出版:新華發行,1987年
黃百家纂輯;全祖望修定;何紹基校刊,《足本宋元學案》,臺北市:廣文,1971年(民1979印製)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市:漢京文化,1983年。
楊浚,《冠悔堂駢體文鈔》,《全臺文》十五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07年。
賀長齡著,《耐菴奏議存稿》,臺北縣永和鎮, 文海,1969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五十五冊,《臺灣史料集成》,臺北市 : 遠流、臺大圖書館,2007年。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灣史料集成》,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張調元,《張調元文集》,古都鄭州文化叢書,鄭州:中州古籍, 2004年。
張宗泰,《魯巖所學集》,臺北縣永和市:文海,1975年。
繆荃孫纂錄,《續碑傳集》八十六卷 ,《清代傳記叢刋》115-119,臺北市:明文,1985年。
鄭坤五著,《鯤島逸史》,臺中市:文听閣, 2008年。
劉大觀撰《玉磬山房诗集》(據清嘉慶道光間刻本影印),《清代詩文集彙編》4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劉恆濟(春霆)纂,《沁陽縣誌》(民國版)。(影印本)
劉兆璸,《清代科擧》,臺北市:東大,1979年。
橫德次郞,《兒玉藤園將軍逸事》,東京:新高堂書店,1914年。
鮑桂星,《覺生自訂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128,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鮑桂星,《覺生詩鈔十九卷》,線裝。清嘉慶庚辰(卄五)年,原刊本,1820年。
鮑桂星,《覺生詩續鈔》清同治四年,退一步齋刻本。(1865年)
蘇源生,《師友札記》,清咸豐三年 (癸丑)年刊本。(1853年)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二編》,臺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謝元淮撰,《養默山房詩稿》,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 別集類 1511,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謝章鋌,《賭棋山莊所著書》25卷,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 別集類 1545,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年。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名筆數排列)
王俊勝,〈金門文士林樹梅與曹謹在鳳山知縣任內的事功關係初探〉,《鳳山知縣曹謹事蹟集》,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頁120-191。
本刊編輯室,2003,〈以「曹公」為名的建築物〉。《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29-31。
布川漁郎,1934年〈兒玉總督と曹公祠〉,《臺灣》,第5卷第6期。頁44-45。
台江遺老,2002,〈從缺水想到曹公圳〉。〈南台文化》第二期。頁32-35。花岡伊之作,〈曹謹圳起源〉,《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一卷下,第八號,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頁56-60。
花岡伊之作,〈關於曹公圳與嶺口圳之關係〉,《臺灣慣習記事》,第三卷下,第八號,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年。頁85。
李添春,1933,《埤圳の神に詣でて》,《臺灣の水利》,第3卷第1期。頁121-125。
風塵孤劍客,2003,〈台灣第一循吏-曹公〉。《南台文化》‧季刊‧第九期。頁19-24,
風塵孤劍客,2003,〈台灣第一循吏-曹公〉。《南台文化》‧夏季刊‧第十期。頁36-38。
風塵孤劍客,2003,〈台灣第一循吏-曹公〉。《南台文化》‧秋季刊‧第十一期。頁42-45。
風塵孤劍客,2003,〈台灣第一循吏-曹公〉。《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11-14。
南溟浪人,1925,〈臺灣統治の一半面(承前) 故兒玉臺灣總督の芳躅(二)〉《實業之臺灣》。v017n011,頁29-31。
布川漁郎,1934,〈兒玉總督と曹公祠〉,《臺灣》。5卷6號。頁44-45。
淡溪生,2002,〈鯤島逸史與曹公歷史研究的探討〉。《南台文化》第一期。頁28-32。陳茗,2009〈金門林樹梅年譜簡編〉。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卷3期。頁11 -20 。
陳怡霖,2001,〈曹公故里尋訪記〉。《南台文化》第四期。頁23-30。陳怡霖, 2003,〈從〈曹公圳碑記〉談曹公圳興築的源由〉。《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15-20。陳怡霖,,2003,〈〈曹君懷樸墓誌銘〉與〈懷樸曹公墓誌〉中的曹公〉。《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32-40。陳怡霖,,2003,〈曹公名字、生辰、卒年的探討〉。《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48-51。陳怡霖,,2003,〈曹公年譜初稿〉。《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52-58。傅朝卿,2004,〈鳳山曹公建築誌〉。《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21-28。頑坊見,1937年,〈水利小話 曹公圳異聞〉,《臺灣の水利》,第7卷第5期。頁131-144。
中譯者:翁瑞琴,原著頑坊見,〈水利小話 曹公圳異聞〉,《臺灣の水利》(未刊稿)
森辰太郎1937,〈偉人曹公〉,《臺灣の水利》,第7卷第1期。頁166-174。
鄭廷理等,《百壽詩錄》,《臺北文獻》。直字第三十六期:頁1-121。
龔顯宗,〈論林樹梅、曹謹之相得益彰-以《歗雲詩文鈔》為據〉,《鳳山知縣曹謹事蹟集》,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頁216-225。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名筆數排列)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硏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鄭晴芬,《清代鳳山縣新舊城的比較研究》,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01年。蔡幸芳,《曹瑾與曹公圳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蔡榮泰,《曹公圳及相關水利設施對鳳山平原社會、經濟之影響》,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謝貴文,《姚瑩的經世思想與在臺事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五)電子資料庫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140.133.6.14/twnews_im/index.html,漢珍數位圖書公司數位出版與發行。
漢文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tkb.nmth.gov.tw/twhannews/,漢珍數位圖書公司數位出版與發行。
漢籍電子文獻《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史籍自動化室製作。
國立臺中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 查詢服務。資料庫:http://das.ntl.gov.tw/sp.asp?xdurl=sp.asp&;spurl=xdcm/query_for_front/search/search_ad.jsp?dtd_id=000038&;ctNode=213。國立臺中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