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林宏文(2004),「砷化鎵夢碎 五年燒掉五十億」【今週刊】第392期,32-33。
柯承恩(2004),「從博達案看公司治理」,【商業週刊】第867期,114-115。
馬秀如(2004),「物不知其數:博達與會計師」,【會計研究月刊】第226期,58-84。馬君梅、沈大白(2004),「由博達案談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管理」,【會計研究月刊】第226期,85-87。
張漢傑(2004),「從財報資訊掀開地雷股的面紗-先懷疑後相信先了解才投資」,【會計研究月刊】第225期,62-68。莊蕎安(2004),「最基本的投資情報 財務與非財務資訊」,【會計研究月刊】,第225期,40-47。
葉銀華(2004),「博達事件省思:從銀行治理看問題 強化信用風險管理 檢視治理機制與長期財報」,【會計研究月刊】第225期,50-60。
鄭惠之(2004),「博達案後醒思-加強企業內部治理 健全外部監理機制」,【會計研究月刊】,第225期,28-37。
盧怡安(2004),「五大指標避開地雷股」,【商業週刊】第866期,98-99。
蘇裕惠、林寶珠(2004),「強化財務揭露品質:沙氏法案中的監督與制衡機制」,【會計研究月刊】第227期,68-76。何素素(2001),「財務比率分析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邱碧芳(2001),「公司財務危機預警資訊之研究-考慮現金流量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陳建賓(2003),「加入公司治理指標的企業財務危機預測研究:Logistic模型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陳肇榮(1983),「運用財務比率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潘玉葉(1990),「台灣股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潘曉寧(2002),「台灣上市電子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謝智安(2003),「企業財務危機預測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李家豪(2004),【會計】,台北: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3-182。
張漢傑(2004),【活學活用財務報表】,台北: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Altman, E. I.(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22, Sep . 1968, pp. 589-610.
Beaver, W.H.,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ion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 Supplement 1966,pp.71-102.
Deakin, E. B. “A Discriminate Analysis of Prediction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pp.167-179.
Foster, B. P. , Ward. T. J., and Woodroof , J.,(1998)”An analysis of the useless of Debt defaults and Going Concern opinions in Bankruptcy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Summer, pp,351-371.
Ohlson, J.A., “Financial Ratio and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1980, pp.109-131.
Richard Loth原著,陳志全譯,民88年【看財務報表選股票:Select Winning Stock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台北:財訊出版社。
Peter Temple,原著,張漢傑譯,民93年【股票投資的25個關鍵比率:25 Magic Number for Stock Investors】,台北:梅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