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于蘇賢(1993),《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84),《中國音樂辭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安國(2007),《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王寧一、楊和平(2000),《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捲1900~1949》,北京:現代出版社。
王寧一、楊和平(2000),《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捲1950~1978》,北京:現代出版社。
王寧一、楊和平(2000),《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捲1979~1989》,北京:現代出版社。
王寧一、楊和平(2000),《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捲1990~1999》,北京:現代出版社。
李光陸等(2006),《中國笙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吉提(2004),《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周青青(2003),《中國民間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武俊達(1999),《戲曲音樂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孫沛元(2008),《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國樂發展過程中的觀察與反思》,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根納季‧齊平(2008),《音樂活動心理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高沛(2004),《笙學藝術文集》,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張前(2004),《音樂表演藝術論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張前(2007),《音樂二度創作的美學思考》,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張錦鴻(1999),《基礎樂理》,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陳銘志(2005),《復調小曲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景蔚崗(2005),《中國傳統笙管樂申論》,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楊易禾(1997),《音樂表演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楊蔭瀏(199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大鴻圖斯有限公司。
蔡輝鵬(2009),《現代國樂團中的笙及其音樂之探討》,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鄭德淵(1984),《中國樂器學》,台灣:生韻出版社。
鄭德淵(1993),《樂器學研究-樂器分類體系之探討》,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閻續(2006),《閻海登笙藝探微》,天津:天津音樂學院碩士論文。
二、中文期刊
牟楠(2002),〈笙的改良與笙音樂的發展-37簧圓斗笙的思考〉,《齊魯藝苑》,期3。
周鑫效(2009),〈淺析笙的多聲部演奏〉,《大連藝術學院》,期1。
岳華恩(1996),〈笙管教學曲目論〉,《黃鐘》,期2。
岳華恩(2002),〈閻派笙演奏藝術初探〉,《交響》,期2。
岳華恩(2003),〈論笙的改革與規範化問題〉,《交響》,期1。
范元祝(2000),〈笙的音位排列研究〉,《樂府新聲》,期3。
張振濤(1995),〈宋代三種笙制(和笙、巢笙、竽笙)及管苗音位的設置原則〉,《中國音樂學》,期4。
張振濤(1996),〈十七管滿簧全字笙〉,《中國音樂學》,期2。
張振濤(1998),〈民間樂師研究報告-冀京津笙管樂種研究之二〉,《中國音樂學》,期1。
譚軍(1995),〈笙的傳統音響在應用中的特殊表現〉,《黃鐘》,期2。
三、樂譜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2008),《笙專業統編教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
中國音樂家協會(1981),《1949-1979笙曲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行。
岳華恩(1998),《中國笙演奏家名曲薈萃》(一),台北:學藝出版社發行。
岳華恩(1998),《中國笙演奏家名曲薈萃》(二),台北:學藝出版社發行。
岳華恩(1998),《中國笙演奏家名曲薈萃》(三),台北:學藝出版社發行。
唐富(1998),《唐富笙獨奏曲》,未正式發行。
徐超銘(2004),《笙考級曲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行。
張之良(2000),《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材‧笙》,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發行。
楊守成(2002),《笙曲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行。
鄭德惠(2002),《鄭德惠36簧笙教學法》,台北:仙靖貿易有限公司出版部發行。
閻海登、高金香、肖雲翔(1987),《笙的演奏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發行。
四、唱片/CD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2006),〈晉調〉,《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笙演奏家系列之一》,閻海登演奏CD,(北京: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2006),〈晉調〉,《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笙演奏家系列之二》,翁鎮發演奏CD,(北京: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李光陸(年代不詳),〈晉調〉,《國粹-鳳凰展翅》,李光陸演奏CD,(北京: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胡天泉(1994),〈晉調〉,《笙王-胡天泉》,胡天泉演奏CD,(上海:國綸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