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47.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孫偉迪
研究生(外文):Wei-Di Sun
論文名稱:楊牧詩的音樂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musicality of Yang Mu’s poetry
指導教授:翁文嫻翁文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an-Han Y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空間動力聲音音樂性詩語言楊牧
外文關鍵詞:dynamicspacemusicalitysoundpoetic languageYang Mu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25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楊牧詩語言身姿繁複多變,每能於從容的思維往返間,以其文字聲色,探入靈視所及的幽隱之處。筆者自此開啟對「詩的音樂性」命題的思索:音樂性一向被視作詩的重要構成元素,而論者對音樂性一詞的認知,將影響其後續分析論證的方向。本文選擇楊牧詩作為論述對象,是因為他的詩確實展現一己特殊的語言風格,進一步鎖定其「音樂性」予以觀照,不僅有助於釐清楊牧詩的價值,亦可充分掌握詩之音樂性的具體內涵。

緒論針對「詩的音樂性」稍作界義。目前學界關於音樂性的研討,多半仍延循外在╱內在音樂性的分類模式,本文則試圖將詩的音樂性視為整體的表現,不以單純的二分法來討論;從最直接呈露的聲音,深入語言的審美本質,都必須環繞著詩語言的獨特性,亦即詩的形式╱內容之不可遽然分割。本文即以具備特殊審美性的詩語言作為主軸,分別從下列三個面向展開論述:聲音、動力、空間。

第一部分觀察的對象是語言形式(並非泛指與內容對照的形式)表層的「聲音」,本文不用聲韻或語調等細項稱之,蓋「聲音」更強調渾然完整的音色結構,同時涵攝了音╱義成份,從而以聲音為主體,追蹤它在詩中具體變化、流轉的痕跡與次第。

第二部分切入詩語言的本質。由於詩的審美性時常為同時共存的實用性掩蓋而不彰,本文乃自音樂領域的基本要素擷取概念,加以轉化成詩學方法。以「動力」概念為核心,指出詩語言在時間的序列連結中型塑意義,而此意念的有機序列通過線性的流程,體現詩之動力;動力的諸般變化發展又實際表現於力度、織度、速度等三個層次。這是從詩的語言本質發散出來的音樂,屬於時間性範疇。

第三部分亦出於本質音樂性的探討,是屬於空間性的,主要根據音樂學家朱克坎對音樂空間的深刻見解得到啟示。本文認為詩語言除了時間的動力序列之外,某些特定的表達方式──如涉越造成的多義性詩行、並置共生的字詞等,將會從語言形式呈現出詩的音樂「空間」。然則,此空間自有其內在的次序規範,且反映於詩行之間可以具體把握者,而與詩語言的審美本質緊密相扣。
The poetic language in Yang Mu’s poetry is prodigal and diverse enough to enable him, with a deliberate pace of thought, to seek out the deep and evanescent sense of beauty in poetry.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ruminates on the subject: the musicality of poetry, which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succeeding analyses tends to be affected by different cognition of critics about the thesis. The focus of the thesis is on observing the musicality of Yang Mu’s poetry,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the value of his poetry and grasping concrete content of musicality.

In Introduction, the definition of musicality is given. The academia’s investigation into musicality centers about the outer/inner musicality. Discarding the dichotomy, the author, however, attempts to regard musicality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That i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musicality of poetry can’t be divided sharply. Hence, the thesis focuses on poetic language, which bears unique aesthetics, and takes the probe in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sound, dynamic, and space.

In Chapter 2, the subject of observation is sound, the outward layer of language form. (Form here shall not be referred as the opposite of content.) The thesis uses sound, instead of other terms, like consonance or rhym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term “sound,” puts a more expressing emphasis on the whole tone color of poetic language, encompassing two components: sound and meaning. Accordingly, with sound as the subject, the author follows the trace and seque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sound in poetry.

In Chapter 3, the author looks into the essence of poetic language. Due to the fact that aesthetics of poetry is often overshadowed in juxtaposition of utility of poetry, the author acquires concepts of elements in music field and applies them to poetic. With “dynamic” as a core concept, poetic language shapes its meaning in connection of sequence of time; in other words, poetic language displays its dynamic by going through the linear procedure of an organic sequence. Meanwhile, the changes of dynamic are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s, texture, and tempo. They are musicality emanated from the essence of poetic language and belong to temporal category.

In Chapter 4, the probe into musicality of essence of poetry belongs to spatial category, on the basis of Zuckerkandl’s discourse about space in music.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besides dynamic sequence of time, poetic language reflects musical space in poetry in some peculiar manners, such as multiple meanings of lines caused by enjambment, and juxtaposi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Nevertheless, the space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inner order, embodies itself in line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aesthetics of poetic languag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7
一 楊牧詩的相關研究 7
(一)學位論文類 7
(二)單篇論文╱評論類 8
二 現代詩音樂性的相關研究 9
(一)專書類 9
(二)單篇論文╱評論類 11
第三節 本文對「詩的音樂性」的界說 13
  一 如音樂般呈現的語言形式 13
  二 不排除語言的述義功能 15
  三 必須出於整體的效果 17
第四節 試從西方音樂領域轉化的方法 20
  一 以音樂的音色說明詩的聲音 20
  二 以音樂的基本要素說明詩的動力 21
  三 以音樂的內在架構說明詩的空間 25
第五節 論文的章節安排 28

第二章 楊牧詩的聲音 31
第一節 格律化的聲音 34
  一 工整的韻腳 36
  二 不完美的押韻 41
  三 自由而有節度的韻律 48
第二節 主音運行的綿亙軌跡 55
  一 主音的出發與回歸 56
 (一)在短詩中的發展 57
 (二)在長詩中的發展 64
  二 主音的隱伏進行 68
 (一)隱於韻腳的轉換之間 68
 (二)隱於自由流動的詩行之間 70
第三節 聲音的「隱藏」及其轉折意涵 74
  一 聲音轉向密集的關鍵 75
  二 聲音轉向急促的關鍵 79
第四節 小結 83

第三章 楊牧詩的音樂動力 85
第一節 動力的界義 87
第二節 力度:由弱而強 91
  一 兩種力度模式 92
(一)基本型態:動勢由定點擴散,漸次清晰 92
(二)表情型態:強烈的表情與力度首尾呼應 99
  二 以功能詞的強弱提領動勢的走向 106
第三節 織度:由密而疏,復歸於密 108
  一 兩種織度模式 110
(一)基本型態:動機單純且集中呈示 110
(二)擴充型態:動機充分交織,紋理繁複 115
  二 以動機的聚散顯示思緒的整合 121
第四節 速度:以慢為本 123
  一 四種速度模式 125
(一)緩慢:多層次的推移 125
(二)慢中見快:豁然閃現的感悟 127
(三)由快而慢:陷入沉思的姿勢 132
(四)由慢而快:情思醞釀的過程 134
  二 以涉越的緩急展現詩思的進程 138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四章 楊牧詩的音樂空間 141
第一節 音樂空間的界義 143
第二節 涉越形成的空間及其深淺遞變 146
  一 意義的同時疊合 147
  二 空間的深淺遞變 150
第三節 並置形成的空間及其重現 156
  一 內涵義的突顯 156
  二 並置的詞語 158
  三 互相滲透的質素 161
  四 空間的重現 165
第四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結論 173
第一節 本文的研究成果總述 175
第二節 本文研究的未來展望 177

參考書目舉要 183
一、楊牧著作

(一)詩
《非渡集》,台北:仙人掌,1969年
《楊牧詩集I:1956-1974》,台北:洪範,1978年初版,1998年九印
《吳鳳》,台北:洪範,1979年
《完整的寓言》,台北:洪範,1991年
《楊牧詩集II:1974-1985》,台北:洪範,1995年
《時光命題》,台北:洪範,1997年
《涉事》,台北:洪範,2001年
《介殼蟲》,台北:洪範,2006年

(二)散文
《楊牧自選集》,台北:黎明,1975年
《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1977年初版,1994年十七印
《柏克萊精神》,台北:洪範,1977年初版,2002年十二印
《年輪》,台北:洪範,1982年
《搜索者》,台北:洪範,1982年,2004年五印
《交流道》,台北:洪範,1985
《飛過火山》,台北:洪範,1987年
《山風海雨》,台北:洪範,1987年
《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1989年
《方向歸零》,台北:洪範,1991年
《疑神》,台北:洪範,1993年
《星圖》,台北:洪範,1995年
《亭午之鷹》,台北:洪範,1996年
《昔我往矣》,台北:洪範,1997年
《奇萊前書》,台北:洪範,2003年
《人文踪跡》,台北:洪範,2005年
《掠影急流》,台北:洪範,2005年

(三)文論
《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洪範,1979年
《文學知識》,台北:洪範,1979年
《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1984
《隱喻與實現》,台北:洪範,2001年
《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2002年

(四)單篇文章
〈詩人穿燈草絨的衣服〉,《聯合文學》210期,2002年4月
〈誰謂爾無羊:楚戈預言〉,《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3年9月2日至3日
〈左營〉,《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4年5月8日至9日
〈抽象疏離:那裡時間將把我們遺忘〉,《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4年12月28日至31日
〈翅膀的去向〉,《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5年5月25日至26日
〈設定一個起點〉,《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5年11月19日
〈時空以外〉,鄭毓瑜:《文本風景》序文,台北:麥田,2005年


二、中文專著

王 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2002年
王次炤:《音樂美學新論》,台北:萬象,1997年
朱光潛:《詩論新編》,台北:洪範,1982年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1974年
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1983年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1994年
余光中:《藍墨水的下游》,台北:九歌,1998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1989年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2005年二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現代詩學》,台北:唐山,1998年
孫康宜:《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1994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2年
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1994年
陳芳明:《鏡子和影子:現代詩評論集》,台北:志文,1978年
陳芳明:《陳芳明精選集》,台北:九歌,2003年
陳啟佑:《渡也論新詩》,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陳 黎:《小宇宙》,台北:皇冠,1993年
陳 黎:《貓對鏡》,台北:九歌,1999年
張芬齡:《現代詩啟示錄》,台北:書林,1992年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台北:文津,1998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1983年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文集》,台北:東大,1994年
熊秉明:《詩三篇》,台北:允晨文化,1986年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I:1951-1968》,台北:洪範,1979年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II:1969-1986》,台北:洪範,2004年
賴芳伶:《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台北:大安,2002年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1978年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2000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三、西文及翻譯專著

Zuckerkandl, Victor. Sound and Symbo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56
Ammer, Christine克麗絲汀•安默兒著,貓頭鷹編譯組譯:《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2004年二版
Arnheim, Rudolf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1992年
Borges, Jorge Luis波赫士著,陳重仁譯:《波赫士談詩論藝》,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Eliot, T.S.艾略特著,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譯:《艾略特》,台北:環華百科,未著年份
Guzelimian, Ara亞拉•古策里米安編,吳家恆譯:《並行與弔詭:薩伊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台北:麥田,2006年
Hanslick, Eduard漢斯利克著,陳慧珊譯:《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台北:世界文物,1997年
Kundera, Milan米蘭•昆德拉著,翁德明譯:《簾幕》,台北:皇冠,2005年
Langer, Susanne.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Lévi-Strauss, Claude李維斯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2001年
Lippman, Edward著,方銘健譯:《西洋音樂美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McClary, Susan蘇珊•麥克拉蕊著,張馨濤譯:《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麥田,2003年
Nietzsche, Friedrich尼采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2003年再版
Santayana, George桑塔耶那著,杜若洲譯:《美感》,台北:晨鐘,1972年
Storr, Anthony安東尼•史脫爾著,張嚶嚶譯:《音樂與心靈》,台北:知英文化,1998年
Valery, Paul保爾•瓦萊里著,唐祖論等譯:《瓦萊里散文選》,天津:百花文藝,2005年
Wellek, Rene韋勒克等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台北:志文,1976年
Woolf, Virginia吳爾芙著,劉炳善等譯:《普通讀者》,台北:遠流,2004年
張洪模編:《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音樂美學卷》,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


四、期刊、單篇論著

石計生:〈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孟樊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石計生:〈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向 陽:〈樹的真實──論楊牧《傳說》〉,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年
余風記錄:〈「詩與音樂」座談會實錄〉,《台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
李翠瑛:〈詩情音韻──論新詩的內在節奏及其形式表現技巧〉,《台灣詩學學刊》第4期,2004年11月
何雅雯:〈「詩是我所涉事」──讀楊牧《涉事》〉,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台北:富春文化,2002年
沈亞丹:〈寂靜之音──關於詩歌的音樂性言說〉,《南京大學學報》135期,2000年
吳潛誠:〈樹的真實──論楊牧《傳說》〉之講評意見,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年
孫維民:〈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台灣詩學季刊》第27期,1999年6月
奚 密:〈讀詩筆記•楊牧〉,《聯合文學》192期,2000年10月
奚 密:〈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郝譽翔:〈楊牧談詩:給年輕學子的詩祕密〉,《幼獅文藝》555期,2000年3月
翁文嫻:〈傾斜的少年──黃荷生詩論〉,黃荷生:《觸覺生活》,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年
翁文嫻:〈時間快速壓縮下──詩語言與思維的變化〉,「文化創意與產業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文化大學,2003年6月
翁文嫻:〈轉化經典為當代寫作的能量〉,「實用中文與寫作策略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2004年5月
翁文嫻:〈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外文學》第4卷第7期,1975年12月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上)〉,鄭騫等著:《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台北:中外文學,1976年
陳芳明:〈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聯合文學》218期,2002年12月
張芬齡、陳黎:〈楊牧詩藝備忘錄〉,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賀淑瑋:〈音樂陳黎(Musical Dimension of Chen-li):陳黎詩的視覺音樂製作〉,「第十四屆詩學會議:台灣現代詩中生代詩家論」會議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05年5月
賀淑瑋:〈2006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是這樣選出來的──文學篇〉,《中國時報》E2版開卷周報,2006年12月30日
須文蔚:〈深刻與多樣的抒情聲音〉,《中國時報》E2版開卷周報,2006年5月29日
曾珍珍:〈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葉維廉:〈婉轉深曲──與辛笛談詩和語言的藝術〉,《聯合文學》第5卷第2期,1988年12月
瘂 弦:〈新詩這座殿堂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從史的回顧到美的巡禮〉,《台灣詩學季刊》第28期,1999年9月
鄭愁予:〈刺繡的歌謠〉,《聯合文學》219期,2003年1月
鄭愁予:〈詩的贈達與自我尋位(一)〉,《聯合文學》232期,2004年2月
鄭慧如:〈新詩的音樂性──台灣詩例〉,《當代詩學》第1期,2005年4月
鄭慧如:〈韻律在新詩中的示意作用〉,「海峽兩岸文學史研討會」論文,廈門大學,2005年10月15日
蔡逸君記錄、整理:〈搜索者夢的方向:楊牧v.s陳芳明對談〉,《聯合文學》192期,2000年10月
賴芳伶:〈孤傲深隱與曖昧激情──試論《紅樓夢》和楊牧的〈妙玉坐禪〉〉,《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
遲 鈍:〈有聲無聲〉,《台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
羅基敏:〈交響詩:無言的詩意〉,初安民編:《詩與聲音:二00一年台北國際詩歌節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1年
鯨向海:〈我彈響自己〉,《台灣詩學學刊》第3期,2004年6月


五、學位論文

何雅雯:《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婉瑜:《楊牧《時光命題》語言風格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徐培晃:《楊牧詩風的遞變過程》,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徐鵬緒:《現代詩歌音樂性的研究》,青島: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
高宜君:《鄭愁予晚近詩作研究(1993年迄今)》,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秀貞:《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3年
陳瑀軒:《席慕蓉詩歌研究──以主題、語言、通俗性為觀察核心》,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鄒依霖:《現代詩音樂性及其與聲情關係之美學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劉康凱:《無弦琴與塞壬之歌──詩歌音樂性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鄭智仁:《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陳黎新詩美學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蔡哲仁:《白萩的詩與詩論》,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簡文志:《楊牧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羅任玲:《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葉維廉:〈婉轉深曲──與辛笛談詩和語言的藝術〉,《聯合文學》第5卷第2期,1988年12月
2. 曾珍珍:〈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3. 陳芳明:〈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聯合文學》218期,2002年12月
4.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上)〉,鄭騫等著:《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台北:中外文學,1976年
5.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外文學》第4卷第7期,1975年12月
6. 翁文嫻:〈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
7. 郝譽翔:〈楊牧談詩:給年輕學子的詩祕密〉,《幼獅文藝》555期,2000年3月
8. 石計生:〈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
9.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1974年
10. 鄭愁予:〈刺繡的歌謠〉,《聯合文學》219期,2003年1月
11. 鄭愁予:〈詩的贈達與自我尋位(一)〉,《聯合文學》232期,2004年2月
12. 鄭慧如:〈新詩的音樂性──台灣詩例〉,《當代詩學》第1期,2005年4月
13. 賴芳伶:〈孤傲深隱與曖昧激情──試論《紅樓夢》和楊牧的〈妙玉坐禪〉〉,《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