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丁一顧(2004)。臨床視導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丁一顧(2006)。教師進階制度規劃與實施之雛議--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談起。中等教育,57(5),60-73。丁云淇(2011)。教師參與在職碩士班專業成長學習需求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南部某一所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王亭惠(2011年5月)。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探討。銘傳大學2011年兩岸四校教育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之論文,銘傳大學。
王建智(2003)。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王英洲(2008)。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王淑怡(2002)。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江慧萍(200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洪瓊芳(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澎湖縣與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縕琪(2003)。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對國小教師的教學知識與信念以及社群關係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4(2),157-178。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李雅妮(2008)。國小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學態度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瑪莉(2002)。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義川(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呂立琪(2008)。臺北縣國小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呂淑惠(2005)。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杜欣蓉(2009)。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吳清山(1995)。現實與理想之間:當前國小教育改革芻議。教改通訊,4,19-20。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多元進修。教師天地,115 ,4-13。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27,5-17。
吳明隆、陳火城(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自我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48,113-132。
吳宗立(2007)。追求卓越的教師教學效能。菁莪季刊,19 (2),22-30。
吳佩珊(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秋芬(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評估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
吳俐錦(2006)。國民小學教師生命價值觀與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雪華(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宋銘豐(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卓明仙(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周崇儒(2000)。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之分析。中等教育,51(5),74-84。邱柏翔(2001)。國民小學教師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林天祐(2004)。校務評鑑專業化的探討。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319-340頁)。臺北市:心理。
林以婷(2006)。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評鑑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炯炘(2005)。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明地(2001)。學校行政如何協助教師成長與發展。教師天地,115,14-19。
林素玲(2011)。組織人員專業成長與效能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林宗德(2009)。澎湖縣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宣嫚(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威年(2005)。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林真鳳 (2006)。高雄市國小教師生命倫理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桂垣(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內涵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淑儀(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敬祥(2010)。教師參與進修動機與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以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惠煌(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林朝隆(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蘭櫻(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俞國華(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洪文芬、謝文英(2007)。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161-195頁)。臺北市:心理。
洪志林(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馬蕙慈(2003)。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高家斌(2004)。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教師教學效能。中等教育,55(6),80-93。徐進文(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梁雅雯、林錦秀(2004)。教學效能之探討。士林高商學報,2,95-108。
郭明堂(1995)。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郭峰偉(199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郭明德(2002)。教師教學效能之探討與量表之編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11,61-91。郭蘭(2003)。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馮益宏(2007)。學校創新策略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教育部(2006)。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宣導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臺北市:作者。
張育甄(2004)。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式及其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張新仁(2004)。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製。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91-130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張德銳(2000)。師資培育與教師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3)。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的實施展望。教師天地,122,66-72。張德銳(2004)。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檔案對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33-002)。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張德銳(2005)。教學檔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23-41。張銘峰(2005)。國中英語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張嘉琪(2009)。在職進修創造力發展碩士專班對於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與個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順發、羅希哲(200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79-111。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張賢坤(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張碧珊(2005)。學校本位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市三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張碧珊(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在職進修理念與實施。教師之友,45(4),53-61。
張珮玲(2004)。從教師專業發展探討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珮玲、楊淑朱(2006)。從教師專業發展探討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臺南科大學報,25,381-402。張彩雲(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雲珠(2008)。國民中學英語科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陳木金(2005)。創造專業與評鑑結合的教師進修文化。師友月刊,461,12-16。陳文富(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火城(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正達(2005)。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香(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俐君(2006)。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陳雪芳(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陳煦梁(2008)。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陳榮賢(2006)。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聿芸(2006)。高職電腦相關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陳怡容、徐明志(2007)。教師專業成長的新思維。國民教育,47(6),68-75。陳靜美(2003)。高中職進修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陳靜婷(2010)。屏東縣城郊地區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燕嬌(200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 49,189-210。陳俊龍(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66,188-207。
黃宗顯(2004)。應用教師自我評鑑促進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7,45-54。黃秋柑(2003)。彰化縣高職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黃素月(2005)。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促動因素與知識管理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黃淑芳、卓文倩(2004)。教育人員在職進修之探討。醒吾學報,27,421-435。黃惠美(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導師專業成長內容、需求與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富順 (1999)。 終身教育的意義、源起與實施。 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教育資料集刊第24輯--終身教育專輯(1-20頁)。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錦桃(2006)。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葉又慈(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評鑑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思偉、高新建、陳木金、魯先華、何金針(2007)。建構臺灣教師在職進修體系之研究。2011年9月7日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136
楊深耕(2003)。以馬濟洛(Mezirow)的轉化學習理論來看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料與研究,54,124-131。楊淑娟(2006)。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公立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詹志禹(1999)。「教師進修」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78(1),1。
溫昇樺(2004)。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成效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賴國忠(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蔡美姿(2006)。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蔡政明(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蔡秉倫(1998)。國民中學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蔡碧璉(1994)。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關係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7,283-330。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世閔(1996)。教師專業成長與在職教育研究: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教師的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鄭惠珠(2005)。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鄭詩釧(1998)。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氣氛、教室衝突管理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簡毓玲(2000a)。國民小學進修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4,28-32。簡毓玲(2000b)。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簡婉娟(2003)。教師專業成長、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魏敏純(2006)。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魏韶勤、張德銳(2006)。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9(2),89-103。鍾欣男(2001)。知識管理在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蕭秀玉(2004)。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蕭靜娥(2003)。台北市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進修需求與模式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羅藝方(2006)。國民小學教師參加專業成長活動價值感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英文文獻
Acheson, K. A., & Gall, M. D. (1997). Tea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 Longman.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Borich, G. D. (1996).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urden, P. R. (1980).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8087)
Buskist, W. (2002). Effective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 from division two’s 2-and 4-year awardee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29,188-194.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Ed.), 255-296, New York: Macmillan.
Dembo, M., & Gibson, S.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Denham, C. H., & Michael, J.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research Quarterly, 6 (1), 39-63.
Duke, D. L. (1990).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g-Hill Publishing Company.
Ellis, N. E. (1984). The work-life experience of teachers and orientation toward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8937)
Fessler, R., & Burke, P. J. (1983). Interaction: An essential in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growth progress. NASSP Bulletin, 67(461), 43-49.
Glathorn, A. A. (1987).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er-centered options for teacher growth.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3), 31-35.
Hall, J., Benninga, J., & Clark, C. (1983). A three-part model-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in-service training of teachers. NASSP Bulletin. 67(461), 17-21.
Marsh, H.W., & Bailey, M.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ofile analysis. New South Wales: Geographicsr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0310).
Marx, R. W., Freeman, J. G., & Blumenfeld, P. C. (199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achers. In B. J. Fraser & K. G. Tobin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Boston: Kluwer.
McHaney, J. H., & Impey, W. D. (1992).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268).
Medly, D. (1979).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In P. L. Peterson. and H. J. Walbeg (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lications. Berkeley, CA: McCutchan.
Money,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
Rosenshine, B., & Furst, N. (1973). The use of direct observation to study teaching. In R. Travers (Ed.). Secon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122-183. Chicago: Rand Monally.
Ross, J. A., & Regan, E. M. (1993). Shar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Its impact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9(1), 91-106.
Stronge, J. H. (2002). Qua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 Alexandria, VA: ASCD.
Villegas-Reimers, E. (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Wood, F. H., Mcquamie, F. O., & Thompson, S. R. (1982). Practitioners and professors agree on 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 practices. Educational Leadershis, 40 (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