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丁玲琍(2009)。民俗活動與文化觀光吸引力的創造-以雲嘉南王爺信 仰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在職專班,嘉義市。方怡潔、伍木成、王建興(2012)。參與式賽會賽會形象量表編製之研究。體育運動與Amos統計應用期刊,1,18-26。
王明元、曾麗燕(2009)。遊客對渡假旅館的吸引力、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商業現代化學刊,5(2),71-86。中華民國路跑協會(2012)。取自http://www.sportsnet.org.tw/2012_
taroko/race_detail.php?race_no=20121103.
王學富(2007)。運動舞蹈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2007世界運動舞蹈台灣公開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所,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2002)。觀光政策白皮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09)。觀光拔尖領航計畫。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1)。觀光市場調查。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江中皓(2001)。運動觀光高爾夫假期遊客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所,桃園縣。吳育誠、林房儹(2009)。運動觀光參與者之動機、滿意度與再由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龍舟競賽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111-128。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台北:五南書局。
吳孟爵、楊東震、黃泰源(2006)。運動休閒服務業關係品質對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滿意度的中介效果。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46-154。吳亮頤(2009)。運動賽會觀賞者觀光意象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2009世界運動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所,台北市。吳振輝、杜光玉、楊育寧、盧美麗(2008)。高爾夫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6,21-31。李佳凌(2009)。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淡水老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李宗鴻、鄭峰茂(2009)。遊憩涉入、遊憩動機、遊憩滿意度、及遊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溯溪遊客為例。休閒與遊憩研究,3(1),111-137。李俊杰(2009)。運動觀光。台北:五南書局。
李俊儀(2008)。2007年日月潭萬人泳渡運動觀光客參與運動經驗、觀賞運動節目經驗、參與動機與吸引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管理研究所,彰化縣。李城忠、沈德裕(2007)。運動觀光特色對遊客認知價值與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日月潭萬人泳渡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17-26。李炳昭、陳一之(2009)。登山步道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模式建構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2),48-65。李森源、李世昌(2007)。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服務滿意度之研究-以2005年網球賽會為例。2007年運動知識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台南縣。
李蕙芬(2011)。人格特質、旅遊意象對旅遊動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市。沈志嶸、洪聖德(2005)。我國國家公園運動觀光吸引力之評估。運動教練科學,5,131-145。周秀蓉(2008)。遊憩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顧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六福村主題樂園為例。明新學報,34(2),267-288。林士彥、張良漢、蘇士博(2007)。賽會服務品質與價值對現場觀眾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中華職棒為例。體育學報,40(1),77-92。林仁彬、賈凡、簡彩完、張家銘(2007)。日月潭觀光客自行車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明道學術論壇,3(2),113-123。林永森、黃文雄、陳寬裕(2011)。自行車參與者活動涉入、場所依附與目的地忠誠度關係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2),139-163。
林宏恩、古志銘、李岳修(2009)。國內自行車道運動觀光吸引力量表編製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3),16-30。
林宏恩、古志銘、李岳修(2009)。國內運動觀光賽會形象理論模式之驗證。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3,143-156。
林東興、楊子孟、涂鵬斐(2010)。外籍運動觀光客對賽會滿意度、目的地形象知覺與再訪意圖之關係研究-以2009臺北聽障奧運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4),75-94。
林秋慧(2009)。高爾夫運動觀光吸引力、參與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調查研究。南亞學報,29,395-410。
林隆儀、林彥宏(2007)。觀光吸引力觀光形象認知對顧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的影響-以免簽證後日本旅遊市場之實證研究。管理與資訊學報,12,1-36。林憬(2003)。運用LISREL模式探討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所,花蓮縣。洪珠媚、吳卿銅、江金山(2008)。運動觀光體驗價值實證之研究-觀賞2008北京奧運棒球賽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2),93-106。范姜群澔(2003)。都市觀光吸引力與媒體行銷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都會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台中市。徐子豪(2010)。部落民宿吸引力及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阿里山(鄒族)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所,高雄市。徐茂洲(2010)。高雄市運動觀光吸引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3),87-93。
徐欽賢、黃國光、鄭桂玫(2007)。運動賽會觀光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3),32-43。馬上閔(2001)。運動賽會參與者對承辦單位觀光服務需求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民國九十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所,桃園縣。高俊雄(2003)。運動觀光之規劃與發展。國民體育季刊,138,7-11。
高曉光、蔡蘇南(2009)。我國運動觀光現況之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2),214-219。高興一、林杏麗(2008)。溫泉會館顧客滿意度、重遊意願及忠誠度相關之研究-以礁溪和風系列溫泉會館為例。蘭陽學報,7,136-142。莊右孟(2009)。大陸觀光客對四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旅遊滿意度與旅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登山健行者參與動機之探究。嘉大體育健康閒期刊,6(2),55-62。張孝銘(2009)。遊客對海域運動觀光吸引力認知、旅遊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3),31-51。
張孝銘、邱姿菁(2011)。影響運動賽會觀光客運動觀光參與行為因素之研究-以金門國家公園馬拉松路跑賽為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4(2),57-76。
張孝銘、張詠誠、徐靖玟(2008)。遊客對旅遊目的地意象、環境知覺、旅遊體驗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清境農場為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3),72-86。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銘(2006)。運動賽會之運動觀光客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2004年澎湖世界華人馬拉松路跑賽會為例。大專體育學刊,8(2),37-50。張家銘(2006)。2004澎湖世界華人馬拉松賽會之觀光客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29-152。張家銘、李一民、邱思慈(2007)。運動賽會之運動觀光客參與行為模式之複核效度驗證。大專體育學刊,9(4),85-98。張家銘、黃芳銘(2006)。2005 New Balance澎湖國際馬拉松賽事之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1(1),34-54。張家銘、譚兆平、陳聰聯(2008)。茂林國家風景區遊客吸引力之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6,123-136。張書榮(2009)。遊客對高雄世界運動會意象、旅遊體驗、知覺價值及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運動休閒管理所,台南市。張書榮、張孝銘、陳秀榮(2009)。遊客對國際運動賽會舉辦城市旅遊意象之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3,108-117。張紋菱(2006)。主題園遊客旅遊動機、觀光意象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月眉探索樂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所,台中市。張淑青(2008)。風浪板運動者之參與動機、休閒阻礙對遊憩體驗、滿意度與未來參與意願的影響。觀光休閒學報,14(2),109-134。張淑青(2009)。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圖的關係-目的地意象的區隔效果。台灣管理學刊,9(1),1-22。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曹校章(2004)。2004年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運動觀光吸引力、服務妥善性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台北市。曹校章、林聯喜(2012)。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觀賞者觀光意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研究。體育學報,45(2),127-143。
曹校章、鄭志富(2006)。東北角海域運動參與者運動選擇、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忠誠度分析。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83-97。梁家祜、蔡智勇(2008)。澎湖石滬生態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2(3),94-109。許立群(2006)。遊客利益追求、服務品質對整體滿意度及重遊意願關聯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遠東學報,23(2),177-200。許秀貞、鍾志強(2011)。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登山步道遊客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44-64。
連文(2011)。運動觀光吸引力、資訊涉入程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十七公里自行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服務事業管理所,新竹縣。郭秀玲、林房儹(2005)。臺灣推展運動觀光現況與發展性分析。運動管理,7,91-100。郭淑玲(2011)。宗教觀光旅遊目的地意象、動機、及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在職專班,嘉義市。郭進財、莊貽寧、孫美蓮(2010)中華職棒觀眾之涉入程度、滿意度、忠誠度與運動觀光意願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7(1),70-91。
郭進財、黃文成、王維誠(2009)。風景區觀光吸引力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3),52-67。
陳文英(2006)。2006澎湖海上花火音樂季遊客的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17-127。陳弘慶(2007)。2006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參與者之涉入程度、體驗行銷、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實證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14-33。陳弘慶、李宜錫(2006)。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遊客之吸引力與重遊意願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1),74-86。陳怡婷(2009)。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服務品質及滿意度之研究-以2008年萬人泳渡日月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運動管理所,台中市。陳俞伶(2008)。觀光吸引力、服務品質、知覺價值、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以白蘭氏、大黑松小倆口觀光工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所,台中市。陳美芬、邱瑞源(2009)。遊客休閒體驗與旅遊意象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3(1),33-52。
陳盛彬、蘇榮立、鄭賀珍(2012)。羽球運動消費者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台中市江文岳羽球館為例。中原體育學報,1,196-205。陳瑞辰(2007)。臺灣地區學游泳池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初探。2007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陳毓麟(2007)。遊客前往谷關溫泉之旅遊意象、旅遊動機與旅行時間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所,台中市。
陳嘉康、廖誼印(2006)。職業運動球迷參與動機、支持因素及滿意度之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155-174。陳德璘、方信淵(2010)。從城市行銷策略分析我國運動觀光發展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7,192-200。
陳聰廉(2006)。茂林國家風景區對遊客的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健康管理所,高雄縣。游智名(2010)。2009富邦臺北馬拉松選手賽會動機與環境屬性對參賽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所,台北市。湯承穎(2011)。運動觀光、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2010日月潭萬人泳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所,彰化縣。湯擷嘉(2003)。運動觀賞者對出國觀賞運動的旅遊需求、動機及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所,台北市。黃文卿、陳玉清、林晏州(2007)。國家公園大型活動之效益評估-以太魯閣國際馬拉松活動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0(3),25-46。黃仲凌(2004)。澎湖地區運動觀光發展之現況分析。大專體育,74,71-77。
黃金柱(2006)。運動觀光導論。台北市: 師大書苑。
黃金柱、吳中楨(2005)。國內運動觀光發展的思維。育達學院學報,9,259-282。黃惠芝、林仁彬、張家銘(2008)。水里玩水嘉年華運動觀光參與動機、吸引力與滿意度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2(4),1-13。黃惠芝、張家銘(2008)。日月潭嘉年華水上活動吸引力與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1),37-48。黃詩雯(2010)。運動觀光賽會服務品質與參與者滿意度之研究-以2009臺東之美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所,台中市。黃靖雅(2001)。鹿港龍山寺對遊客之文化觀光吸引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市。楊仁仁、陳健龍(2011)。高爾夫運動參與動機量表編制之研究
楊景裕(2010)。旅遊動機、渡假生活型態、滿意度對重遊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澎湖地區旅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行銷學所,台中市。葉為谷、劉志鈺(2010)。休閒水肺潛水運動觀光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5(1),82-94。
葉為谷、劉志鈺、張志青(2012)。獨木舟運動觀光遊客特性與旅遊動機之研究。雲科大體育,14,88-103。
葉為谷、劉志鈺、陳金聲(2011)。銀髮族海域運動觀光遊客對墾丁國家公園休閒動機之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0,29-44。
賈凡(2008)。2008年前進奧運八搶三棒球資格賽運動觀光參與動機、吸引力與忠誠度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2),1-13。賈凡、林仁彬、葉素汝(2008)。2008年澎湖海上花火節觀光參與行為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100-111。趙正敏、吳佩璟、王英財、林文郎(2011)。選手參賽動機、涉入程度、滿意度與賽會支持關聯性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93-110。
趙嘉裕(2009)。2008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賽會運動觀光行程規劃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1),62-77。劉泳倫、蕭怡靜(2012)。王功漁火碼頭觀光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5(1),1-20。
劉泳倫、賴雯玲(2011)。鹿港小鎮觀光吸引力與遊客體驗價值、行為意象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3),3-14。
劉泳倫、羅孟純(2010)。飛牛牧場觀光吸引力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4(2),45-61。
劉照金(2007)。臺灣海洋運動觀光發展現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6(3),22-30。劉照金、李晉豪(2011)。台灣不同社經地位民眾參與運動觀光行為之比較。休閒運動期刊,10,17-28。
劉照金、周麗華、莊哲仁(2006)。運動觀光客參與動機、活動類型與經驗性質之研究-以恆春半島觀光旅遊地區為例。體育學報,39(4),149-161。劉照金、張家銘、劉一慧、黃靖淑(2005)。不同類型運動觀光參與者的旅遊動機、期望、滿意度及其觀光特性之比較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2),24-36。劉家瑜(2002)。台灣運動產業與觀光產業結合之研究-以2002年太魯閣中華汽車杯國際馬拉松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體育學院運動科學所,台北市。潘竹瓊(2012)。國際旅客城市文化觀光與目的地意象、遊憩效益之研究-以越南河內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所,高雄市。蔡進發、甘唐沖、江靜宜(2008)。遊客對國家公園遊憩資訊、滿意度、場所依戀與重遊意願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1),125 -152。蔡瑋娟、黃孟立、謝曜鍾(2006)。泳渡日月潭參與者認知價值、滿意度對忠誠度的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刊,9(2),69-88。蔡瑞宇(1996)。顧客行為。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蔡鳳兒(2005)。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所,嘉義縣。蔡聰智、謝旻諺、曾淑平(2008)。梨山馬拉松參與者之參與動機與參與滿意度之研究。臺南科大學報,27,195-208。鄭天明、陳美存(2007)。以節慶活動吸引力探究遊客參與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兼論不同的參與經驗。觀光研究學報,13(4),327-346。鄭家韻(2008)。探討運動觀光之發展-以2007太魯閣國際馬拉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縣。鄭峰茂、許龍池(2001)。自行車休閒運動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高雄市自行車道為例。屏東科大體育,14,468-485。
鄭錫欽、梁家祜(2008)。複合式民宿之經營模式對遊客吸引力之研究-以澎湖陶兵藝術民宿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2),59-79。盧筱筠(2007)。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瑞士團體套裝旅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所,台北市。鍾志強、蔡麗婷、蔡瑋娟、黃孟立(2010)。參與文化節慶活動之遊客目的地意象、參與體驗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北港朝天宮元宵節為例。休閒事業研究,8(4),19-44。
闕山晴(2002)。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西式速食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所,台北市。顏建賢、黃有傑、黃雅媜(2010)。南鯤鯓代天府遊客旅遊動機、目的地吸引力與滿意度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4(2),29-44。
魏依玲(2007)。運動觀光產業發展與趨勢分析。工研院IKE-IT IS計畫。
二、英文
Anderson, J. C., &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s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3), 411-423.
Akama, J. S. & Kieti, D. M. (2003). Measuring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Kenya’s wildlife safari: a case study of Tsavo West National Park. Journal of Tourism Management, 24, 73-81.
Alderfer, C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142-175.
Andreu, L., Bigne, J. & Cooper, C. (2000). Projected and Perceived Image of Spin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for British Travelers.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9(4), 47-67.
Backman, S. J., & Crompton, J. L. (1991). The Usefulness of Selected Variables for Predicting Activity Loyalty. Leisure Sciences, 13,205-220.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 76-94.
Barich, H., & Kotler, P. (1991). A Framework for Maketing Imag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2(2), 94-104.
Bollen, K.A. (1989),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rown, G. H. (1952). Brand Loyalty – Factor Fiction ? Advertising Age, 23(1), 53-55.
Chi, C. G. & Qu, H. (2008). Examining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of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t satisfaction and destination loyalt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29, 624-636.
Crompton, J. L. (1979). 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vac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6(4), 408-424.
Cronin, J. J., Brady, M. K. & Hult, G. T. M. (2000).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quality, value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servic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Retailing, 76(2), 193-218.
Cuie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Dadgostar, B., & Isotalo, R. M. (1992). Factors affecting time spent by near-home tourists in city destin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2), 34-39.
Dimanche, F. (2003). The Role of Sport Events in Destination Marke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IEST 53rd Congress in Sport and Tourism, Athens, Greece.
Fakeye, P. C. & Crompton, J. L. (1991). 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 fir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aearch, 30(2), 10-16.
Gibson, H. J. (2006).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dvance Nursing, 16(3), 354-361.
Gibson, H. J. (1998). Active sport tourism: Who participates? Leisure Studies, 17, 155-171.
Goodall, B. & Bergsma, J. (1990). Destinations : As marketed in tour operators’ brochures. In Ashworth, G. and Goodall, B. (Eds.). Marketing Tourism Places. London : Routledge.
Grffin, J. (1995). Customer Loyalty. New York: Simon Y Schuster Inc.
Gunn, C. A. (1972). Vacations cape :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 Austin, TX : University of Texas.
Gunn, C. A. (1994). Tourism planning : basics, concepts, cases ( 3 ed.). Washington, D. C: Taylor & Francis.
Gunn, C. A., & Var, T. (2002).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 cases (4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Gwinner, K. (1997). A model of image creation and transfer in event sponsorship.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4(3), 145-158.
Hair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Hinch, T.D., & Higham, J. E. S (2001) . Sport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ourism Research, 3, 45-58.
Howard, J.A. & Sheth, J. N.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 John Willey & Sons.
Hus, C. H. C., Wolfe, K., & Kang, S. K. (2004). Image assessment for a destination with limi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urism Management, 25, 121-126.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Kotler, P. J.,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Seven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so-Ahola, S. E., (1980). Motivation for leisure. In Jackson E. L. & Burton T. L. (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Jenkins (1999).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aearch, 1(1), 1-15.
Johns, C. (1995). Framing learning through reflection within Carpers fundamental ways of knowing in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2, 226-234.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2.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Prentice –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Kotler, 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NJ:Prentice-Hall lnc.
Kurtzman, J., & Zauhar, J. (1997). Wave in time: The sport tourism phenomena.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4(2), 5-20.
McDonal, R. P. & Ho, M. R. (200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repor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1), 64-82.
Martin, B., & Mason, S. (1987). Social trends and tourism futures. Tourism Management, 8(2), 112-114.
Maslow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Oliver, R.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Oliver, R.L., (1999). Where Consumer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3, 33-33.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Ritchie, B., Mosedale, L. & King, J. (2002). Profiling sport tourists: The case of Super 12 Rugby Union in the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stralia.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5(1), 33-44.
Rittichainuwat, B. N., Qu, H. & Brown, T. J. (2001). Thailand’s Internation Travel Imag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2(2), 82-95.
Russell-Bennett, Rebekah, McColl-Kennedy, Janet R., Coote & Leonard V. (2007). Involvement, satisfaction, and brand loyalty in a small business services sett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12),1253-1260.
Schofield, P., & Thompson, K. (2007). Visitor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9, 329-344.
Schumacher, R. E., & Lomax, R. G. (1996). A 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Standeven, J. & De Knop, P. (1999). Sport touris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Torkzadeh, G., Koufteros, X., & Pflughoeft, K. (2003). Confirmatory Analysis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10(2), 263-275.
West, S. G., Finch, J. F., & Curran, P. J. (199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normal variables: Problems and remedies. In R. Hoyle (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pp. 56-75). Newbury Park, CA: Sage.
Yooshik, Yoon., Uysal, M. (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destination loyalty: A structural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6(1),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