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方啟丞(2009)。台南縣市國小主任時間管理策略運用與行政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王國欽(1999)。服務業員工績效評估正確性研究-從評估者觀點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王嘉宏(2002)。知識學習、知識擴散方式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航運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任晟蓀(2009)。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法規篇。臺北市:五南。
何志峰(2001)。國民小學校長時間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余德成(1996)。品質管理人性面系統因素對工作績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書局。
呂家美、林佩芬、曹瓊文(2008)。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工作績效、離職傾向之影響--以美髮服務業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7(2),95-112。李正鏞(2007)。管理才能、內部行銷、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炳賢(2005)。中階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及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關聯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君勵(2007)。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主計人員溝通風格對其工作滿足、角色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林佳永(2009)。國小總務主任之工作特性分析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勝聰(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知識管理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詩怡(2011)。澎湖縣國小教師時間管理與情緒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臺北市。林蓉儀(2006)。高雄縣國小女性主管時間管理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寶生(2005)。組織氣候、工作特性、內外控人格、自我效能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陸軍某基地進訓基層單位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施宏彥(1996)。縣市教育局行政人員的工作特性、制握信念、對時間管理策略及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2,161-186。
洪靜惠(2005)。高雄縣未出版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臺北市:智勝。
徐英傑(2004)。公務人員職場自我導未出版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縣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高新勇、王亦兵、葛雪蕾(譯)(2011)。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原作者:Stephen Covey)。中國:中國青年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9)。取自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510086.html
許明欽(1998)。國中校長時間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臺北市。陳杏綺(2007)。理財專員的人格特質、時間管理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南都會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陳明璋(1979)。組織效能研究途徑及其衡量。中國行政,29,48- 71。陳聖美(2008)。臺北市縣國民小學主任時間管理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彭鴻原(2008)。國民小學校長時間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黃彩霖(2003)。醫院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專業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鄭彩鳳(200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盧建川(2002)。員工績效考核辦法之研究─以R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謝佳雯(2003)。學校領導者的時間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24,43-54。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龔榮津(2001)。行動通訊部門主管領導型態對員工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貳、外文部分
Belchetz, D., & Leithwood, K. (2007). Successful leadership: Does context matter and if so how? Studie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Successful Principal Leadership In Times Of Change, 5,117-138.
Brouther, K. D. (2002).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transaction cost influences on entry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2), 203-223.
Byars, L. L., & Rue, L. W.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Mc Graw-Hill, Inc.
Barnard, C. I. (1938).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essens, B. J. C., van Eerde, W., Rutte, C. G., & Roe, R. A. (2004). Planning behavior and perceived control of time at 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5, 937-950.
Davis, M. A. (2000). Time and the nursing home assistant: Relations among time management, perceived control over time, and work-related outcomes. Toront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Gatewood, R. D., & Field, H. S. (1998)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 TX: The Dryden.
Lakein, A. (1973). 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Lay, C. H., & Schouwenburg, H. C. (1993). Trait procrastination, tim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behavior.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8, 647-662.
Macan, T. H. (1996). Time management training: Effects on time behaviors, attitudes, and job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 229-236
Schermerhorn, J. R., Hunt, J. M., & Osborn, R. N. (2000).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NY: John Wiley & Sons.
Suba, K. G. (1997). School quality satisfaction survey: Assessing expectation for and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of education provided by elementary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Wright, P. M., & Boswell, W. R. (2002). Desegregating HRM: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micro and macr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8(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