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王宏德(1999),「華文門戶(Portal Site)簡介」,國家圖書館館訊,民88年第1期,P.21-34。
2. 朱慧德、吳貞慧(2002),「政府機關資訊服務委外作業之研究」,軟體產業通訊,49:4-13。3. 朱鎮明(2005),「公務夥伴的整合之道—論政策網路的管理」,研考雙月刊,29卷3期,頁95-108。4. 李雪津(1997),「政府資訊業務整體委外之推動」,人事月刊,第52卷第4期,頁60-67。5. 李青蓉,魏丕信,施郁芬,邱昭彰編著,(1998),《人機介面設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5. 李沿儒、邱鈺雯、林敏慧、陳慶帆(1999),知識管理在電子商務上的應用─以網路書局為實例,1999科技管理研討會。
6. 李建村(2000),「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文湖國小社區、學區安全聯防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所碩士論文。7. 李慈光(2001),「地方政府資訊業務委外策略研擬」,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碩士論文。8.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 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
9. 李文鈴(2002),「網站介面之易用性設計規劃概念研究—以國內網路書店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所碩士論文。10. 李境展(2003),「網站設計準則之研究—以政府線上民意論壇為探討」,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11.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
12. 李宗勳(2005),「協力夥伴跨域治理的挑戰與機會—以社區風險治理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第五期,頁1-42。13. 李宗勳(2005),「歐美委外化治理模式的機會與挑戰—協力夥伴的觀點」,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民95.01,頁53-80。14.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論叢,第二卷第三期,頁1-14。
15. 吳清山、黃旭鈞(2000),學校推動知識管理策略初探,教育研究月刊,77,18-32。16. 巫榮展(2000),「使用者觀點之入口網站特色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17. 何全德(2002),〈電子化政府資訊委外趨勢〉,《通訊雜誌》,104,38-40。18. 吳姮樺(2003),「公共組織的知識管理─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知識管理之實證調查研究」,碩士論文。19. 林美良(2000),「知識管理在公部門應用之研究--以電子化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0. 林敏鈺(2002),「我國中程施政計畫策略規劃之研究—以行政院體委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1. 林明童(2002),「我國政府整合型入口網站資訊服務功能與民眾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所碩士論文。22. 周明(2002),「知識管理導向的電子化博物館經營策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實徵分析」,博物館學季刊,2002年7月號,頁67-75。23. 周韻采(2003),「電子化政府績效的比較研究:以政府入口網站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九期,頁35-58
24. 林純如(2003),「電子化政府公共服務評估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所碩士論文。25. 洪裕哲(1997),「資訊系統外包決定素之研究及服務品質和合夥關係對資訊系統外包之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6. 洪偉釗(2000),「網站可用性之研究─兼論我國政府網站管理者對於網站可用性的重視情形」,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7. 計惠卿(2001),從知識管理看教育資源網站之規劃建置,中等教育,52(1),70-86。
28. 徐恩普(1998),「我國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之探討」,理論與政策,12:1,頁89-100。29. 孫思源(2000),「由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資訊系統委外合夥關係之影響因素」,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博士論文。30. 翁興利 (2003),「治理模式與委外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一期,頁97-126。31. 張慧莉(1997),「資訊系統委外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我國海關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2. 陳世運(2000),「入口網站的發展趨勢與經營模式分析」,今日會計,79期,pp72-84。33. 張肇顯(2000),「以智慧資本為基礎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研究─以台灣地區入口網站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4. 張家榮 2001 「企業資訊入口網站應用功能與解決方案的評估準則」,資訊工業策進會。
35. 許嘉文(2003),「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服務功能之研究—從民眾使用觀點出
發」,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36. 許裕順(2003)「企業資訊入口網站建置與評估」,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7. 陳祥、許嘉文(2003),「各國電子化政府整合型入口網站功能比較分析」,研考雙月刊,第27卷第五期,頁102-115。38. 張吟敏(2004)「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台灣縣市政府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9. 張裕幸(2004),「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之推展策略」,資訊傳撥與圖書館學,10:1-4,頁51-64。
40. 陳欽春、丘昌泰、方凱弘(2007),「建立市政整體資訊架構之研究」,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59輯。
41. 郭月娥(2004),電子化政府,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市,頁59-80。
42. 陳恆鈞、張國偉(2005),「協力運作模式之初探」,法政學報,第十九期,頁41-80。43. 項靖(2000),「線上政府:我國地方政府WWW網站之內涵與演變」,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二期,頁41-96。44. 黃朝盟、趙美慧(2000),「政府網站管理應必免的十大錯誤」,研考雙月刊,第24卷第三期,頁41-47。45. 黃朝盟、李仲彬(2000),「電子化政府的網站設計:台灣省二十一縣市政府WWW網站內容評估」,中國行政,69期,頁47-74。46. 森田松太郎、高梨智弘 著,吳承芬 譯(2000),知識管理的基礎與實例。台北市:小知堂文化事業。
47. 游立光(2001),「網站設計與實用性評估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48. 曾建儒(2001),「中程施政計畫之執行評估—公共政策策略規劃觀點」,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49. 黃朝盟、趙美慧(2002),「.com的策略規劃與設計」,台北市:商鼎文化。
50. 黃朝盟、洪偉釗(2003),「政府網站的可用性原則—專家與行政管理者的觀點」,中國行政,第79期,頁97-134。51. 黃焜煌(2003),「官方網站設計架構之探討」,管理與系統,10:2,頁245-262。52. 黃惠美(2003),「網站導覽設計之易用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53. 楊欣哲、王超弘(1999),「WWW網頁設計之準則與應用」,工業工程學刊,第16卷第二期,頁265-276。54. 詹智仁(2003)「政府資訊入口網站之建置研究-以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5. 潘品昇(1999),「企業實施知識管理與電子商務關聯性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6. 蔡順百(2002)「政府整合型入口網站之發展與經營模式」,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57. 劉玲腕(2003),「政府資訊業務委外的夥伴關係與成效之關聯」,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58. 鄭義熙(2000),「政府資訊作業系統委外管理之研究-以國稅局資訊系統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9. 鄭政雄(2001),「政府網站考核項目之評估」,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60. 鄭嶽青(2003)「網頁介面對使用者滿意度與再造訪意圖之影響—以入口網站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1. 蕭靜芳(2003),「台灣中小企業委外運籌合作夥伴關係與電子化程度對國際行銷績效影響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2. 戴建耘(2002),「應用知識管理於教育行政資訊網站之規劃與建置」,資訊與教育雜誌,2002年8月號,頁83-92。
63. 謝寶媛(2003),「以顧客導向觀點評估政府網站資訊架構」,圖書與資訊學刊,46,頁36-89。
64. 謝寶媛(2004),「政府網站資訊架構之評估」,管理與系統,11:2,頁175-198。
65. 嚴秀雯(2005),「政府夥伴關係相關理論探討」,社教雙月刊,2005年8月號,頁38-44。66. 譚士林(2003),「行政學」,台北市:高點文化。
67. Spool, J. M.(1999). Web Site Usability: A Designer’s Guide.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68. Barry N. Hague and Brian D. Loader(1999),Digital Democracy:Discours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Routledge.
69. Office of Government Services Experience Design Group (2002),”A Usability Analysis of Selected Federal Government Web Sites”, Andersen.
70. Forman, M.(2002), E-Government Strategy-- Simplified Delivery of Services to Citizens,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71. Ari Salminen(2003),Governing Networks, Washington, DC: IOS Press.
72. NOAH CURTHOYS & JAMES CRABTREE(2003),”SmartGov Renewi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for Improved Service Delivery”, The Work Foundation.
73. United Nations(2003)「World Public Sector Report 2003: E-Government at the Crossroads」,United Nations, 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un/unpan012733.pdf
74. OECD(2003),”Promise and Problems of E-Democracy: Challenges of Online Citizen Engagement”,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75. Rachel K. Gibson, Andrea Rommele, and Stephen J. Ward(2004)Digital Democracy: Ideas, Intentions, and Initiatives in Swedish Local Governments, Electronic Democracy: Mobolisation, Organisation, and Participation via New ICTs. London: Routedge.
76. Pippa Norris(2004),「Draft chapter for the UN World Public Sector Report- Deepening Democracy via E-Governance」,Harvard University.
77. Grönlund, A. and Horan, T.A.(2004), “Introducing e-Gov: History, Definitions, and Issu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5, pp. 713-729.
78. Nelson, Jane (2005), “Corporate Citizenship in a Global Context”, A Report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 Working Paper No.13, The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79.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Brown University(2006),”Global E-government 2006”, Brown University.
80. Darrell M. West(2007),”Global E-Government, 2007”, Brown University.
81. Darrell M. West(2008),”Improving Technology Utilization in Electronic
Government around the World, 2008”, Brown University.
82. Konstantinos Markellos, Evangelos Sakkopoulos, Spiros Sirmakessis, Athanasios Tsakalidis(2007),” Semantic Web Search for E-Government: The Case Study of Intrastat”,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8:4, p457-468.
83.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4),「電子化政府報告書(93-94年度) 」,http://www.rdec.gov.tw/public/egov/9408/enter.html。
8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政府機關資訊業務委外知識網」,http://web.rdec.gov.tw/cisa/index.htm。
85. 行政機關網站評獎,http://www.a-site.nat.gov.tw。
86. 行政院研考會(2005),「九十四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Attachments/94/94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pdf。
87. 行政院研考會-縮減數位落差網,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
88. 行政院主計處(2006),「政府機關全球資訊網服務網站建置及維運概況調查報告」,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1131811671.pdf。
89.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政府機關電腦應用概況」,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8101516265571.pdf。
90. 行政院主計處(2008),「政府機關資訊系統委外開發概況調查報告」,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87311203471.pdf。
91.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8),http://www.stag.gov.tw/group/application/stag/index.php。
92. 陳佳賢(2001),「Internet 新興應用趨勢-企業入口網站」,電子商務透析,資訊工業策進會,http://140.135.41.13/itdb/SubjectList.asp?item=3。
93. 張松露(2004),「電子化政府評比解析」,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3/43-01.htm。
94. 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
95. 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http://www.taiwan.gov.tw/。
96. 數位台灣計畫網站(2008),http://www.etaiwan.nat.gov.tw/group/application/etaiwan/index.php。
97. 遠擎管理顧問公司(2001),「2001 年台灣企業資訊入口網站解決方案評估報告」,誠邦eB-策略電子報,http://www.jaya.com.tw/NEWS/index.asp?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