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3.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9: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煥鴻
研究生(外文):Huan-Hong Yang
論文名稱:他者不顯影─台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影像
指導教授:陳毅峰陳毅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Fo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民族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6
中文關鍵詞:他者民族主義國族主義台灣電影原住民影像台灣原住民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3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摘要

1990年代之後電子錄影、攝影機的進步及容易取得,雖使得記錄片拍攝工作平民化及普遍化,而造成陸陸續續有原住民自己拿起攝影機拍攝自己與部落的故事,進而透過「攝影機」而取得自身的發聲權,使自己成為鏡頭下的主人,但在以大型編導製演作為生產體系的「國片」中「台灣原住民」仍是個極為稀少、較邊緣的題材,故本論文旨在藉由回溯台灣電影與台灣原住民之間的關係,以「劇情片」作為分析文本,並以影像的產製脈絡與影像表現作為分析主軸,在文獻的回顧上從日據時期作為分析的起始點,以求將台灣原住民影像在殖民關係下的轉變(日人→漢人)做出一歷史縱深的理解。

此外當電影成為一種論述機制,無論其為論述的發聲筒或是後殖民論述欲解構的文本,都必然帶有複雜的意識形態意涵,而意識形態不僅是一種理念論述,也是一種再現、象徵與說服的過程。故在理論層次的探討上,筆者以「國族主義」入手,並藉助史料還原當時產製的情境氛圍,分析其意識形態論述的轉變,來探討「原住民影像」在不同殖民主的國族打造過程中,借用與挪用的源由,以求將「原住民影像」的再現或再呈現有一更清楚的交代。
目次■

序論(在電影遇見原住民)……………………………1

第一章 問題意識的產生與目的...............................3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第一節 電影與其「政治的」閱讀…..….11
第二節 從種族、族群到國族認同…….…17
第三節 國族敘事的政治………………...22

第三章 日治與國府初期………..……………….27

第一節 殖民主義到政治宣傳………….…27

一、台灣電影的開始.……….....……27
二、從《台灣實況之紹介》談起…...29
三、台灣教育會與警察……………..31

第二節 同化到皇民化………………..…33

一、「同化」與「皇民化」之間…..33
二、日製劇情片與台灣原住民……...35

第三節 政策電影與台語片………….…39

一、政策片的背景………………....40
二、台語片及其再現與認同…..…..41

第四節 國府時期的原住民影像…...…44

一、光復初期……………………....44
二、混亂到重建(1950到-1960年代)….…45
三、同流到宣洩(1970年代以後)…….…..50

第四章 台灣原住民是炎黃子孫╱台灣人….…......55

第一節 本土論述及其運動…………….55

一、混雜的台灣民族主義....…….…..55
二、現代民歌、鄉土文學論戰與原運…...…..59

第二節 在台灣新電影裡…………………67

一、一個運動的開始.………….……67
二、鄉土修辭與台灣經驗……..…....70
三、山花雛妓、都市勞工與來自「東部」的人..…....73

第三節 新新浪潮與電影全球化…..……79.

一、都市化、現代化與全球化……...79
二、個體視界中的都市與台灣原住民……82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89

結論……………………………………….89
研究限制與建議…………………………..92

參考文獻………………………………………....93

附錄…………………………………..……………103

ㄧ、原住民影像文本選取對照圖(一)….……103
二、原住民影像文本選取對照圖(二)….……104
三、原住民影像文本選取對照圖(三)………106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Chun, Allen(1994).
From Nationalism to Nationalizing: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in Postwar Taiwan. I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1.pp.49-69.

Clarke, David B編(林心如、簡伯如、廖永超合議),2004,〈導論:窺見電影城市〉。《電影城市》,pp.1-21,台北:桂冠。

Davis, Natalie Zemon著(陳榮彬譯),2002,《奴隸 電影 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台北:左岸。

Giannettie, Louis 著 (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台北:遠流。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ellner, Douglas著(李東儒等譯),1992 , 〈電影、政治與意識形態—邁向一個多元觀點的電影理論〉。《當代》,73,90-119。

Monaco, James. (1981). How to read a film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2000).Image of the nation: cinema, art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inema &
Nation edited by Mette Hjort & Scott Mackenzie. pp.45-59. London:Rountledge.

Renan, Ernest (1990). What is a nation? In Nation and narrition edited by Homi .Bhabha.
pp.8-22.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Said, Edward W 著(王志弘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Stam, Robert著(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

Turner, Graeme 著(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 。

Tribe, Keith作(翌憶、迷走合譯),1990,〈歷史與記憶的生產〉。《電影欣賞》(44):42-48。

YIP, June. (1997).
Constructing a Nation—Taiwanese History and the Films of Hou Hsiao-hsien. In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edited by Sheldon Hsiao-peng Lu. pp.139-168. HAWAI: University of Hawai Press.

YIP, June. (2004).
Envisioning Taiwan . Durham and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前衛。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71-116。

王瑋,1993,〈台灣新電影中本土意識的呈現〉。《中國電影.電影中國—海峽兩岸電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7-91。

王瑋,1995,〈走出「 台灣新電影」—轉變中的台北〉,陳儒修、廖金鳳編,《尋找電影中的台北》,pp.56-63。台北:萬象。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王俐容,1996,《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悅雯,2004,《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台北: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

王俊傑,1991,〈五顆子彈,時代見證?—從《惜別海岸》的影像意義開始觀察〉,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pp.9-28。台北:唐山。

方孝鼎,2001,《台灣底層階級研究:以台中市遊民、拾荒者、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田玉文整理,1994,〈鐘響五十年—從『沙鴦之鐘』談影像中的原住民〉。《電影欣賞》,(69),15-22。

市川彩作(李享文譯),1993,〈台灣電影事業發達史稿〉。《電影欣賞》(65),109-117。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向陽,1993,〈七○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林耀德編,《當代文學評論大系二》,pp.327-374。台北,正中。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雜誌》(4),22-38。

汪明輝,2003,〈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pp.95-135。台北,新自然主義。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

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宋子文編著,2006,《台灣電影三十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亞太。

李天鐸、陳蓓芝,1990,〈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電影欣賞》(46),68-77。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80-93。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69),55-64。

李道明,1995,〈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73),28-44。

李泳泉,1998,《台灣電影閱覽》,台北:玉山社。

沈曉茵,2000,〈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李振亞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pp.61-92。台北:麥田。

林修澈,1994,〈台灣是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pp.23-98。台北:前衛。

林文淇,2000,〈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李振亞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pp.231-259。台北:麥田。

林文淇,2001,〈九○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pp.275-296。台北:麥田。

林文玲,2001,〈米酒加鹽巴:「原住民影片」的再現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97-237。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45-470。

南博著(邱埱雯譯),2003,《日本人論》,台北:立緒。

吳其諺,1993a,〈吳鳳神話背後的影像—原住民在政策片中的意義〉。《電影欣賞》(66):48-52。

吳其諺,1993b,《低度開發的回憶》。台北:唐山。

吳其諺,1999,〈台灣邁入作者電影的時代〉,聞天祥編,《書寫台灣電影》,pp.13-14。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吳正桓,1996,〈台灣電影文化的兩種電影觀〉。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pp.17-31。台北:時報。

范志忠,2004,《世界電影思潮》。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施正鋒,2000,〈少數族群與國家—概念架構的探索與建構〉。台灣歷史學會編,《民族問題論文集》,35-76。台北︰稻鄉。

施正鋒,2005,〈多元文化主義之下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施正鋒編,《台灣國家認同》,Ⅲ-Ⅴ。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

梁新華,1991,〈《西部來的人》:「獨立製片」的迷思〉,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pp.220-223。台北:唐山。

迷走,1988,〈電影╱意識形態:筆記一〉。《電影欣賞》(36):73-74。

迷走,1989,〈電影╱意識形態:筆記三〉。《電影欣賞》(39):66-68。

迷走,1998,《離開電影院之後》,台北,萬象。

高雅雪,1999,《族群認同與生命的交織~四位原住民青年族群認同之生命經驗與民族誌電影》。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功等編,1996,《電影辭典》。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孫大川,1993,〈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雜誌》(1):97-105。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梁良,1998,《論兩岸三地電影》。台北:茂林。

張京媛,1995,《後殖民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許進發、魏德文,1996,〈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影像(寫真)記錄概述〉。《台灣史料研究》,7。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pp.127-156。台北:巨流。

陳芳明,2000,〈第七章 皇民化運動下的四○年代文學〉。《聯合文學》(187):156-165。

陳芳明,2004,〈台灣現代主義再評價〉。《文訊》(12):7-8。

陳其南,1980,一則捏造的神話:吳鳳。民生報7月28日。

陳國富,1985,《片面之言—陳國富電影文集》。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陳儒修,1993a,〈文化研究與原住民—從「蘭嶼之歌」到「蘭嶼觀點」〉。《電影欣賞》(66):40-47。

陳儒修著(羅頗誠翻譯改編),1993b,《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台北:萬象。

陳飛寶,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陳麗珠,1996,《台灣電影中原住民形象之研究—論述工業的它者圖像》。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櫻棻,1996,〈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美學趨勢的辯證〉。《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99-124。

黃仁,1994a,《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

黃仁,1994b,《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

黃明川,1990,《獨立製片在台灣》。台北:前衛。

黃明川,1996,〈台灣攝影史簡論〉,《台灣史料研究》(7):3-18。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黃建業,1999,〈豐收裡的隱憂〉,聞天祥編,《書寫台灣電影》,pp.17-18。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

葉石濤,1981,〈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pp.69-92。台北:遠景。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葉龍彥,1996,〈日治時代台灣紀錄片之歷史性分析〉,《台灣史料研究》(7):55-71。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葉龍彥,2004,《台灣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

葉月瑜,1999,〈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43-67。

焦雄屏,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

傅仰止,2001,〈結論:都市原住民與原漢關係的歷史新頁〉,蔡明哲等著,《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pp.311-346。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彭小妍,2000,《歷史有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曾宏民,2003,《原鄉映像-蘭嶼在地影片攝製者及其影像實踐》。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達吉斯•巴萬,1994,〈影像中的虛像與歷史真相—沙鴦(Sayun)之鐘〉。《電影欣賞》(69):36-39。

詹宏志,1990,〈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pp.25-39。台北:時報。

張釗維,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溫浩邦,1995,《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

游惠貞,2002,〈阿堂「夢幻部落」—透視失根人的孤寂〉,聯合報,12╱23,26版。

潘朝成,2000,《代誌大條-番親有來沒》。台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朝成,2001,〈從殖民壓抑到主體抵抗的原住民紀錄片:兼談變動中的紀錄片工作者〉。中研院民族所《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論文集》,未發行。53-70。

趙剛,1996,〈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期刊》(21):1-72。

楊素真,1994,《城鄉移民的困境與解脫:以台北地區為例》。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1995,〈【導論】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媒體、消費大眾、跨國公共領域〉,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pp.9-34。台北:麥田。

廖炳惠編 2003,《關鍵辭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

齊隆壬,1993,〈台灣電影的原住民「族姓」〉。《中國電影.電影中國—海峽兩岸電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3-110。

劉現成,1996,〈電影、科技與社會實踐∼台灣彩色影片的發展歷程〉。《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53-70。

劉淑玫記錄,1993,〈攝影機下的原住民〉。《山海雜誌》(1):8-19。

劉逸竹,2002,《邂逅蘭嶼:論三部民族誌紀錄片『蘭嶼觀點』、『清文不在家』、『面對惡靈』》。新竹: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

劉紀蕙,2004,《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

劉亮雅,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

劉紹華,1993,〈原住民文化運動的歷史位置〉。《山海雜誌》(1):48-55。

聞天祥,2006,〈2005台灣新導演觀察筆記〉,謝仁昌主編,《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電影年鑑》,pp.66-71。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蔣慧仙,1993,《台灣電影•國族敘事與性別政治—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鄭貴今,2003,《木枝.籠爻的平埔族紀錄片之詮釋風格與再現政治》。台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戴錦華,2004,《鏡與世俗神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謝世忠,1987,〈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之初步探討〉,《中研院民族所研究所集刊》(64):139-117。

簡政珍,2002,《電影閱讀美學》。台北:書林。

藤井省三,2004,《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40。

藍博堂,1992,《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91~198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振聲、劉佳瑩、張玉鈴、顏耀平。2006。黑角舞蛾 ( Lmantria xylina ) 性費洛蒙製劑及誘蟲器之誘蟲效果。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48: 71-80。
2. 黃振聲、洪巧珍。1997。利用合成性費洛蒙以交配干擾法防治楊桃花姬捲葉蛾。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39: 151-164。
3. 黃啟鐘、周樑鎰、蔡竹固。1998。台灣黑角舞蛾 (鱗翅目: 毒蛾科)寄生天敵記錄。嘉義技術學院學報 61: 153-159。
4. 張玉珍、翁永昌。1985。黑角舞蛾之形態、生活習性、猖獗及防治法。中華林學季刊 18: 29-36。
5. 洪巧珍、侯豐男、黃振聲。2001。利用性費洛蒙防楊桃姬捲葉蛾之效果評估。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43: 57-68。
6.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40。
7. 葉月瑜,1999,〈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43-67。
8. 黃櫻棻,1996,〈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美學趨勢的辯證〉。《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海峽兩岸電影發展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99-124。
9. 陳儒修,1993a,〈文化研究與原住民—從「蘭嶼之歌」到「蘭嶼觀點」〉。《電影欣賞》(66):40-47。
10. 迷走,1989,〈電影╱意識形態:筆記三〉。《電影欣賞》(39):66-68。
11. 迷走,1988,〈電影╱意識形態:筆記一〉。《電影欣賞》(36):73-74。
12. 吳正桓,1996,〈台灣電影文化的兩種電影觀〉。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pp.17-31。台北:時報。
13. 吳其諺,1993a,〈吳鳳神話背後的影像—原住民在政策片中的意義〉。《電影欣賞》(66):48-52。
14.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445-470。
15. 李道明,1995,〈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73),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