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料網(2011)。歷年人口統計。2011.05.29引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opulation_01_C_03.html
幼稚教育法(2011)。2011.06.10引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7
幼稚教育法施行細則(2011)。2011.06.10引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9
全國教師會(2010)。學界回應 私立幼托經營者反對幼兒園基礎評鑑2011/06/22引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4625
朱敬先(2005)。幼兒教育。臺北市:五南。
江麗莉(2002)。幼稚園輔導評鑑方案。幼教資訊,136,15-23。
李明中(1997)。臺北市幼稚園園長對幼稚園評鑑觀點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李佳琪(2010)。臺北市公設民營托兒所教保人員評鑑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李岫雲(2007)。 臺北縣幼稚園評鑑方案評鑑委員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金蓮(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李美慧(2009)。臺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教教師對特殊教育評鑑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佳燁(2006)。幼稚園評鑑委員培訓方案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珮琪(2007)。幼稚園評鑑訪視委員遴選規準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桃園縣。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臺北市:師苑教育。吳樎椒(200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華都。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
林天祐(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2。
林佩蓉、陳娟娟(2009)。幼稚園輔導計畫之現況分析與省思。國教新知,56(4),15-26。林蒼毅(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評鑑實施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紀玲玉(2007)。多元觀點之幼兒教育品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洪福財(2000)。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2004)。學校評鑑制度之比較分析:臺北市與臺北縣。「教育評鑑:回 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慧晴(2003)。幼稚園自我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心理。
高麗娟(2005)。「阿其里斯腳跟」:談評鑑結果應用。現代教育論壇,13,420-428。
許玉齡(2006)。幼稚園評鑑問題探討與幼稚園輔導方案規劃。國民教育,46(4),38-45。許錫慶(2006)。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陳宜君(2002)。幼稚園參與輔導評鑑方案之歷程以臺北縣四所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芳玲(2007)。我國幼稚園評鑑制度之評析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惠芝(2004)。臺北縣幼稚園輔導評鑑方案實施狀況之研究以民國90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2011.12.04引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831
教育部(2011)。教育部推動參與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幼稚園評鑑注意事項。2011.06.10引自:http://www.ece.moe.edu.tw/evaluation.html。
教育部統計處(2011)。各級學校經費結構。2011.08.17引自:
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4279。
教育部電子報(2011)。學前教保體制新時代的開端「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在立法院完成三讀程序。2011.06.10引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4260。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莉媛(2005)。幼稚園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以臺南縣幼教行政評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張富萍、潘雅惠(2008)。評鑑委員及幼教人員對幼稚園評鑑的看法及比較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南臺灣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2011.5.28引自http://mit4.meiho.edu.tw/%2Fself_store%2F7%2Fself_attach%2F4-2.pdf
張釋心(2006)。桃園縣私立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 原大學,桃園縣。曹榕浚(2004)。 桃園縣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心怡(2006)。教保人員對幼托機構評鑑觀點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南投縣。黃郁芬(2005)。幼稚園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評鑑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黃麗君(2004)。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評鑑方案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湯志民(2003)。臺北市國中校務評鑑實施之評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0,22-27。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
曾淑惠(2006)。評鑑專業化的概念與發展對我國教育評鑑專業化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2(3),171-191。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新北市幼稚園基礎評鑑實施計畫。2011.06.10引自:
http://kidedu.ntpc.edu.tw/files/11-1000-82.php
溫世頌(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趙康伶(2006)。高雄市幼稚園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珍(2007)。幼教機構行政管理:幼稚園與托兒所實務。 臺北市:心理。
蔡進雄(2007)。教育評鑑可能產生的幾種效應。評鑑雙月刊,10,54-56。潘雅惠(2006)。高雄市幼稚園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 東科技大學,屏東縣。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薛婷芳(1998)。從幼稚園參與評鑑之經驗看幼稚園轉變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薛婷芳、廖鳳瑞(1999)。從幼稚園參與評鑑之經驗看幼稚園在教保轉變之歷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2,571-602。簡楚瑛(2006)。從教育/幼教品質之定義看其對幼稚園評鑑制度之啟示。基礎教育學報,15(1),37-53。羅育吟(2006)。 屏東縣幼教人員對幼稚園評鑑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蘇慧雯(2003)。臺北市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二、外文部分
Ginsberg, M. R. (2005).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Young Children, 60(3),72.
House, E. R. (1990). Ethics of Evaluation Studies. In H. J. Walberg, & G. D. Haertel (Eds)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 91-94), Oxford: Pergamon.
McMillan, J. H.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3rd). N.Y.: Addison Wesley Longman.
Stake, R. E. (1983). Program evaluation, particularly responsive evaluation. In G. F. Madaus, M. S. Scriven., & D. L. Stufflebeam (Eds.), Evaluation models,287-310. Boston: Kluwer-Nizhoff.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G. F. Madaus, M. S. Scriven, & D. L. Stufflebeam(Eds.), Evaluation models (pp.117-142). MA: 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Stufflebeam, D. L. (2003).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In T. Kellaghan & D. L. Stufflebeam(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 31-62).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