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專書:
(一) 中文書籍:
1. 台灣海報設計協會(2002)。海報大師在台灣-福田繁雄。台北市:台灣海報設計協會。
2. 朱立安(2008)。國際禮儀(第三版)。台北縣: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朱志堯(2004)。與地球共存。新竹市:凡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揭開福爾摩沙的面紗:台灣的人文地理。台北市:文建會。
5. 林志恆與墨刻編輯室(2009)。世界遺產知識大學堂。台北市: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林品章(1990)。商業設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7. 林品章(2007)。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 林珮淳,袁曼麗等(1993)。海報設計概論:淺說海報設計。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9. 洪鼎與陳叡(2005)。視覺傳達設計。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11. 張惠如(2000)。創意精選.海報設計篇。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12. 黃惇勝(1995)。臺灣式KJ 法原理與技術。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3. 靳埭強(1996)。商業設計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4. 廖佳賢(2009)。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臺北縣: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5. 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高新發等(2007)。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
16. 歐陽璜(1989)。國際禮節(第二版第二印)。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二) 翻譯書籍:
1. Allan Pease &; Barbara Pease(2007)。說話前,先想好要伸那根手指-肢體語言終極天書(初版二刷)(吳俊宏譯)。台北市: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2. Arthur Asa Berger(1992)。媒介分析方法。(黃新生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3. Brian Johnson Barker(2007)。萬國旗世界之旅:輕鬆成為世界通。(黃桂卿譯)。台北市: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Debbie Millman(2009)。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林育如譯)。台北市: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7)
5. Jack Tresidder(2009)。符號全書-解讀1001 種圖文象徵。(蔡心語譯)。臺北市:春光出版。
6. JohnFiske(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0)
7. Len Fisher(2009)。剪刀、石頭、布-生活中的賽局理論。(林俊宏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 Michael Argyle(1998)。肢體溝通(國立編譯館主譯、蔡伸章與吳思齊譯)。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9. Miranda Bruce-Mitford &; Philip Wilkinson(2009)。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秘密(初版二刷)。(李時芬、林淑媚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10. Philippe Jacquin(1996)。印第安人:紅皮膚的大地。(余中先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11. Robert Stam、Robert Burgoyne、Sandy Flitterman-Lewis(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張梨美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12. T.A.Kenner(2009)。圖騰的秘密(吳孟娟譯)。台北市: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3. Yehudi Menuhin &; Curtis W.Davis(2009)。人類的音樂(初版四刷)。(冷杉譯)。香港: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14. 田中正明(1992)。視覺傳達設計。(蘇守政譯)。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15. 佐口七朗(1991)。設計概論。(編輯部譯)。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16. 宮澤康朗(1993)。〈愛滋病〉安心讀本。(葉知青修訂)。台北市:國際村。
17. 高橋正人(1992)。視覺設計概論。(編輯部譯)。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18. 渡邊茂夫(1994)。音樂讓你快活度日。(鄭清清譯)。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三) 外文書籍:
1. Alain Le Quernec(1991)。Fukuda:c''est fou。Quimper Cedex:Le Quartier。
2. 福田繁雄(1978)。福田繁雄標本箱。東京:美術出版社。
3. 福田繁雄(1979)。福田繁雄作品集。東京:講談社。
4. 福田繁雄(1986)。福田繁雄のからくりデザイン。東京:新潮社。
5. 福田繁雄(1992)。福田繁雄偉作集。東京:誠文堂新光社。
6. 福田繁雄(2005)。Shigeo Fukuda Masterworks。New York:Firefly Books LTD。
7. 福田繁雄與富山県立近代美術館(1995)。遊迷アート・福田繁雄展図錄: 第 6 回現代芸術祭。富山縣:富山県立近代美術館
二、 期刊:
1. 李新富(2002)。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福田繁雄。海報大師在台灣-福田繁雄。
2. 周瑩(2006)。福田繁雄平面設計作品風格簡論。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 期,p.69-71。
3. 林文彥(2008)。行者百變 千言萬相。成長與蛻變-音F 的創意,B02-B03。
4. 林芳玟(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新聞學研究,第49 期,p.123-155。
5. 金曉丹(2010)。神來之筆-淺析福田繁雄的海報設計。美與時代(上旬刊),第11 期,p.64-66。
6. 胡甜甜、李新富、謝寶泰(2009)。佐藤晃一之海報風格初探。商業設計學報,第13 期,p.51-75。
7. 張子涵、黃雅卿(2010)。福田繁雄平面設計作品中運用圖地反轉之形式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14 期,p.135-154。
8. 張紅穎、吳衛(2007)。日本視覺設計大師福田繁雄海報作品探析。美術大觀,2007 年第7 期,p.98-99。
9. 張美春、李新富(2006)。日本戰後平面設計發展之初探。商業設計學報,第10 期,p.37-57。10. 陳雍正(2007)。文本分析。設計研究方法,p.75-84。
11. 彭芳燕(2010)。機趣、深邃-永遠的思考者福田繁雄。大眾文藝,第5 期,p.56。
12.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應用。調查研究,Vol:8,p.5-42。13. 黃麗秋(2007)。日本平面設計協會會長福田繁雄:設計是一場幽默的即興演出。能力雜誌,611,p.56-63。
14. 葉玲紅(2007)。論日本招貼設計中的圖形修辭。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第 24 卷第4 期,p.415-419。
15. 赫云(2008)。論福田繁雄的設計理念。大連大學學報,第29 卷第1 期,p.91-94。
16. 鄭建華(2007)。KJ 法。設計研究方法,p.85-100。
17. 盧麗淑(2007)。內容分析法。設計研究方法,p.53-73。
18. 鹽川優一(1995)。序言。(李長傳譯)。愛滋病基礎知識,p.3。
三、 學位論文:
1. 宋育泰(2009)。初探漫畫中的圖像敘事:社會符號學的觀點。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2. 宋容姍(2008)。圖地反轉圖像應用於剪紙藝術創作中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3. 李信慧(2006)。剪影圖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應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4. 李冠毅(2008)。吉祥圖案應用於壁面貼紙設計創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5. 林迪兒(2009)。貓.女孩.遊戲-多義與曖昧的插畫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6. 姚村雄(2009)。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7. 張美春(2006)。探討日本海報設計風格演變之研究以AGI 日本設計師作品為例(1050s~1980s)。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8. 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9.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10. 陳曉儒(2005)。從語意轉換觀點談圖像符號設計之研究-以觀光資源項目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11. 陳寶如(2010)。愛滋病防治宣導海報創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12. 黃漢宗(2007)。廣告文本與肖像符號、語言符號的運用-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例。國力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13. 趙飛帆(2009)。符號學應用於平面廣告創意與視覺風格之影響以泰國、日本、台灣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4. 劉晨旭(1999)。應用符號學探討設計物的意義脈絡發展-以手錶及行動電話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四、 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1. Observatoire International des prisons:Connaitre ses droits(無日期)。2011年07 月26 日檢自:
http://www.oip.org/index.php/accesauxdroits/mandat-de-l-oip。
2. Observatoire International des prisons:Qui sommes-nous? (無日期)。2011年07 月26 日檢自:http://www.oip.org/index.php/accesauxdroits/actions-oip。
3.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無日
期)。2011 年07 月17 日檢自:http://www.un.org/documents/ga/conf151/aconf15126-1annex1.htm。
4. 三億日元搶劫事件-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07 月26日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A%BF%E6%97%A5%E5%85%83%E6%8A%A2%E5%8A%AB%E4%BA%8B%E4%BB%B6。
5. 世界自然基金會-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07 月26日檢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3%81%E4%B8%9D%E7%BD%91。
6. 何謂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無日期)。中華世界遺產協會/世界遺產雜誌。2011 年07 月17 日檢自:http://www.what.org.tw/。
7. 全国植樹祭 – Wikipedia(無日期)。2011 年08 月04 日檢自: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5%A8%E5%9B%BD%E6%A4%8D%E6%
A8%B9%E7%A5%AD。
8. 呂昭慧(無日期)。運用文化符碼三層說解析跨文化設計-以福田繁雄與艾薛爾之平面作品為例。2011 年02 月20 日檢自:
http://www.cyut.edu.tw/~jhleu/allFrame.htm
9. 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10 月30日檢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B%A3%E5%B3%B6%E5%8E%9F%E7%
88%86。
10. 沈平(2005 年7 月25 日)。廣島原爆60 周年:倖存者的心聲。BBC 中文網。2011 年10 月30 日檢自: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690000/newsid_4698500/4698517.stm。
11. 游離輻射-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10 月30 日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B8%E9%9B%A2%E8%BC%BB%E5%B0%84
12. 炸彈-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10 月30 日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2%B8%E5%BC%B9。
13. 福田繁雄(2003)。我的創意哲學。2010 年02 月20 日檢自:
http://www.icm.gov.mo/exhibition/fukuda/philoC.asp?pic=true
14. 福田繁雄在東港-福田大師設置於國外的第一座雕塑作品(2007 年12 月7日)。文建會文化資產部落格:東津振文宗教工作室。2011 年03 月23 日檢自: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bryanting/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4682。
15. 耿立虎(無日期)。福田繁雄與游明龍設計作品評析。2011 年02 月20 日檢自: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deh/f802.html。
16. 錢錚(2008 年03 月14 日)。綜述:植樹融入日本企業文化。新華網。2011 年08 月04 日檢自:http://big5.home.news.cn/gate/big5/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14/content_7790625.htm。
17. 鐵絲網-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無日期)。2011 年07 月26 日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3%81%E4%B8%9D%E7%BD%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