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
朱慧雯(2008)。空軍後勤人員對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區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池文勇(2012)。國中教師兼任行政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宋文溪(2006)。飛行員之組織變革認知、飛行風險認知、角色壓力對專業承諾與生涯發展導向影響之研究—以國軍主力戰鬥機飛行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碩士論文。李茂興(譯)(1986)。管理概論理論與實務(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台北:曉園出版社。
李連成(2012)。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宥均(2016)。國軍組織變革下飛機修護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投入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空軍某航機保修部隊基層人員為例。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武延華(2010)。組織變革認知對組織成員工作壓力影響之研究─以臺東郵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智偉(2009)。組織變革認知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空軍某基地後勤人員為例。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珊珊(2015)企業社會責任、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彰化地區農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萬益(201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圖書。
洪靜惠(2005)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使用方法。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柯幸宜(2009)竹、苗三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朝勝(2012)。學校兼行政教師對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書局。
陳楓霖(2006)。空軍飛機修護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連巧婷(2015)。專權領導與尚嚴領導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工作敬業度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原榮(2011)。在組織變革下的經營績效與研究成果之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以師院轉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崑謨(1993)。管理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柏菁(2014)。居家服務員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之探討。私立長榮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國防部(1998)中華民國87年國防報告書。未出版報告書。
國防部(2002)中華民國91年國防報告書。未出版報告書。
國防部(2004)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未出版報告書。
國防部(2015)中華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未出版報告書。
國防部(2017)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未出版報告書。
鄭玉山(2014)。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政治知覺對工作活力、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性研究—以改制後臺南市各區公所第一線為民服務公務例。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玫香(2014)。警官休閒參與、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相關之研究。聖約翰科技大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藍采風(2005)。全方位壓力管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毓玲(2000)。杜拉克:21世紀的管理挑戰(原作者:Peter F. Drucker)。台北:天下文化。
二、外文
Arnett, B., Laverie, A., & McLane, C. (2002). Using job satisfaction and pride as internal marketing tools.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4, 87–96.
Basil, D. C. & C. W. Cook (1974).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England: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U.K).
Bullock, W. A. and D. Batten (1989),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West publishing, Minneapolis, MN.
Cummings, T. G. and House C. E. (1989),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Ducharme, L., & Martin, J. K. (2000), Unrewarding work, coworker support, and job satisfaction: A test of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Work and Occupations, 27(2), 223-243.
Fleming, R., Baum, A., & Singer, J. E. (1984). Toward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 39-949.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1992).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Random Harper.
Leavitt, H. J. (1964), Applied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in W. Copper, H. Leavitt and M. Shely, New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Leavitt, H.J. (1965). Applied Organizational reform in Industry: Structural,Technologicaland 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 ed. James G. March Skokie, Ⅲ. Rand McNally, 1144-1168.
Morgan, J. S. (1972). Managing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Robbins, S. P.(1995), Organizational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eashore, S., & Taber, T.(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 & Scientists, 3(18), 333-368.
Szilagyi, A. D. (198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U.S.A. Scott, Orman andCompany.
Webber, R. A. (1979). Management: Basic Elements of Managing Organization, Richard,D. Irwin Inc., Homewood, I.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