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崇一(1989)。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
[2] 王淑娟(2004)。台電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基層主管職能量表之建立及應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3] 王瑤芬、陳素萍(2010)。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中階主管工作職能之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7(4),299-323。
[4] 王素真、洪耀釧(2012)。醫院主管職能模式之研究。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9(1),70-82。
[5] 白宗易、陳克舟、陳明宏(2014)。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關係。中原體育學報,5,51-63。
[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全球資訊網https://www.swcb.gov.tw/
[7] 朱惠英、詹慧珊、陳美芳、吳泰良、蔡宜萱(2017)。台南市花店從業人員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對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嘉大農林學報,14(2),25-46。
[8] 呂惠富(1999)。產品涉入、購買涉入與品牌認同感理論模式之研究。四海學報,13,187-216。
[9] 李春長、沈姵君(2009)。組織結構、員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不動產經紀人員為例。台灣土地研究,11(1),65-103。
[10] 李易駿(2011)。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的沿革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3,417-429。
[11] 沈怡伶(2004)。購併對員工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 吳昭德(2002)。基層主管職能量表之建立與驗證-以某化工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 吳朝森、陳明宏、盧廷峻、陳盈吉(2016)。工作壓力、運動涉入對工作效能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1(2),19-30。
[14] 余孟蓁(2010)。早泳會會員行為涉入、社會心理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中市四季潛水游泳會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 余舜基(2016)。組織正義、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光電產業為例。社會研究學報,2(2),101-120。
[16] 房美玉(2002)。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組織文化對於內外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及工作滿意度間關聯性的影響。管理評論,21(3),69-96。
[17] 林文政、鄧國宏、劉麗華(2006)。影響銀行主管管理職能評鑑認知因素的探索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4(3),713-750。
[18] 林波吟(2016)。台灣公立美術館館長專業職能初探。藝術研究學報,9(2),131-158。
[19] 林坤霖、楊東岳(2016)。公務人員組織文化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8,125-136。
[20]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21] 洪瑋齡(2012)。管理教練技能對員工工作投入之影響-以員工心理賦能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2] 陸宛蘋(2012)。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資源募集與績效評估。「2012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社會服務創新 」發表之論文。
[23] 黃柏喻(2006)。職能冰山模型與績效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4] 黃素慧(2011)。女性主管領導特質與核心能力對於員工工作投入之影響-以領導效能為中介變項。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 黃文三、沈碩彬(2012)。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教師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5(4),161-188。
[26] 黃源協(2014)。社會工作管理。臺北:雙葉書廊。
[27] 陳怡靜(2014)。簡任第10職等人事主管核心職能量表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委託研究。
[28] 陳佳伶(2014)。球迷涉入程度、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義大犀牛隊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29] 陳品如(2015)。社區領袖工作價值觀、組織信任及涉入程度關係之研究 –以中部農村再生社區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碩士班,碩士論文。[30] 陳郁臻(2015)。社區領袖及居民對農村再生計畫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碩士班,碩士論文。[31] 陳竹慧、陳順發(2016)。領導風格與工作投入之關係兼論教育訓練之干擾影響。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10(1),1-24。
[32] 張育領(2010)。非營利運動組織組織文化、員工涉入、組織支持對組織競爭力之影響。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所,碩士論文。[33] 張偉豪(2011)。SEM論文寫作不求人。臺北:鼎茂圖書。
[34] 張力、林翠蓉、侯啟娉與曾雪梨(2013)。合作動機、夥伴特質、關係涉入程度與組織合作績效之關聯性:以房仲業異業結盟為例。會計與財金研究,6(1),21-58。
[35] 張偉雄、林子堯、林青穎(2015)。服務軟實力之展現--國際觀光旅館客務部人員專業職能之探討。休閒保健期刊,13,129-142。
[36] 詹秀員(2001)。社區領袖與社區發展功能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37] 詹宏文、蔡文程、簡瑞宇(2016)。網球運動參與者人格特質與涉入程度之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5,87-100。
[38] 農村再生歷程網https://ep.swcb.gov.tw/EP/Default.aspx
[39] 楊哲維(2006)。表演藝術節目觀賞者休閒涉入與流暢經驗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0] 管理知識中心(2013 年3 月7 日)。建構完整職能管理系統,打造關鍵人才DNA,取自:http://mymkc.com/articles/contents.aspx?ArticleID=21510
[4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8-113.html
[42]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
[43] 鄭琬璇(2018)。高雄市青春國中學生參與露營之活動態度、涉入程度與知覺班級氣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44] Bouhali, R., Mekdadb, Y., Lebsirc, H., & Ferkhad, L. (2015). Leader roles for innovation: Strategic thinking and planning.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81, 72–78.
[45] Bloch, P.H., & Richins, M.L. (1983).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Product Importanc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47, 69-81.
[46] Cascio, W. F. (1991). Applied Psychology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4th Edition.
[47] Çiçeka, I., & Biçer, I.H. (2015). Mediating role of value congr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satisfaction from team leader: a research in technology-based organization.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81, 33-42.
[48] Gadde, L. and Snehota, I. (2000). Making the most of 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 305-316.
[49] Houston, M.J., & Rothschild, M.L. (1978).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nvolvement, Educators Proceedings. Educators’ Proceeding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Chicago, 184-187.
[50] Katz, R. L. (1974). Skills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2(5), 90-102.
[51]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
[52] Ruck, K., & Welch, M. (2012). Valu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employee perspectiv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 38, 294-302.
[53] Răducana, R., & Răducanb, R. (2014).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49, 808–812.
[54] Vargas, M.D. (2015). Determinant Factors for Small Business to Achieve Innovation, High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Leadership Styl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69, 43-52.
[55] Zaichowsk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3), 3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