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資料
(一)專書
1.甘添貴,捷徑刑法總論(修訂版),2006年6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甘添貴,體體系刑法各論第1卷-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2001年9月修訂再版,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2004年1月,修訂4版,臺大法學院圖書部。
4.林東茂,刑法綜覽,2006年2月,一品文化出版。5.俞慧君,兩性工作平等法,2002年3月8日,蔚理有限公司。
6.柯正峰,補習教育法,1993年,載於陳益興(主編),我國主要教育法規釋論,五南書局出版。
7.晏涵文、黃富源,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2002年11月,一家親文化有限公司。
8.陳 敏,行政法總論,2007年10月,第5版,陳敏出版。
9.凱瑟琳‧麥金儂著,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譯,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職業女性困境剖析,1993年5月15日,初版1刷,時報文化出版
企業有限公司出版,台北市。
10.焦興鎧,工作場所性騷擾問題在美國所引起之法律爭議,1997年11月1日初版,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1.焦興鎧,性騷擾爭議新論~大專校園性侵擾所引起之法律爭議及其防治之道-美國經驗所提供之啟示-美國經驗所提供之啟示,2003
年2月,初版1刷,元照出版。
12.楊滿玉、卯靜儒,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教育應有的變革,2009年11月30日,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3.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1999年2月,增訂2版,臺灣商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4.蔡墩銘,刑法各論,2006年9月,修訂5版1刷,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5.蔡墩銘,刑法精義,2002年,1版6刷,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6.鍾宛蓉,學校:請你這樣保護我-校園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暨應對指南,2010年11月,初版2刷,五南圖書出版。
17.Jane Gallop 原著,金宜蓁、張玉芬譯,何春蕤校訂,被學生控告性騷擾的女性主義教授,1999年6月,性/別研究《性侵害、性
騷擾》專號,第5、6期合刊,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18.中正大學歷史所性騷擾事件調查報告,1994年5月20日初版,中正大學歷史所性騷擾事件調查小組出版。
19.清大小紅帽工作群,校園反性騷擾行動手冊(增訂版),2000年3月再版3刷,張教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二)碩博士論文
1.吳俊毅,補教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學教學行為之研究,2007年7月,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王榮聖,刑法上危險概念之研究-以構成要件理論為中心,2007年1月,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3.吳俊毅,補教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與學教學行為之研究,2007年7月,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李彥光,論刑法上性交、猥褻與性騷擾之界限,2009年9月,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碩文。5.李淳儀,明代公案集研究,2008年6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6.沈慧玲,性別平等教育形成之論述分析,2008年,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7.林伯峰,刑法體系與性侵犯行為,2009年7月,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8.邱意玲,勞動基準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之比較-性別觀點的分析,2005年6月,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柯今尉,性別平等教育法在大專校院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校園性侵擾事件之處理為範籌,2009年6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
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洪銘憲,論我國刑法強制性交罪之發展,2006年6月,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1.洪慧玲,性別平等教育形成之論述分析,2009年,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2.馬翠華,我國職場性騷擾法制之現況與未來發展,2004年7月,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3.高鳳英,刑法第224條強制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性騷擾罪區分標準之建立-一個法律社會學角度的嘗試,2009年1月,國立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14.張峪嘉,性侵擾的刑事立法規範-以性自主權的保障為核心,2005年6月,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碩文。15.張健昇,高職師生間性騷擾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國立淡水商工為例,2008年,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16.莊坤龍,職場性騷擾防治規範之研究-美國民權法與我國立法草案之比較,2000年6月,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許乃丹,是性道德還是身體自主權-性騷擾防治法實務運作爭議之研究,2010年,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8.陳忠信,家暴、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隱私之保護,2008年6月28日,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19.陳芝安,大專院校校園性騷擾申訴程序探討-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觀點,2006年6月,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陳嘉慧,校園性侵擾防治法制之研究-以美國民權法案第1972年教育增修條文第九章關於學校責任為中心,2010年10月,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1.楊淑然,論強制猥褻罪,2010年1月,東吳大學法律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2.黃淑婷,教師性侵害懲處修法過程及影響之研究,2010年6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3.劉邦繡,特定類型性侵害犯罪之研究-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實體與程序的探討為中心, 2002年5月,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4.蔡婉瑜,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職場性騷擾調查研究,2008年1月,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濟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盧言珮,論妨害性自主罪章中之「他人意願」-以強制性交罪為主,2010年1月,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6.鄧卉均,性騷擾防治法之研究-以刑事規則為中心,2007年,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7.蔡碧玉,刑法第224條強制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性騷擾罪區分標準之建立-一個法律社會學角度的嘗試,2009年1月,國立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8.蕭仲廷,從法治國刑法觀點探討婚外性行為之法律責任,2004年6月,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9.韓宏杰,我國校園性侵擾處理相關法制之研究,2007年8月,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0.鍾宛蓉,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法律正當程序之研究-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為核心,2007年6月,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31.許涴琪,強制猥褻罪與乘機觸摸罪之比較研究,強制猥褻罪與乘機觸摸罪之比較研究,2009年6月,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三)期刊文獻
1.尤美女等,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及相關文獻彙編,1980年,婦女新知基金會。
2.王兆鵬,以一事不再理論再審,2007年5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44期,元照出版。3.王如玄、李晏榕,認識「性騷擾」-從性騷擾防治法、兩性工作平等法與性別平等教育法談起,2007年,檢察新論,第1期,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出版。
4.王玥好,學生性騷擾/性侵害問題之處遇,2003年11月,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5期。5.王純娟,從美國的性騷擾定義談起-為台灣社會尋找一個性騷擾定義,輔導季刊第34卷,第3期, 1998年,中國輔導學會。6.王雪英,反擊是最好的防禦-女學生如何回應校園性騷擾,1996年2月,當代青年,第10卷,第1期,當代青年雜誌社出版。7.王麗容,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問題,2000年12月,高中教育,第15期,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出版。8.王麗容,當前校園性騷擾和性侵害本質探討-一個質化研究的分析,1999年4月,社會工作學刊,第5期,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出版。
9.王蘋,反性騷擾運動的騷動主體,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上)。
10.卡維波,性騷擾的共識建構與立法:對吳敏觀點的進一步討論,1999年6月,性/別研究《性侵害、性騷擾》專號,第5、6期合刊,台灣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性/別研究室。
11.甘添貴,強吻與猥褻,2003年2月,月旦法學教室第4期。12.甘添貴、 林東茂等報告,從「強吻案」談刑法上的猥褻概念研討會議題討論,2003年1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13.何振華,杜絕校園性騷擾,2001年9月,師友月刊,第411期,臺灣省公立中小學教職員福利金疇集管理委員會出版。14.何進財,臺灣性別平等教育法與實踐,2006年12月,長庚科技學刊,第5期,長庚技術學院出版。15.吳志光,性別議題與教學的專業倫理-從師生戀中的權力控制vs.情慾自主談起。
16.吳志光,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防治之困境與挑戰,2011年9月22日,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
17.吳志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結果之執行-以教師法之相關規定為核心,2005年9月,全國律師,第9卷第9期,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8.吳敏倫,我對性騷擾刑法的意見,1999年6月,性/別研究《性侵害、性騷擾》專號,第5、6期合刊,台灣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性/別研究室。
19.杜正治、辛怡葳,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性騷擾行為跟15年前有差別嗎?2009年12月3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8期,教育部出版。
20.李佳玟,近年來性侵害犯罪之刑事政策分析-從婦運的角度觀察,2005年6月,中原財經法學,第14期,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21.李茂生,論刑法修正草案第十條有關性交的定義,2003年5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6期。22.李偉銓,補教業中的性別平等教育漏洞,2009年9月30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7期,教育部出版。
23.李惠宗,大學自治權下學籍制度合憲性之探討-後釋字第684號的問題,2011年7月,月旦法學教室,第105期,元照出版。
24.李惠宗,性別歧視言論不受憲法保障,2008年11月,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元照出版。25.李惠宗,校園將永無寧日?-釋字第684號解釋評析,2011年4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元照出版。
26.李開敏,性犯罪問題面面觀-受害兒少的創傷與輔導,2003年5月,月旦法學雜誌。27.李聖傑,妨害性自主:第一講-保護法益,2004年5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28.李聖傑,妨害性自主:第二講-性行為與性的行為,2004年7月,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9.李聖傑,妨害性自主:第三講-類型闡述,2004年9月,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30.李聖傑,性行為與性的行為,2004年7月,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元照出版。
31.汪慧瑜,一著錯全盤輸-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的影響,2009年12月,輔導季刊,第45卷,第4期,臺灣輔導諮商學會出版
32.林山田,性與刑法,2003年2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81期,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33.林山田,性與刑法-以強制性交罪為例,1999年6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34.林山田,評1999年的刑法修正,1999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
35.林志潔、金孟華,美國女性主義法學發展與性侵害防制法之改革,2010年7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82期。
36.林東茂,乘機性交與詐術性交,2007年10月,月旦法學教室,第60期。37.林東茂,猥褻的概念,2003年1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38.林東茂,評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修正,1999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39.邱育資,友誼的性別觀點,2009年2月28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4期,教育部。
40.邱淑萍,老人被害,2007年6月,犯罪學期刊,第10卷第1期,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41.柯耀程,強制猥褻與性騷擾之界限,2008年6月,月旦法學教室第68期,元照出版公司。42.紀俊臣,校園危機處理之法律問題採討,1997年1月,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4期,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出版中心。43.紀惠容、畢恆達,防治性侵害、建立自主權專題引言,1997年2月1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期,教育部出版。
44.范情,「社會真實」?「色情創作」?新聞報導背後的真相,2009年2月28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4期,教育部。45.唐文慧、陳怡樺,師生戀怎會變成性騷擾?2003年11月,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43期,教育部。46.夏碧凰,「韓」流來襲-韓劇性別角色與性別意識型態之剖析,2009年12月3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8期,教育部出版。
47.馬小萍、雷庚玲,教育部2004年委託計畫:我國性侵害性騷擾事件處理困境-事件調查部分與法律效果部分之研究報告,2005年7月
29日,教育部訓委會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婦女研究室執行。
48.高玫,學生迷戀教師,怎麼辦?1997年12月,性/別教育通訊第1期,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49.高金桂,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三)-從刑事政策論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立法變革,2000年11月,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
印。
50.高金桂,強制性交罪的強制力行使-高雄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422號判決評析,2011年2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89期,元照出
版。
51.高金桂,從安全感需求論少年與兒童之基本人權,1999年11月,臺灣法學會報,第20期。52.高鳳仙,性騷擾防治法之立法問題探究,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53.高鳳仙,性騷擾防治法之規範精神與施行願景(上),2006年2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54.高鳳仙,性騷擾防治法之規範精神與施行願景(下),2006年3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0期。55.高鳳仙、張玨、楊芳婉、賴美惠、賴淑玲、財團法人現代婦女基金會,性騷擾防治法的發展歷史、規範精神與內容。
56.張升星,「強制猥褻罪」與「強制觸摸罪」的歷史辯證,2008年12月1月,臺灣法學雜誌,第117期。57.張玨、王舒芸,性慾自主與兩性平等的性教育,1999年12月16,空大學訊,國立空中大學。58.張恆豪,當障礙研究遇到性別平等教育,2009年12月3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8期,教育部出版,張惠博,一個大學校長針對
性平教育的省思,2009年4月30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5期,教育部。
59.張麗卿,關於猥褻的意見,2003年1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
60.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處理資訊彚總,2005年10月27日。
61.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教育部第99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2011年4月。
62.教育部訓委會,性別無偏見,教育嶄新頁-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五週年,98年6月24日。
63.畢恆達,怎麼說,有關係,2006年10月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7期,教育部。
64.畢恆達、黃囇莉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
65.許玉秀,妨害性自主之強制、乘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兼評臺北地院91年訴字第462號判決,2003年1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
66.許玉秀,妨害性自主罪與打擊錯誤,1999年6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67.許育典,打開大學生救濟之門,2011年4月,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元照出版。
68.許育典,師生平安還是校長平安,2007年10月,月旦法學教室,第60期,元照出版。69.許育典,消逝的大學生權利救濟請求權,2010年2月,月旦裁判報,第1期,元照出版。
70.許育典,教師性侵害作為當然解聘事由的憲法正當性,2009年12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75期,元照出版。71.許育典,禁止師生戀是否違憲?2012年2月,月旦法學教室,第112期,元照出版。
72.許福生,性侵害犯罪及其處遇之探討-以運用科技設備監控為中心,2006年11月,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9),法務部。73.許福生,性侵擾基本概念之探討-上,1999年9月16日,法務通訊第1948期,第3版。
74.許福生,性侵擾基本概念之探討-上,1999年9月16日,法務通訊第1948期,第4版。
75.許福生,美國強姦法律改革暨我國修法之省思,1999年3月,警大法學論集第四期,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系。76.許福生,強姦立法沿革之探討,1993年12月,警學叢刊,第24卷,第2期。77.許福生,強姦罪立法問題之探討,1998年9月,軍法專刊,軍法專刊社。78.陳子平,乘機性交罪?詐術性交罪?準強盜罪?2006年9月,月旦法學教室,第47期。
79.陳仲嶙,身體權作為一種憲法權利,2009年9月,法學新論第14期,元照出版。
80.陳志龍,酒不罪人,人自罪-妨害性自主罪之探論,2001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81.陳芬苓、張菊惠、劉智園,性別平等政策與法制之檢討及實施成效評估,2010年5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系執行。
82.陳金燕,實地訪視中所看到的性平會-以大學為例,2009年2月28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4期,教育部83.陳俐雯,「Power教師!?」淺談國小女性教師的權力與權威,2006年10月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7期,教育部。84.陳振盛,矯正人員對矯正處遇機制的建構:以矯正學校明陽中學為例,2007年6月,犯罪學期刊,第10卷第1期,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85.陳琇芳,為何「千年殺」不是性騷擾?2009年12月3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8期,教育部出版。
86.陳皎眉,教改會第三次研討會-落實兩性平等教育,1996年4月30日,教改通訊,第19期,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出版。
87.陳惠馨,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2005年2月,全國律師,第9卷第2期,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88.陳惠馨,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2005年4月,國家政策季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89.陳惠馨,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90.陳慈幸、林明傑、胡書原,強制猥褻與性騷擾構成要件法律心證標準之比較研究-彰化地院96年訴字第25號判決評析,2007年,亞洲家庭性侵害暴力期刊,第3卷第2期,台灣家庭暴力暨性侵擾處遇協。
91.陳愛娥,「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與「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2002年5月,月旦法學教室,第84期,元照出版。92.陳慧女、林明傑,臺灣近二十年來性侵害研究之脈絡與趨勢,2007年1月,臺大社工學刊,第14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93.陳潔華,香港經驗,臺灣交流,2009年4月30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5期,教育部。
94.陳馨惠,性別平等教育法-臺灣性別平等教育之繼往與開來,2005年2月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0期,教育部。
95.曾孆瑾,由性騷擾防治法實施看性騷擾事件之處理與態度,2007年5月,社區發展季刊,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96.游思嫺,談工作性騷擾之法律責任-美國立法及實務簡介,1994年4月1日,萬國法律第74期,萬國法律基金會。97.游思嫺,談工作性騷擾之法律責任-美國立法及實務簡介,1994年4月1日,萬國法律第74期,萬國法律基金會。98.游美惠、蕭昭君,建構大專院校師生性騷擾案件處理的實務知識,2003年11月1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5期,教育部。99.焦興鎧,大專校園性騷擾所引起之法律爭議及其防治之道-美國經驗所提供之啟示,2001年4月,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
期,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出版。
100.焦興鎧,我國校園性侵擾防治機制之建構-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條文之剖析,2007年6月,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26期,臺北大學法律學院。
101.焦興鎧,美國工作場所性騷擾爭議新興課題之研究,2009年2月15日,臺灣法學雜誌,第122期,臺灣法學雜誌社。102.焦興鎧,就業上性傾向歧視爭議之解決-美國經驗之探討,2008年12月25日,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03.焦興鎧,對工作場所言語性騷擾之防制-我國法院一則相關判決之評析,1999年12月,臺灣期刊,第14期,東海大學法律系研究所。
104.焦興鎧,職場性騷擾及其及防治之道,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五~二職場性騷擾之定義與評議認定及處理。
105.黃富源,美國校園性騷擾,1994年8月9日,教育心,第4期,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出版。
106.黃富源,校園性騷擾之防範與被害人輔導之研究探討,1997年7月,現勤警察新聞,第31期,現勤警察新聞雜誌社。107.黃富源,校園性騷擾的界定與防治之道,1995年5月28日,師說,第81期,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會訊月刊,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
108.黃惠婷,從性自主權檢視刑法保護兒童及少年之規定與修法建議,2011年1月,法學論著,第97期。
109.黃榮堅,刑法增修概說,1999年6月,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110.黃囇莉,當「師道」撞上了「性騷擾」!談大、小學校園中性騷擾的處遇及相關法規,2003年11月1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
號,教育部。
111.黃囇莉、畢恆達,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2002年5月,女學雜誌:婦女 與性別研究第13期(新刊1號),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
112.楊心蕙,如何依法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2009年9月30日,性別平等季刊第47期,教育部出版。
113.楊智傑,教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及其懲處效果之檢討,2009年11月,國會月刊,第37卷,第11期,立法院國會月刊社。114.葛謹,一事不二罰-簡評衛生署廢止醫師證書事件,2010年,臺灣醫界雜誌,第53卷第8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15.鄔佩麗,性騷擾/性侵害與性別歧視-談校園性侵擾/性侵害之態樣與現況分析,學生輔導季刊第98期,2005年9月,教育部出版。116.路瀅瀛,校園新理論-從校園性侵擾談兩性平權及師生公約,生涯智謀第19期,1996年9月,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17.劉志鵬,兩性工作平等法草案「整合版」所定職場性騷擾之研究-以日本法制為比較對象,2001年4月,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元 照出版。118.劉邦繡,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性侵害犯罪新解-以1999年修正之刑法妨害性自主罪、妨害風化罪為論述,2001年12月,律師雜誌
12月號,第67期,臺北律師公會。
119.劉淑雯、蘇芊玲,Title IX at 35-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實施35年檢視報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7期,2009年9月30 日,教育部出版。
120.蔡茂寅,行政處分之概念,2011年10月,月旦法學教室,第108期。
121.蔡聖賢,修訂學生安全保護相關法令,確保其受教權,2012年2月,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104期,國家教育研究院。
122.蔡碧玉,刑法部分修正條文重點簡介,1999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元照出版。123.鄭兆光,運動場上的性騷擾,2007年12月,學校體育,第17卷第6期,教育部。124.盧映潔,「意不意願」很重要嗎?-評高雄地方法院99年度訴字第422號判決暨最高法院99年第7次刑庭決議,2010年11月,月旦
法學雜誌,第186期,元照出版。
125.盧映潔,兩小無猜是原罪?-刑法第227條之與幼年人性交猥褻罪及相關條文的修正研議,2008年1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52期, 元照出版。
126.盧映潔,強制猥褻與性騷擾「傻傻分不清」?評最高法院97年度第5次決議,2009年8月,月旦法學雜誌,元照出版。127.蕭文生,送給大學生的禮物VS.大學的震撼彈,2011年4月,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元照出版。
128.蕭昭君,不死纏濫打,怎麼追得到小姐啊?日常生活的性別分析,2006年10月1日,性別平等教育法,第37期,教育部。129.蕭昭君,官大學問大?性別教育的地方觀察,2006年10月1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7期,教育部。130.賴恆盈,告別特別權力關係(上)-兼評大法官釋字第684號解釋,2011年10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元照出版。
131.賴恆盈,告別特別權利關係(下)-兼評大法官釋字第684號解釋,2011年11月,月旦法學雜誌,第198期,元照出版。
132.謝友文,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彙編,1986年,文化大學兒福系。
133.謝志龍,探究我國國中少年性犯罪被害之原因-從日常活動與防衛空間的理論思考,2007年6月,犯罪學期刊,第10期,第1卷,中 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134.鍾志宏、吳慧菁,從犯罪共通性理論探討性侵擾再犯現象,2009年9月,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13期,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
所。
135.魏英珠,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之辨識及處理,1999年11月,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9期,教育部。136.魏敏麗,從「友善校園」方案談性別平等教育的設計與實施,2006年,教育研究月刊,第147期,高等教育。
137.羅燦煐,政策面VS.執行面: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之政策分析、現況檢視及實務芻議,2005年4月,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 1期,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38.羅燦煐,校園性騷擾與師生兩性關係,1994年11月,教育資料與研究,創刊號,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139.嚴惠君,國中實施性騷擾防治課程之教師反思,2009年2月28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4期,教育部。140.蘇芊玲,如何防治校園性侵擾-簡介美國民法規定相關規定及做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9期,2009年11月,教育部。
141.人本教育札記,正視校園性騷擾問題,2006年10月,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142.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大學校園特別權力關係的崩解,2011年4月,月旦法學教室,第102期,元照出版。
143.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公然侮辱罪「公然」要素之認定,2011年4月,月旦法學教室,第102期。
144.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妨害性自主罪章研議修正仍有爭議,2011年2月,月旦法學雜誌,元照出版。
145.高典法學編輯委員會,大學學生對學校行政處分不服可提起行政爭訟救濟-大法官釋字第684號,2011年3月,法觀人‧判解集,第 7期,高典文化出版。
146.高典法學編輯委員會,論性侵擾中「違反被害人意願」之概念-最高法院99年度臺上字第4367號判決,法觀人‧判解集,高典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
(四)研究報告
1.王秀雲,性別與法律學生手冊,2010年7月,教育部編製。
2.王麗容,「大專院校校園性侵擾防治工作手冊」,2001年,教育部委託研究。
3.呂滿枝、蘇滿麗,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手冊-大專校園篇,2006年6月30,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執行。
4.呂滿枝、蘇滿麗,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彙編,2006年6月30,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執行。
5.陳宜倩、吳健豪,花樣主體,同治國-「性別與法律」通識課程教學研究創新專案,2009年6月,教育部補助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 畫成果報告書,世新大學執行。
6.黃榮堅,刑法上性自主概念之研究,2004年10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7.鄧衍森,教育部法學教育教學研究創新計畫案:法律與人權-兩性平等之迷思與對話,教育部委託, 2009年6月,東吳大學法律系,
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承辦。
8.謝小芩、黃囇莉,校園性騷擾及性別相關事件研討會暨工作坊(含線上Q&A手冊製作)結案報告書,2006年7月1日,教育部委託,國立 清華大學通識中教育中心執行。
9.簡郁凌、李育倩,新興誹謗犯罪類型-校園網路誹謗案件分析,2009年,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10.內政部警察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刑法強制猥褻、性騷擾防治法與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律競合及適用問題研究,2006年2
月。
11.刑法強制猥褻、性騷擾防治法與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律競合及適用問題研究,2008年2月,內政部警政署。
1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性別平等政策與法制之檢討及實施成效評估,2010年5月。
13.性別平等政策與法制之檢討及實施成效評估,2010年5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4.南區大學校園性騷擾性侵害案例處理實務工作坊活動會議紀錄,2005年9月5日,教育部訓委會委託,國立臺大學輔中心承辦。
1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2005年7月,教育部委託,世新大學執行。
16.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彙編,2003年4月30日,教育部,婦女新知基金會。
17.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例調查處理實務手冊彙編,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國立臺南大學。
18.臺南市94年度性別平等教育法分區研討會實施計畫,2005年7月4日,教育部指導,臺南市政府主辦。
二.外文資枓
1.山中敬一,刑法各論 I,2005年3月30日,初版2刷,成文堂有限公司,日本東京都。
2.山中敬一,刑法各論I,2005年3月30日,初版2刷,成文堂有限公司,日本東京都。
3.前田雅英,刑法各論講義,2007年1月10日,第4版第1刷,財團法人東京大學出版。
4.前田雅英著,董璠輿譯,日本刑法各論,2000年5月,初版1刷,五南圖書出版。
5.森川恭剛,強姦罪について考えるために,1998年,琉大法學,第60号,琉球大學。
6.森川恭剛,規範のゆがみと強姦罪の解釈,2002年,琉大法學,第32號,琉球大學。
7.Blanshan, S.A.(1982) Activism, research and policy:sexual harassment. Journal of NAWDAC, 46(2).
8.Chiao, Cing-Kae , 2006.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 in Taiwan,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1: 99.
9.Fredrickson, b.& Roberts, T-A.(1997)Objectification theory: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173-206.
10.Kevin Donovan Staff Reporter, Predator teachers: Students ruined by teacher sex assaults.
11.Nancy Dodd Mccann Nad Thomas A.Mcginn,Harassed :100wonen Degine Inappropriate Vehavior In The
Workplace,P65.
12.Peter DeChiara,The Need for Universities to Have Rules on Consensual Sex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ulty Members and Students.21 COLUM. J.L.& SOC. PROBS. 137,158(1988).
13.Published On Sat 10 1 2011, Predator teachers: Students ruined by teacher sex assaults.
14.Robert A. Jackson & Meredith A. Newman, 2004, See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Federal Workplace
Revisited: Influences on Sexual Harassment by Gender 706,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November/December Vol. 64, No. 6.
15.Vgl.Hans-Urichsen, Allgemeine Handlungsfreiheit, in: J. IsenseeiP. Kirchhcg(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d. VI, Heidelberg 1990.
16.Vivien Colless, 1993 ,Sexual Relations on Campus - The Broader Context Of Sexual Hara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