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1.張力元(2008),「從花旗收購僑銀之案例探討併購案的動機與過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學程。2.王家麒(2006),「臺灣銀行業合併前後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3.江家麟(2000),「台灣新銀行之經營效率分析」,碩士論文,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4.程世娟(1999),「台灣商業銀行購併信用合作社之個案分析」,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5.林永隆(1998),「企業購併綜效在財務上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6.蔡素琴(2001),「台灣金融機構經營績效分析-以上市上櫃銀行為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7.張雲輝(2000),「台灣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之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8.李伊婷(2000),「臺灣金融機構合併之績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9.曾瑞雯(2001),「銀行購併前後經營績效的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10.洪儷文(2000),「本國銀行業購併信用合作社之經營績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11.黃明琦(2000),「臺灣金融機構購併前後績效與綜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12.周麗真(1989),「以財務比率建立銀行績效評鑑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13.許總雅(1998),「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及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14.潘志清(1994),「財務比率對未來會計盈餘及市場報酬變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15.蘇千琇(1996),「應用財務比率評鑑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16.陳淑華(2000),「銀行購併前後之績效評估--台灣金融業之探討」,碩士論文,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17.陳明道(2006),「集團企業分析、評價、與信評的整合模式」,《兩岸管理暨經濟合作發展模式學術研討會》。
18.王衍智、鄭秀玲(2000) ,「銀行併購風潮及其經濟效益評估」,《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6卷第11期,37-47。19.張文陸(1996),「銀行併購動機與經濟效益」,《中國商銀月刊》,第15卷第3、4期,29-46&36-44。
20.陳進安(1999),「美國銀行購併案例探討」,《中國商銀月刊》,第19卷第6-8期。21.邱湘雲(1998),「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4期,44-61。
22.康永欽(2001),《認識在台外商銀行》,商周。
23.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印,中華民國金融統計月報,2009。
英文參考文獻
1.Geoffrey Cullinan, Jean-Marc Le Roux, Rolf-Magnus Weddigen(2004), “When to Walk Away from a De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Akhavein, J. D., A. N. Berger, and D.B. Humphrey(1997), “The Effect of Mega-Mergers on Efficiency and Prices: Evidence from a Bank Profit Function,”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2, 95-139.
3.Lois M. Shelton(1988), “Strategic business Fits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 Empirical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79-288.
4.J.Warner, J.Templeman, and R.Horn(1995), ‘‘The Case Against Mergers’’, Business Week, October 30, 122-134.
資料庫及財務報告
1.台灣經濟新報,上市上櫃公司基本財務報表。
2.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市上櫃公司基本財務報表。
3.英商渣打銀行財務報告。2005年至2007年,英商渣打銀行出版。
4.荷商荷蘭銀行財務報告。2006年至2008年,荷商荷蘭銀行出版。
5.花旗(台灣)商銀財務報告。2006年至2008年,花旗(台灣)商銀出版。
6.匯豐銀行財務報告。2007年第一季及2009年第一季,匯豐銀行出版。
7.星展銀行財務報告。2007年第一季及2009年第一季,星展銀行出版。