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紀元(2014)。臺灣世代家庭理財行為調查。2014年7月26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8/13/n4224109.htm
毛仁傑(1989)。個人生活型態、理財觀念與理財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今周刊(2008)。你必須從金融海嘯學到的理財5堂課。2014年7月16日,取自
http://legacy.nownews.com/2008/10/11/320-2347198.htm
今周刊(2010)。理財教育讓你的孩子更懂錢。2014年8月16日,取自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09-93930
中央銀行(2014)。個別金融機構牌告存放款利率。2014年7月20日,取自
http://www.cbc.gov.tw/sp.asp?xdurl=banking/rates_04.asp&ctNode=371
中時電子報(2014)。所得停滯家庭儲蓄直直落。2014年8月8日,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6%89%80%E5%BE%97%E5%81%9C%E6%BB%
AF-%E5%AE%B6%E5%BA%AD%E5%84%B2%E8%93%84%E7%8E%87-%E
7%9B%B4%E7%9B%B4%E8%90%BD-215042734--finance.html
方粉(2008)。基層地方政府公務人員風險態度與金融理財工具偏好之研
究-以彰化縣鄉鎮市公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方華恩(譯)(2001)。投資可以很理性(原作者:Myers, J.)。臺北市:高寶
國際。(原出版年代:1999)。
王念慈(2006)。公立高中職教師理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昱婷(2013)。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理財教育基本素養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王傳蒂(2006)。個人理財觀對理財規劃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國小教師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玉山銀行(2014)。風險承受等級分析。2014年8月22日,取自
http://www.esunbank.com.tw/event/wealth/201310efinance/index.html
甘文淵(201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第七主題軸「生產、分配與消費」之
解構與圖像。新北教育,1,69-71。
甘文淵(2012)。一趟教學創新之路—國小理財教育之求職總動員。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承辦之2012十二年國教中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
生交流研討會(2012.11.09),南投縣,臺灣。
甘文淵(2013)。「錢」方一盞霓虹燈。新北市教育電子報,84。2014年10月24日,
取自http://epaper.ntpc.edu.tw/index/EpaSubShow.aspx?
CDE=EPS20130103163458F1B&e=EPA20121228200904PLL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消費者物價基本分類指數月。2014年7月20日,取自
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varval.asp?ma=PR0101A1M&ti=消費者物
價基本分類指數-月&path=../PXfile/PriceStatistics/&lang=9&strList=L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4)。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2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014年9月26日,取自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161&parentpath=0,7
吳和堂、陳惠如(2013)。班級數位化點數銀行系統在國小理財
素養之前導性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5,23-46。
吳林輝(2009)。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微調初探。2014年10月23日,取自
http://linhuiwu.blogspot.tw/2009/10/blog-post.html
吳俊德(2010)。寫給99%散戶的理財筆記。臺北市:早安財經。
呂志芳(2011)。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理財態度與金錢教養行為之關聯(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宏泰人壽(2014)。客戶投資風險屬性評量表。2014年8月21日,取自
http://www.hontai.com.tw/pages/htinvest/attribute.aspx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2004)。社會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Bloom教
育目標分類系統(修訂版)析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1-34。
李禮仲(2007)。「卡奴問題」正本清源之道。2014年8月14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1/2821
周子敬(2006)。結構方程模式(SEM)-精通LISREL。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10)。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AS。臺北市:五南。
周子敬(2014)。多變量課程整理。2015年3月20日取自http://moodle.mcu.edu.tw/
周行一(2004)。不理財也發財!?。臺北市:天下。
奇摩新聞(2014)。存百萬變買保單婦想解約得賠9萬。2014年8月15日, 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AD%98%E7%99%BE%E8%90%AC%E8%AE%8A-%E8%B2%
B7%E4%BF%9D%E5%96%AE-%E5%A9%A6%E6%83%B3%E8%A7%A3%E7%B4%84%E5%BE%97%E8%
B3%A09%E8%90%AC-095700050.html
怪老子(2007)。怪老子理財-連動式債券。2014年7月20日,取自
http://www.masterhsiao.com.tw/StructureNote/StructureNote.htm
林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揚智。
林虹汶(2009)。2009年理財大計-保單檢視。富邦人壽月刊,74。2014年8月21
日,取自
http://www.fubon.com/life/pub_season/no_74/no_74/headline/headline.html
林鴻鈞(1999)。策略理財。臺北市:金錢。
林鴻鈞(2003)。理財致富密技。臺北市:早安財經。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SPSS中文視窗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
市:五南。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LISREL/SIMPLIS的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臺北市:雙
葉。
金融広報中央委員会(2002)。金融に関する消費者教育の推進に当たっての指針。
東京:金融広報中央委員会。
金融広報中央委員会 (2002)。金融理解度向上のための年齡層別カリキュラム。
Available at: http:// http://www.saveinfo.or.jp/..
南e網(2014)。南e國小教師網-課程計畫。2014年10月31日,取自
http://www.nani.com.tw/nani/eteacher/etsoci/etsoci_teachservice_1.jsp
高毓婷(2000)。台北都會區青少年消費文化初探--以兩所不同社會階級學區的國
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志鉉(2005)。理財規劃與金融保險工具之研究–風險承受度之分量迴歸分析(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真卿(2000)。薪水致富。臺北市:臺灣廣夏。
康軒文教網(2014)。康軒文教-課程計畫。2014年10月31日,取自
http://www.knsh.com.tw/_KNSH/Plan.asp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2014年10
月23日,取自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k12ea.gov.tw/ap/sid17_law.aspx
教育部(2013)。金融基礎教育國小篇-學生手冊(101學年修正版)。2014年10
月24日,取自http://krm.ib.gov.tw/files/13-1001-1140,c458.php
理財規劃實務編撰委員會(2002)。理財規劃實務。臺北市:臺灣金融研訓院。
理財規劃實務編撰委員會(2006)。理財規劃實務。臺北市:臺灣金融研訓院。理財規劃實務編撰委員會(2008)。理財規劃實務。臺北市:臺灣金融研訓院。
統一投信(2014)。認識投資屬性。2014年8月21日,取自
http://www.ezmoney.com.tw/doc/doc.aspx?UnitId=82
許朝信(2006)。現階段國民中小學創新課程設立之理念與實施芻議-以金融理財
課程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7,147-172。
陳忠慶(1998)。個人理財手冊。臺北市:麥田。
郭亮妤(2012)。人格特質、理財態度與旅遊型態之關聯性研究-以雲林縣國中小
女性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郭迺鋒、黃麗婷 (2014年8月11日)。夠了!理財素養才是重點。2014年8月11
日,取自天下文化: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532
陳惠如(2012)。班級數位化點數銀行系統在圓小五年級理財教育之實驗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惠玲(2011)。桃園縣公立國小高年級生學童氣質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陸裕方(2008)。國小教師理財認知、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規劃之研究—以高雄縣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寬政(2009)。人口老化的原因與結果。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2), 28-39。
喬木(2009)。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臺北市:婦女與生活社。
富達投資服務網(2014)。投資風險屬性評估。2014年8月20日,取自
https://www.fidelity.com.tw/web/customer-service/risk-suitability.page
富蘭克林基金理財網(2010)。基金投資的風險。2014年8月21日,取自
http://www.franklin.com.tw/
智富月刊(2009)。英國調查:小時學理財,長大多賺173萬。2014年9月13日,取自
http://smartold.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679
智富月刊(2014)。告別卡奴,郭靜:以卡還卡好可怕。Smart智富8月號。頁34-38。
智富月刊(2014)。五階段理財教育法,培養聰明小富翁。2014年9月14日,取
自http://smartold.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55329
黃思婷(2010)。屏東縣公教人員理財態度與投資決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美筠(2000)。臺灣地區公立高中三年級學生經濟認知之評量。公民訓育學報,9,129-160。
黃美筠(2008)。理財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的必要性-由其重要性與課程內涵析論
之。公民訓育學報,19,25-53。
黃美筠(2009)。理財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的教學策略。臺灣教育,14,14-23。黃富櫻(2008)。主要國家央行推廣金融教育的比較與借鏡。國際金融參考資料,55,152-196。
黃舒勤(2009)。提升FQ--為孩子上一堂理財課。師友月刊,500,62-65。黃劍華(2009)。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之策略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穌蓉(2003)。風險容忍度與變額保險購買決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臺中市。
楊秀麗、沈宙儀(譯)(2003)。個人理財(原作者:Rejda, G. E. & McNamara,
M. J.)。臺北市:五南。(原出版年代:1998)。
楊昌隆(2003)。理財規劃服務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
花蓮縣。
溫騰光(2004)。教師投資理財的重要性與原則。學校行政,34,112-126。
溫騰光(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理財態度、規劃與工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詹甯喻(2006)。臺灣大學生理財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新竹市。
賈毅然(1997)。理財寶典。臺北市:高寶。
廖茂成(2001)。資產市場關聯性與財富效果-臺灣股票市場與不動產市場之分
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臺北市教育局(2014)。臺北市教育統計資料查詢系統。2014年10月22日,取
自http://statistic.tp.edu.tw/Dialog/varval.asp?ma=EC000e03A&ti=國小各校學生
數(99學年度以後)&path=/PXfile/CountyStatistics&lang=9&strList=L
臺灣大學推廣教育電子報(2011)。聰明投資理財、累積財富、為自己加薪的必修
課程issue39。2014年8月19日,取自
http://chinese.ntu.edu.tw/edm/epaper/20110201/20110201-5.html
劉真如(譯)(2009)。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傳奇散戶的超簡單理財法(原
作者:Bill Schultheis 原著出版年:2009)。臺北市:大是。
劉慧芬(2009)。臺北市國小教師理財素養與理財教育認知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肇哲(2006)。國中教師所需具備投資理財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靜鈺(2010)。國小女性教師理財態度與網路購物消費決策型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翰林我的網(2014)。國小教師專區-課程計畫。2014年10月31日,取自
http://www.worldone.com.tw/etest.do?ecId=36&etId=886
錢理財money研究室(1995)。個人理財:一生受用的生活寶典。臺北市:金
錢。
錢雜誌(2014)。活到100歲不知窮滋味。Money錢11月號。頁86-87。
賴鈺城、鄭雅方、林友雯(2005)。投資人對不同理財工具之投資行為探討-
以高雄縣市投資人為例。貨幣市場,9(1),21-45。
謝耀龍(2002)。壽險業務員行銷模式:轉移從KASH到SHAKE。壽險季刊,126
期,8頁。
蘇韻蓉(2006)。臺灣大學生金錢態度、理財認知與信用卡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新
竹某私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蕭郁瑩(2013)。高中個人理財教育教師教學準備模式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二、西文部分
Beheim, D. B. (1996). Th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in the workplace: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household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Chen, H., & Volpe, P. R. (1998).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7(2), 107-128.
doi: 10.1016/S1057-0810(99)80006-7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DfEE). (2000). Financial capability
through personal financial education- guidance for schools at key stages
1&2. Nottingham: DfEE.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 (2006).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in
schools. AUK benchmark study. FSA.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 (2006). Financial capability in the UK:
Delivering Change. London: FSA.
Garman, E., & Forgue, R. (1997). Personal finance.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 Anderson, R. E.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Hall, G. E., & Loucks, S. F. (1977).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treament is actually implemented.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3), 263-276. doi:
http://dx.doi.org/10.3102/00028312014003263
Hogarth, J. M. (2002). Financial literacy and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 94, 15-28. doi:
http://dx.doi.org/10.1177/1077727X02030004004
Holden, K., Kalish. C., Scheinholtz, L., Dietrich, D., & Novak, B. (2009).
Financial literacy programs targeted on pre-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November 21,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cunapfi.org/download/168_CUNA_Report_PHASE_ONE_FINAL_4-28-9.pdf
Jacob, K., Hudson, S., & Bush, M. (2000). Tools for survival: 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literacy programs for lower-income families. Chicago, IL:
Woodstock Institute.
Jump$tart Coalition. (2007). National standards in K-12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with benchmarks, knowledge statements, and glossary. Washington:
Jump$tart Coalition.
Lyons, A., Chang, Y., & Scherpf, E. M. (2006). Translating financial education
into behavior change for low income populations. Financial Counseling and
Planning, 17(2), 27-45. doi: 10.1007/978-1-4419-6908-8_5
Mandell, L. (2005).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aving and financial literacy.
National Credit Union Youth Week, April, 17-23.
Mason, C., & Wilson, R. (2000). Conceptualizing financial literacy. London:
Laughborough University.
Morton H. (2005), Financial Literacy,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
Washington, DC, April, 2005, p.1-13
NYC 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 (NYC DCA’s). (2006). NYC 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 Office of Financial Empowerment. November 21,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c.gov/html/ofe/html/about/about.shtml
OFE. (2002). Integrating financial education into school curricula: Giving
America''s youth the educational foundation for making effective financial
decisions throughout their lives by teaching financial concepts as part of
math and reading curricula in elementaryi.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Otto, A. (2012). Sav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sights from development
psychology. CSD Working Paper (NO. 12-20). St. Louis, MO: Washingt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Development. December 12,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csd.wustl.edu/Publications/Documents/WP12-20.pdf
Perry, V. G., & Morris, M. D., (2005). Who Is in control? the role of self-
perception, knowledge, and income in explaining consumer finan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39, 299-313. doi: 10.1111/j.1745-
6606.2005.00016.x
Sudman, S.(1976). How big should the sample be? In Applied sampling (p.85-105).
NY : Academic Press.
Williams, T. (2007). Empowerment of whom and for what? Financi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new regulation of consumer financial services. Law &
Palicy, 29(2), 226-256. doi: 10.1111/j.1467-9930.2007.0025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