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一敏(2010)。發展超常教育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教育研究,361(2)。
吳昆壽(2006)。資優教育概論。臺北市:心理。
吳武典(1996)。我國資優教育政策分析與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179-206。吳武典(2006)。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100(3),25。吳明隆(2011)。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統計應用。臺北市:易習。
李宜潔(2002)。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李玫芬(2009)。高雄市國小普通班教師資優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周惠華(2011)。資優學生家長對資優教育的瞭解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林怡秀(2001)。國中小教師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修榆(2007)。中部地區國小資優生家長對於資優教育方案實施現況的認知及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柯文吉(2003)。中等學校美術班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唐 璿(2010)。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較與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市。
桃園縣政府(2006)。桃園縣資優教育白皮書。2013/11/12取自桃園資優教育資源中心網站。http://tygerc.ffjh.tyc.edu.tw
桃園縣政府(2010)。桃園縣特特殊教育白皮書。桃園縣新興國民小學編印。ISBN:978-986-02-6543-9。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13)。102學年度各級學校名冊。2013/10/16取自http://www.tyc.edu.tw/sec/index.php?pid=download&cid=school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13)。特殊教育科網頁。2013/10/16取自http://www.tyc.edu.tw/ses/index.php?pid=index
桃園縣福豐國中(2013)。桃園資優教育資源中心網站。2013/11/23取自http://tygerc.ffjh.tyc.edu.tw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郁珽(2010)。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家長與資優班家長對資優教育的看法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教育部(2007)。智慧的父母-認識資優教育。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編印。
教育部(2008)。資優教育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12)。特殊教育法規選輯-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12)。特殊教育法規選輯-特殊教育法。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13)。人才培育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13)。教育部網站。2013/11/25取自http://www.edu.tw
郭書妏(2010)。高雄縣參加提早入學鑑定學生家長對資優教育的看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陳李綢(2004)。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陳英豪、何華國、李芃娟(1991)。資賦優異班教師與家長之教育態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51-78。陳學志(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黃汝秀(2009)。澎湖縣教師對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議題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黃春枝(2006)。大學生社區服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9(2)。楊 晶(2005)。中美兩國天才兒童教育模式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長春市。
楊國樞(1978)。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市:東華。
楊淑貞(2009)。中部地區國民中學資優資源班家長對資優教育的期望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楊廣學、楊宇琛(2009)。英才教育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國特殊教育,111。
溫世頌(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臺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網站(2013)。資優教育歷史沿革。2013/11/12取自http://trcgt.ck.tp.edu.tw/cir_intro.aspx
趙厚勰(2003)。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資優教育。中國特殊教育,3 (39),89-91。
潘裕豐(2012)。資優教育概論。台北市:華騰。
蔡薏婷(2000)。國民小學資優教育教師信念及其轉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謝建全(1999)。資賦優異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心理。
謝廣全(1985)。國民中小學教師對資賦優異學生教育意見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8,19-78。蘇雪雲(2005)。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識及其對情緒的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英文部分
Gagne,F.(1985). Giftedness and talent: Reexamining a reexamination of the definitions.Gifted Child Quarterly, 29, 103-112.
Gagne, F. & Nadeau, L. (1985). Dimensions of attitudes towards giftedness. In A. H. Roldan (Ed.),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youth, and adults: Their social perspective and culture (pp. 148-170). Monroe, NJ: Trillium .
McCoach, D.B. & Siegle, D. (2007). What Predicts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Gifted. Gifted Child Quarterly, 51, 24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