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王光遠,《農業概論》,正中書局,台北,1983。
王加微,《行為科學》,五南出版社,台北,1990。
辛晚教,《都市與區域計劃》,中國地政研究所印行,台北,1991。
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等人,《法學入門》,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09。
李惠宗,《行政程序法要義》,五南圖書,台北,2002。
李允傑、丘昌泰,《政策執行與評估》。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04。
林英彥,《土地經濟學通論》,文笙出版社,台北,1999。
吳聰賢,《農業行政學》,明文,台北,1997。
吳汝鈞,《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2001。
邱湧忠,《休閒農業經營學》,茂昌,臺北,2002。
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圖書,台北,1995 。譯自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 –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1971a.
許文富,《農業政策導論》,豐年社,台北,1999。
陳敏,《行政學總論》,神州圖書,台北,2003。
陳昭郎,《休閒農業概論》,全華圖書,台北,2007。
陳墀吉、陳恒敦,《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威仕曼文化,台北,2005。
黃建森,《農業經濟學》,五南圖書,台北,1983。
段兆麟,《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偉華書局,台北,2006。
殷章甫,《土地經濟學》,五南圖書,台北,2004。
虞兆中,《中正科技大辭典—土木分科》,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1979。
詹中原,《新公共政策—政府再造理論與實務》,五南出版社,台北,1999。
楊明賢,《觀光學概論》,揚智文化,台北,1999。
曾旭正譯,《建築意象》,胡氏圖書,台北,1998。譯自Christian Norberg-Schulz, 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1971a.
雷崧生,《法律與國家》,正中書局,台北,1970。
劉建哲,《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國立編譯館,台北,1996。
蘇志超,《比較土地政策》,五南圖書,台北,1999。
Bernard M. Feilde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 Butterworth & Co.(Publishers) Ltd.,London ,1989.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Rizzoli, New York, 1971b.
David Canter, The Psychology of Space, St Martin's Press, Inc. New York, 1977.
Goggin, M. L., et al.,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sman / Lettle, Brown Higher Education., 1990.
Kevin Lynch , Managing the Sense of Region, M.I.T. Press, 1976.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1962.
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ng thought, Harper & Row, New York, 1971.
Mosher, A.T., To Create A Modern Agriculture, New York, 1991.
Pine, J. B., and J.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1998.
Rapoport, Amos,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 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and Design, Pergamon, Oxford and New York,1977.
William J.Murtagh, Keeping Time :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Preservation in America, Pittatown New Jersey :The Main Street Press, 1988.
【論文、期刊】
卞六安,〈休閒農業之規劃〉,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系,1989。
王小璘、賴宣愷,〈休閒農業區土地使用目標規劃模式之研究〉《東海學報(農學院)》,40(6),65-82頁,1999。王偉哲,《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王俊豪,〈安全農業與農地永續利用整合機制之探討-以歐盟為例〉《臺灣農學會報》,9卷2期,151-170頁,2008。主計處,《主力農家經營概況調查》,2008。
江榮吉,〈休閒農業的經營與管理〉,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系,1989。
余玉賢,〈台灣休閒農業之現況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90期,6-14頁,1991。李清全,《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榮華《台南地區休閒農業經營模式之研究》,93年度農民輔導之研究計畫成果摘要報告,2004。
呂宗盈、林建元,〈由制度面探討台灣土地使用管理制度變遷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3卷2期,136-158頁,2002。吳功顯,〈臺灣農業政策對農業用地利用之影響〉《華岡農科學報》,19期,45-66頁,2007。林梓聯,〈發展休閒農業的作法〉《休閒農業經營管理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1。
林梓聯,〈體驗經濟時代農企業的發展機會〉《農業經營管理會訊》,28期,p.3-9頁,2001。林茂雄,〈地盡其利,地利共享-新農業發展條例與農地政策措施〉《農訓雜誌》159期,28-29頁,2003。林國慶,《加入WTO農地政策調適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2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2003。
周茂春〈由?史觀點看台灣農地改革運動〉《土地問題研究季刊》,6卷4期,134-136頁,2007。邱湧忠,〈休閒農業在鄉村發展的社會意義〉《臺灣鄉村研究》,3期,77-98頁,2004。邱湧忠,〈台灣發展休閒農業幾項值得關?的問題〉,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2008。
柳聖偉,《農業用地作休閒農場開發許可制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6。徐光輝,《台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行為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段兆麟,〈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回顧與未來發展策略〉《農政與農情》,177期,64-70頁,2007。孫樹根,〈休閒農業概念的探討〉,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系,1989。
高德錚、張惠真、陳采晴,《臺中地區休閒農場經營現況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98期,1-8頁,2008。陳昭明,〈休閒農業與自然生態保育〉《休閒農業經營管理手冊》,行政院農委會編印,1991。
陳昭郎,〈農村整體規劃與休閒農業區之發展〉,休閒農業未來走向研討會,1996。
陳昭郎,〈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家政策論壇》,2卷5期,37~43頁,2002。陳昭郎,〈休閒農業經營合法化問題探討〉,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2003。
陳昭郎、段兆麟,《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4。
陳守泓、姚明輝、申雍,〈氣候變遷對台灣地區糧食安全之衝擊與因應對策〉《全球變遷通訊雜誌》,46期,7-13頁,2005。
陳瑞主、吳珮瑛,〈農地管制下對農地財產權之保障與侵害〉《經社法制論叢》,33期,225-268頁,2004。陳麗紅〈農地變更使用問題〉《都市與計劃》,3期,30-38頁,1977。
郭煥成,〈鄉村旅遊現況、特徵與發展途徑〉,2004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發展學術研討會,2004。
張德周,《建築管理法規體系研究規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1989。
張渝欣,《休閒農場內休閒農業設施規劃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張宏維、賴光邦,〈休閒農業設施適用法規體系之研究〉《農業經營管理》。8期,66-99頁,2002。張宏維、賴光邦,〈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議題與對策〉《休閒農業研究》,1卷2期,33-56頁,2009。
張乃修,《從場所觀點探討台灣休閒農場之構成》,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莊玉雯,〈休閒農業政策〉,休閒農業經營管理班,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2009。
彭作奎,〈農地釋出之規劃與永續發展〉《月旦法學》,58期,34-46頁,2000。
彭作奎、謝佑立,〈台灣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業政策之重點〉《臺灣農學會報》,9卷6期,604-614頁,2008。彭馨慧,《公共藝術之「場所性」研究 – 關於幾個公共藝術作品的現象學分析》,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黃豐明、曾哲茂、陳美珍、林俐玲,〈公共建設對休閒農業發展的影響〉《坡地防災學報》,6卷2期,33-44頁,2007
黃光政,〈台灣休閒農業類與經營發展規劃〉《農業推廣文彙》,46期,177-189頁,2001。
黃偉倫、孫立群,〈臺灣農地變更使用制度對農地面積的影響〉《經科學報》,2卷1期,3-34頁,2007。黃書禮、劉小蘭、陳俐伶,〈由生態經濟學觀點探討農地永續利用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個案〉《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0期,19-29頁,2001。
黃書理,《農業資源空間規劃構想配置》,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2003。
黃欽榮,〈台灣農業發展方向〉《農業合作月刊》,169期,163-172頁,2004。
經建會,《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97年版》,2008。
葉美秀,《農業資源在休閒活動規劃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葉結實、段兆麟,〈體驗經濟觀點的休閒農場遊憩管理構思〉《農業經營管理年刊》,8期,197~222頁,2002。楊鴻謙,《零星工廠對農地利用之影響及其防制對策》,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蔡宏進,〈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策略〉,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系,1989。
蔡宏進,〈The Leisure Farming as a New Way for Managing the Major Agricultural Resource of Land in Taiwan〉,《農業推廣學報》。11期,109-121頁,1994。蔡明棋,《限制農地轉用利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廖安定,〈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開創臺灣農業新時代〉《主計月報》,541期,10-15頁,2001。廖安定,〈台灣農地改革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農政與農情》,193期,45-49頁,2008。賴光邦、張宏維,〈休閒農業設施適用法性之研究〉,中日國際休閒農業研討會,31~48頁,中國農業經營管理學會,2003。賴光邦,《休閒農業設施需求與設置準則擬定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93年度科技計畫,2004。
賴光邦、張宏維,〈休閒農業土地使用性質定位之研究〉,休閒農業定位暨發展方向學術研討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5。
賴光邦、張宏維,〈休閒農業法規階層之研究〉《休閒農業研究》,1卷2期,34-57頁,2009。
賴正南、蘇雅惠,〈台灣休閒茶葉發展之思維〉《台灣農業會報》,10卷5期,349-363頁,2009。
劉小蘭,〈加入WTO後台灣農業政策的影響-由農業發展條例的演變觀之〉《農業合作月刊》,51期,259-279頁,2004。
劉小蘭,〈由保育暨景觀維護論休閒農業永續發展--以德國「保育暨景觀計劃」為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8卷1期,47-60頁,2009。劉健哲,〈休閒農業結合農村發展之探討〉《鄉村發展》,3期,19-34頁,2002。劉健哲、林碧釧,〈台灣民宿發展之問題與對策〉《鄉村旅遊研究》,1卷2期,39-60頁,2007。鄭詩華,〈農村休閒農業發展之理念與作法〉《臺灣農業》,30卷3期,19-25頁,1994。鄭健雄,〈國外休閒農業的發展型態〉《農訓雜誌》,169期,頁19-22,1997。
鄭健雄,《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鄭健雄、白乙婷,〈市場區隔 產品定位--以行銷觀點探討臺灣休閒農業之發展困境〉《農訓雜誌》,15卷3期,24-29頁,1998。鄭健雄,〈休閒農業旅遊市場區隔化之研究--以宜蘭休閒農場為例〉《農業經營管理》,8期,144-160頁,2002。謝奇明,《台灣地區休閒農業市場區隔研究—以消費者需求層面分析》,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謝婷婷,《由行為場域觀點探討休閒農場設施規劃設置項目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農委會,《農業統計》,2008。
Brabec, Elizabeth., Smith, Chip., Agricultural land fragmentation: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hree 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8,2-4,pp.255-268, 2002.
Chang, Hong-Wei., Lai ,Kwang-Pang., Hsieh, Ting-Ting., “Study on the Usage Orientation of Leisure Farming for Urban Agricultural Land in Taiwan Are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ning and Design, NCKU, Tainan, Taiwan, 2009.
Edward Relph ,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Pion, London, 29, pp.29-43,1976.
Godbey, G.,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4th ed.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 1994.
Hjern, Benny and Portor, David.,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s: A New Unit of Administrative 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 No.2, p.211-227,1981.
Long, P., B.Lan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rends in Outdoor Recreation, Leisure and Tourism, eds. W.C.Gartner and D.W.Lime., pp.299-308. Wallingford : CABI Publishing, 2000.
Knuston, Ronald D., J.B. Penn and William T. Boehm, 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 Prentice-Hall.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p12-13,1983.
Sabatier, Paul A. and Mazmanian, D., The Conditions of Implementation, Policy Analysis, 5 Fall, pp.481-504, 1979.
Tanrivermis, Haru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of Turkey,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54(3), pp.553-564,2003.
Wagner P L., Environments and People,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pp.49,1972.
【主要政策】
行政院,行政革新方案,1997。
行政院,政府再造綱領,1998。
?政院,服務業發展綱?及?動方案,2004。
農委會,實施第二階段農地改革,1983(至1986)。
農委會,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1983。
農委會,加速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1983(至1985)。
農委會,改善農業結構提高國民所得方案,1986(至1991)。
農委會,農業綜合調整方案,1992(至1997)。
農委會,農地釋出方案,1993。
農委會,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1996。
農委會,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2000。
農委會,新農業運動施政報告,2005。
台灣省農林廳,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1983。
經建會,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2004。
【主要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1947公布,2000(增修條文)修正。
中央法規標準法,1960年公布,2004年修正。
土地法,1920年公布,2006年修正(共9次)。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1976年公布,2006年修正(共5次)。
山坡地建築管理辦法,1983年公布,2003年修正(共4次)。
水利法,1942年公布,2008年修正(共9次)。
水土保持法,1994公布、1994、2000、2003修正。
文化資產保存法,1982年公布,2005年修正(共6次)。
地方制度法,1999年公布。
行政程序法,1999公布、2000、2001。2004、2005修正。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1992,原名稱: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1996)。原名稱:休閒農業輔導辦法。1999、2000、2002、2004、2007(02、04月)、2009修正發布。
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方案,1999年發布,2002修正為休閒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2004修正。
非都市土地作休閒農業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及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1999公告,2003、2004、2007發布修正。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1976訂定,2009修正(共20次)。
森林法,1932年公布,2004年修正(共7次)。
消防法,1985年公布,2007年修正(共4次)。
建築法,1938制定,2009修正(共10次)。
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1945年訂定,2009修正(共58次)。
建築物使用類組及變更使用辦法,2004發布。
區域計畫法,1974公布,2000修正。
飲用水管理條例。1972年公布, 2006修正(共4次)。
都市計畫法,1939制定、2010修正,共8次修正。。
農業發展條例,1973制訂、2000、2003、2007修正。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2001年發布,2003、2004修正。
農業用地容許作農業設施使用審查辦法,2009。
農場登記規則,1946年發布,1999修正(共4次)。
發展觀光條例,1969年公布,2009年修正(共6次)。
環境影響評估法,1994年公布、2003修正。
國家公園法,1971年公布。
國有財產法,1969年公布,2003修正(共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