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訪客IP:54.146.154.2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文松
研究生(外文):Wen-sung Hsu
論文名稱: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Attitude.
指導教授:李芝靜李芝靜引用關係沈佩蒂沈佩蒂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r.Chih-Ching LeePei-Di S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學習態度合作學習資訊融入教學數學學習成就
外文關鍵詞:cooperative learningmath learning achievementmath learning attitude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4
  • 點閱點閱:23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比較國中教師施行「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與「傳統講述教學法」對國三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學習態度的影響,並探討「實驗組」學生對於「校園主題融入數學單元」的意見與對「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感受。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Quasi-experiment),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國中部九年級七十五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派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實驗組施行「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控制組施行「一般傳統講述教學」。
教學實驗進行5週10節。以「直角坐標平面」單元之「數學學習成就測驗」與「數學學習態度量表」為評量工具,兩組學生皆實施前、後測,並調查「實驗組」學生對於「校園主題融入數學單元」的意見與感受。

教學實驗後,將施測所得結果進行單因數共變數及雙因數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茲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本研究實驗教學法確實能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就。
二、在施行此實驗教學後,「實驗組」低能力水準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上顯著優於「控制 組」低能力水準,而「實驗組」中、高能力水準學生則在數學學習成就後測成績上與「控制組」中、高能力水準學生並無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學生於施行此教學實驗前、後,在數學學習成就上有明顯提升。
四、施行此實驗教學後,「實驗組」的數學學習態度明顯優於「控制組」學生。
五、施行此實驗教學後,「實驗組」的高、中、低三分群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上皆明顯優於控制組學生。
六、「實驗組」學生於施行此實驗教學前、後,在數學學習態度上有明顯提升。
七、「實驗組」學生對「校園融入數學單元意見調查」,持肯定與支持的意見,而對於「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教學法,八成以上同學認為可提升其數學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
Abstract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and traditional lectures on grade 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learning attitudes. Thus, we can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receptivity to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math clas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with 10 classes of seventy-five each of grade 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in 5 week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research tools are the tests of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attitude.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by one-way and two-way ANCOVA.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described as below.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grade 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increase math learning achievement.
2. Mid and low-achieving students progress more than high-achieving students in math achievement.
3.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rogressed significantly after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5. All of the high, mid and low-achieving students progress in math learning achievement attitude.
6.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 learning attitude improves after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7.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agree with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math class; more than 80% students th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increa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Teachers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increase students'' math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attitude.
目 次
頁次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授權書

誌 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融入教學 15
第二節 合作學習 21
第三節 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學習態度 31
第四節 資訊融入教學、合作學習與學習成就、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全體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比較分析 71
第二節 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比較分析 75
第三節 實驗組全體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之比較分析 85
第四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全體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比較分析 86
第五節 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比較分析 89
第六節 實驗組全體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前、後測之比較分析 100
第七節 校園主題融入數學單元的活動調查結果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11
英文部分 116
附錄
附錄一 數學科學習成就測驗(預試)-直角坐標平面 118
附錄二 數學科學習成就評量(前測)-直角坐標平面 120
附錄三 數學科學習成就評量(後測)-直角坐標平面 122
附錄四 數學學習態度專家效度量表 124
附錄五 數學學習態度量表(預試量表) 128
附錄六 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正試量表) 131
附錄七 研究工具專家內容效度審核委員名單 134
附錄八 榕城藏寶圖教案 135
附錄九 榕城藏寶圖學習單 137
附錄十 「校園主題融入校園活動」調查表 144

表 次

頁次
表2-1-1資訊融入教學與一般教學的比較表 20
表2-2-1合作、競爭、個別學習三者之比較表 23
表2-2-2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特色之比較 29
表2-3-1資訊融入教學、合作學習學習成就施測之範圍 32
表2-3-2數學學習態度意涵表 34
表2-4-1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38
表2-4-2合作學習法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40
表2-4-3資訊輔以合作學習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43
表3-2-1實驗設計模式說明表 47
表3-2-2資訊融入教學說明表 54
表3-3-1實驗組與控制組、預試組學生人數參考表 56
表3-3-2實驗與控制組學生在校成績參考表 56
表3-3-3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數學月考前測成績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
要表 57
表3-3-4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數學前測成績之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57
表3-3-5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數學學習態度量表前測成績之獨立樣本
t檢定摘要表 57
表3-3-6實驗組不同能力水準數學前測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成對樣本t檢定摘要表 58
表3-3-7實驗組不同能力水準數學前測成績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3-3-8實驗組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前測成績之多重比較摘要表 58
表3-3-9控制組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前測成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59
表3-3-10控制組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前測成績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3-3-11控制組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前測成績之多重比較表 59
表3-4-1 鑑別度指數的評鑑標準表 60
表3-4-2「直角坐標平面」成就測驗預試試題分析結果摘要表 61
表3-4-3「直角坐標平面」成就測驗雙向細目結果摘要表 62
表3-4-4「數學學習態度量表」項目分析表 64
表3-4-5「數學學習態度量表」各層信度分析表 65
表3-4-6「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正、反向試題的雙向細目表 66
表4-1-1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2
表4-1-2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成就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表 73
表4-1-3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4-1-4兩組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調整後後測成績事後比較摘要表 74
表4-2-1不同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成績摘要表 75
表4-2-2教學法與能力水準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結果摘要表 76
表4-2-3不同教學法、不同能力水準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4-2-4不同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成就後測成績事後比較表 77
表4-2-5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8
表4-2-6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79
表4-2-7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成績共變數摘要表 79
表4-2-8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80
表4-2-9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81
表4-2-10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習成就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2-11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82
表4-2-12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摘要表 83
表4-2-13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習成就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3
表4-2-14低能力學生學習成就調整後後測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83
表4-3-1實驗組全體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成對樣本
t檢定摘要表 85
表4-4-1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86
表4-4-2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態度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87
表4-4-3兩組全體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4-4-4全體學生學習態度調整後後測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87
表4-5-1兩組不同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平均成績摘要表 89
表4-5-2不同教學法、不同能力水準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90
表4-5-3不同教學法、不同能力水準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5-4不同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後測成績事後比較表摘要表 91
表4-5-5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92
表4-5-6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93
表4-5-7兩組高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3
表4-5-8高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調整後後測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93
表4-5-9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
準差摘要表 95
表4-5-10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96
表4-5-11兩組中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5-12中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調整後後測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96
表4-5-13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前、後測平均數與標
準差摘要表 97
表4-5-14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生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98
表4-5-15兩組低能力水準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8
表4-5-16低能力學生學習態度調整後後測事後比較分析摘要表 98
表4-6-1實驗組全體學生學習態度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成對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0
表5-2-1進步成績換算表108

圖 次

頁次
圖3-1-1研究架構圖 45
圖3-2-1實驗組學生座位安排圖 49
圖3-2-2 Geogebra面板說明圖 51
圖3-2-3榕城藏寶圖課程內容架構 53
圖3-5-1研究流程圖 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世全 (2000)。資訊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頁23-30。

王金國、張新仁 (2006)。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合
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王美雪 (2005)。運用資訊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方靜丘 (2003)。國中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教學法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柳棻 (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江東陽 (2004)。在國一數學科試行合作e學習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志賢 (2007)。團體獎勵在資訊融入合作學習之歷程與成效研究-以數學低成就學童分數加減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雯婷 (1998)。國二數學科合作中配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學習成效
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明忠 (2005)。以昌爸數學網站融入數學教學對學習成效、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所碩士論文。

沈中偉 (2008)。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沈加玲 (2007)。電腦輔助教學對未來教學設計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頁16-41。
林生傳 (1999)。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紀慧、許宛琪(2007)。網路學習融入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頁227-248。

林慶宗 (2005)。小組合作學習和擬題在資訊融入數學學習之探究。國立
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林青蓉 (2006)。合作學習教學法促進國一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林星秀 (2002)。GSP電腦輔助教學模式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隆 (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
知城。

吳啟輝 (2007)。合作學習策略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對學童注意
力與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文欽 (2006)。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明樂 (2004)。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
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佳樁 (2003)。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路境模式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育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蘭莉 (2007)。資訊融入地理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苑芬 (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義展 (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群英。


姚如芬 (1993)。發展數學科GSP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以商高定理為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
科技與媒體,59,頁63-73。

陳尚蕙 (2008)。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融入教學之調查研究。教學科技
與媒體季刊。84,頁16-36。

陳文吉 (2007)。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國中數學領域之學習成效研究-以
GSP輔助平面直角坐標系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弘晉 (2007)。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學習動畫軟體學習成效、學
習動機與班級氣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教學碩士
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英娥 (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
育部印製。

教育部 (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印製。

洪佩雲 (2005)。概念圖教學在國中生數學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
未出版,高雄市。

范聖佳 (2002)。國中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彰化市。

郭香妙 (2002)。國中數學教學改進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彰化市。

郭生玉 (200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郁智 (2000)。國民中學學生學習策略、批判思考能力與學業成就之相
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康博為 (2006)。資訊通訊科技應用於國民小學數學科面積概念之研究-
以小組討論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彭月香 (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六年級數學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黃壬來、謝慧綺 (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書局。

黃幸美 (2004)。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與思考。臺北:心理。

黃幸美 (2005)。連結生活化情境與生產性練習的數學教學之探討。教育
資料與研究,64,頁89-101。

黃政傑、林佩璇 (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書局。

黃政傑、吳俊憲 (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書局。

張春興、楊國樞 (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宛瑜 (2001)。在教室層級的彈性課程中發展數學活動之教學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
頁2-9。

張霄亭 編譯 (2002)。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書廊。

程柏豪 (2006)。資訊融入教學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國小五年
級體積與表面積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麗珠 (2006)。國中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
台北大學統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倩亨 (1998)。建構取向教學在國中一年級數學課之實驗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未出版,台北市。

楊瑞智 (1999)。生活化國小數學科教學的趨勢與特色。生活化國小數學
、自然科教學研討會。頁68-81。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賈馥茗 (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廖碧珠 (2006)。合作學習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彰化市。

鄭文輝 (2004)。國中數學能力卡測驗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態度之影響。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系碩士班。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未出版,宜蘭縣。

鄭皓元 (2006)。資訊融入教學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六年級面
積概念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文煥 (2000)。以日常生活活動為基礎促進兒童數學習-以撲克牌為例
子。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新竹:國立師範學院。

蔡清田 (2000)。行動研究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運用,邁向課程新紀元
(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頁279-30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編印。
劉勝鈺 (2003)。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以網路同儕互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專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龍榕淑 (2006)。同儕合作學習與電腦輔助教學融入數學科統計圖教學之
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專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顏錦雀 (2007)。資訊融入資源班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因數單元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二、英文部分
Bassarear, T. (2001). Mathematic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Bodner, G.M. (1996). Constructivism: A theory of knowledge.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3(10), 873-878.

Brown, J. S. , Collins, A.&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18(1), 32-42.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New York.

Drier, H.S.(2001).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with interactive spreadsheets. School Science & Mathematic, 101(4), 170-179.

Johnson, D.W. & Johnson, R.T. (1991).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MA: Allyn and Bacon.

Mantei, E.J. (2000).Using internet class notes and PowerPoint in the physical geology lecture.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9(5), 301-305.

McPherson, A.C. (2002).A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mmunication skills learning. Medical Teacher,
24(3), 289-293.

Moersch, C. (1995).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LoTi):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3), 40-42.


The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2001).Retention Rates from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In T. Bassarear (ED), Mathematics for Elemrntary School Teachers (p42-45).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Slavin, R.E. (1990).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edl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Slavin, R.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2nd ed.). Needl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Slavin, R.E. (1999).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 In S. Sharan(Ed),Handbook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p3-19).Westort:Praeger Publishers.

Von Glaserfild, E. (1989).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ynthese, 80, 121-140.

Von Glaserfild, E. (1993). Question and answers about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K.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p39-50). Hillsadle, NJ; LEA.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anderse, J, H. , Mintzes, J. J. & Novak, J .D. (1994).Research 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 D.L. Gabel(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Y: Macmillan.

Web, J. (2002).Benefi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a multimedia environment. Master''s Thesis,unpublished,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認知師徒制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一元二次方程式」單元為例
2. 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
3.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合作學習之數學學習成效研究-以「科學記號」單元為例
4. 不同資訊融入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中學數學科為例
5. 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
6. 引導式資訊融入教學運用於國小中年級學童數學謎題之研究
7. 資訊融入數學合作學習對國中二年級多項式與其加減及多項式乘除單元學習成效之影響
8. 應用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數學科二次函數為例
9. 合作學習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數學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
10. 結合資訊融入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於國中數學課之行動研究
11. 資訊融入教學影響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之研究:以新竹縣某高中之商業概論課程為例
12. 合作學習模式下同儕師徒制對學生數學學習成就之研究
13. 資訊融入教學輔以錨式教學法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中數學「二次函數」單元為例
14. 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探討--以消化系統、恆定性單元為例
15. 資訊融入教學應用於海洋保育課程之成效- 以國小五年級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